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齊超
2023 年3 月13 日,河南漯河, 一位12 歲女孩的父親,發現上六年級的女兒偷偷買了手機與陌生網友聊天, 聊天內容不堪入目, 對方還誘導女兒發送了隱私照片。 女兒最先是從短視頻App 的主播處加入了所謂的“紅包群”搶紅包,隨后群內有人安排 “組CP”(戀愛關系),然后就有了涉及隱私的聊天。 女孩稱, 很多同學都這么玩, 她也沒經得住誘惑, 再說了,不玩顯得格格不入。

吸引未成年女孩加群,然后以看似游戲的方式,安排男女相互“組CP”。 接下來的套路,就是虛情假意地噓寒問暖:你缺錢嗎?你想買什么東西嗎?等等。 等女孩收了錢,對方就慢慢誘導你聊色情,甚至讓女孩拍隱私部位。漯河這個12 歲女孩,就是這樣入坑的。
保護未成年女孩免受異性騷擾、傷害,需要家長語重心長地警示教育, 也需要教師伸出援手,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再者,短視頻平臺也應當及時發現端倪,并采取阻止措施。
據了解,“隔空猥褻”是指行為人為滿足性刺激目的,以互聯網為媒介,打著“個性交友”“招募童星”等幌子,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裸聊”或發送“裸照”“裸體視頻” 等方式進行猥褻的違法犯罪行為。 因此,從法律的角度看, 漯河12 歲女孩遭遇的就是“隔空猥褻”。 事實上,隔空猥褻罪的危害與處罰, 并不比“線下猥褻”輕,更何況,受害人還是未成年人。
或許,施害人心存僥幸,認為小女孩“自愿”發隱私照片,自己沒有過錯;而且,自己和女孩只是網絡上的猥褻, 沒有身體上接觸,不屬于犯罪。 可以肯定的是,“隔空猥褻”同樣是性質惡劣的犯罪行為,必定受到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