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問好啊!”3 月5 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現場,習近平總書記特意囑咐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代表。這是新安小學的小朋友們第二次收到來自總書記的親切問候。
2021 年“六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新安小學的少先隊員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并祝他們和全國小朋友節日快樂。新安小學是“新安旅行團”的母校。當年,戰火硝煙中,稚氣未脫的小小少年,不畏艱險,行程萬里,以文藝為武器,宣傳抗戰救亡主張的光輝歷史,已成為永不褪色的精神財富。在回信中,總書記勉勵孩子們結合自身成長實際學好黨史,從小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在江蘇引起熱烈反響,更讓新安小學師生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
把傳承“新安旅行團”光榮傳統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孩子們走進新旅歷史紀念館當小講解員,深入社區宣講新旅故事;開展“小好漢重走新旅路”紅色尋訪,宣傳中國少年精神;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兒童劇《新安旅行團》的排演,這部劇入選了全國“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以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遵循,張大冬帶領新安小學的老師們確立了“‘小好漢’永遠跟黨走”辦學主題,努力探索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新安經驗”,孩子們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老師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更加強烈。
在與總書記面對面的交流中,張大冬向總書記匯報了落實回信的情況,并帶來了孩子們的心里話。有同學說:“習爺爺,您好!我在兒童劇中擔任主角,我現在變得更自信了,好期待您能來看我們的演出啊!”有同學說:“習爺爺,您好!我們的校園現在變得更美了,走進校園就能看到新旅紀念公園,盼望您能來我們學校走一走,看一看。”總書記高興地回應,并叮囑張大冬,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和中國人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一樣,中國教育也要扎根中國大地,辦中國人的教育。”張大冬這樣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的文明成果,就是要將二者糅合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培養中國特色的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構建新發展格局,教育應當有什么作為?教育的高質量該怎么去體現?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教育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他說,“我們要進一步和農村學校進行結對幫扶、手拉手幫扶,充分發揮名校優質教育輻射引領作用,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孩子,將總書記的要求落到實處。”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地方教育資源具有思政教育“第二課堂”的重要價值。針對當前地方教育資源規劃、思政課程開發、教學方式創新等還不夠完善的情況,經過廣泛調研、精心準備,他提出建議,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開發思政教育教材,將地方教育資源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助力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教育體系。
和“關于地方教育資源賦能青少年學生思政教育的建議”一起帶到會上的,還有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國家課程體系、推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建設、完善托育服務實現幼有所育的建議。4 份干貨滿滿的建議,無一不凝結著張大冬對教育事業的拳拳真情和殷殷期盼。
3 月17 日,在淮安市新安小學五(8)中隊“牢記習爺爺教導,爭做新時代‘小好漢’”主題隊會上,張大冬為大家講述他向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匯報交流的情形。“我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緊密結合本職工作,認真履行代表職責,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談起今后的履職打算,張大冬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