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鏖

立法是國家的重要政治活動,是把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的過程,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立法法是規范國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動,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的基本法律。現行的立法法是2000年3月由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對立法工作應當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權限范圍、制定程序和適用規則等作了統一規定,對法律解釋和備案審查制度作出明確規定,使我國立法制度的系統化、科學化水平躍上新臺階。2015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對立法法作了部分修改,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立法體制和立法權限,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賦予所有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權,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強備案審查。立法法的頒布施行和修改完善,對健全我國統一的、多層次的立法體制,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適應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形勢新要求,對立法法作出修改完善,非常及時,很有必要。黨中央高度重視立法法修改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匯報,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全國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于2022 年初啟動修改工作,10 月26 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初次審議;12 月27 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作出決定,將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立法法的制定和兩次修改都是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充分說明這部法律的重要性。
3月7日上午,江蘇代表團召開代表小組會議,對立法法修正草案進行了審議。代表們普遍贊同對立法法進行的修改,大家一致認為,修正草案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總結新時代立法工作的新特點、新經驗和新問題,充分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見,完善相關制度規范,重點突出、亮點紛呈,制度設計科學合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立法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做好新時代立法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此次修改立法法最突出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修改后的憲法規定,根據近年來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對立法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作了完善,在“總則”中明確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立法的指導思想,為高質量立法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代表說,此次修改,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全面領導,與時俱進完善關于堅持黨和國家指導思想的表述,有利于通過法治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執行。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民主立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立法實踐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貫穿于整個立法活動的基本原則,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高質量立法的關鍵所在,其核心在于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都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此次修改立法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明確增加立法應當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權,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容,并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深入聽取基層群眾和有關方面對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見。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樊金龍代表說,此次修法經過深入研究論證、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組織集中研讀討論等過程,本身就是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成功典范,是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鹽城市大豐區區長戴勇代表說,要充分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直通車”作用,為立法工作更好吸納民意、匯集民智搭建平臺。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代表說,要在立法過程中充分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及其要求,完善相關制度規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此次修改立法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根據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部署,緊緊抓住立法這個關鍵環節,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立法工作,加快形成科學完備、統一權威的法律規范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憲法對立法體制、立法權限等作出基本規定,立法法以憲法為依據,對立法體制、權限、程序、活動準則等作出系統化規定,是通過法律實施憲法有關規定的重要體現。此次修改立法法總結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的實踐經驗,明確合憲性審查的環節和要求,用科學有效、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保證憲法實施,有利于維護憲法尊嚴和權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水平。鎮江市市長徐曙海代表說,要完善科學管理,加強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常態化開展清理工作,確保法律體系與時俱進。
改革與法治相輔相成、相伴而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需要,積極發揮引導、推動、規范、保障改革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積極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涉及改革有關法律的立改廢釋工作,保障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重大改革措施順利實施。此次修改立法法,系統總結實踐中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的成功經驗和有益做法,完善立法引領和推動改革創新的體制機制。積極適應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充實了“立法應當適應改革需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統一,引導、推動、規范、保障相關改革,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的內容。對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的內容作了補充完善。同時,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在規定期限和范圍內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行政法規的部分規定。一些代表說,完善立法引領和推動改革創新的體制機制,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