劉金江
“養生保健,少去醫院。”這是小區葛大爺的座右銘。葛大爺兩口子雖然都年逾八十,但是仍然腰板挺直、腿腳利索。看到老兩口像年輕人一樣騎著電動自行車“出雙入對”,鄰居都羨慕地稱他們是越活越年輕的“模范夫妻”。
與葛大爺近距離接觸后,我對他的健康生活方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飯,要搭配著吃 葛大爺說:“上年紀了,在吃上還真得講究點兒,要各種食物搭配著吃。”一是葷素搭配。每餐都有一葷(肉或魚),保證蛋白質、脂肪的供應;一素(蔬菜、水果),攝入維生素和礦物質;還經常吃菌菇類。二是粗細糧搭配。葛大爺老兩口從沒忘記“憶苦思甜”。不但隔三岔五地蒸玉米面窩頭,還天天熬雜豆粥。三是干濕搭配。要湯湯水水,熱熱乎乎地吃。
葛大爺說:“吃啥都要有度,最忌貪吃過量,每頓飯七八分飽就好。”老伴就像營養師那樣算計著做飯,定時定量,按需而做,很少吃剩菜剩飯。
動,要適度、有規律 葛大爺的運動方式特別簡單,就是規律適度地走路。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時。應比平時散步快一些,這樣能加快人體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運動時間短了效果不好;運動時間過長,又會使人感到疲憊。尤其對老年人來說,運動的強度要適度,同時要堅持。
友,要交“三觀”相同者 葛大爺說,老了得有朋友,經常與三觀相同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說笑,心情會格外舒暢,暢所欲言的聊天勝于吃各種補品。另外,葛大爺還是社區文娛活動的積極分子,經常與老年朋友們在一起唱歌、朗誦等,非常開心。
心,一定要平和 葛大爺性格開朗,心態平和,整天樂呵呵的。他說生逢盛世,生活這么好,每天就應該高高興興。老年人只要心態平和,身體肯定健康,生活質量也高。如若不然,整天著急生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就是跟家人過不去,要不就是抱怨這,看不慣那。這樣,心態能好嗎?身體能不糟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