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再利 趙世元 賀山淞 黎華浩 唐超
◆單位:佛山市雷米高動物營養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寵物飼養的數量也隨之急劇增加,寵物的健康日益得到重視。對于貓而言,尿結石癥是臨床上高發的疾病之一,約占動物醫院中就診量的7% (彭勃等,2004),且診后復發率較高。根據結石在泌尿道中的位置差異,可將其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和膀胱結石,其中以尿道結石和膀胱結石更為常見(馮宇等,2002)。據統計,在寵物醫院就診的病例中,公貓患尿結石癥的數量較母貓要多出1.6 倍,且患病的平均年齡小于1 歲(厲成等,2015)。而通過顯微鏡結果和化學成分分析發現尿結石的組成有69.44%為磷酸鎂銨結石,22.22%為草酸鈣結石,其余則為混合型結石(厲成等,2015)。尿結石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先天發育、性別、體重和飲食等。本綜述主要從飲食上對尿結石的形成以及預防進行分析,以期為開發預防尿結石的功能貓糧提供理論依據。
動物代謝的多種礦物質會形成礦物鹽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當尿液中的某種礦物鹽濃度處于過飽和狀態時,就會以晶體形式析出,隨著晶體的聚集,逐漸形成了顆粒狀的結晶體,即結石。因此,結晶體的形成一方面是尿液中礦物鹽的過飽和程度不斷增加而導致的。另一方面,結晶體的持續增長需要依靠結晶核保留在尿道內的能力和尿液中礦物質鹽過飽和狀態持續的時間等(Houston 等,2010)。而過飽和程度則是由尿液酸堿度(pH)、腎臟排出的礦物鹽濃度以及其他尿液晶體的促進因子或者抑制因子等諸多因素共同決定(Houston 等,2010)。而這些因素均受飲食的影響,故而飲食干預可能是影響尿結石形成的有效手段。
結石根據其化學組成可分為鳥糞石(銨鎂磷酸鹽)、草酸鈣結石、尿酸鹽結石、胱氨酸結石、透鈣磷石(磷酸鈣鹽)和焦磷酸鹽等(Houston 等,2010)。據一項研究統計表明,臨床上鳥糞石和草酸鈣結石的比例最高,其中鳥糞石占43.8%,草酸鈣結石是占41.5%,二者占尿結石癥的80%以上(徐林楚等,2020)。研究表明,尿液pH 一旦高于6.5,鳥糞石形成的概率會大大增加,而降低尿液pH 對鳥糞石形成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陸則基,2014)。對于磷酸鈣結石而言,其形成條件可發生在尿液堿性環境下,而草酸鈣結石、尿酸鹽結石、胱氨酸結石、硅酸鹽結石和透鈣磷石則多出現在酸性偏中性的尿液pH 環境中(Osborne 等,2000;Frank 等,2002;Westropp 等,2010)??偟膩碚f,結石會根據自身在酸堿環境下溶解度不同而在溶解度小的尿液環境中更易形成。
尿液中離子鹽的相對過飽和是尿結石形成的根本原因,除了尿液pH 外,過飽和狀態還受離子濃度的影響,包括離子鹽的含量以及尿量。飲食中鈣、鎂離子以及磷元素含量會直接影響血液和尿液中的離子鹽濃度,從而影響尿結石的形成。因此,對于尿結石癥高發的公貓而言,應該減少形成尿結石的礦物質元素的攝入。另一方面,礦物質鹽的濃度還受尿量的影響。一般而言,尿量越大,尿液中的礦物質鹽越難達到飽和,也就更不易形成尿結石。
尿道炎癥的發生影響排尿,從而導致尿液中的礦物質鹽在尿道淤積,加快了尿結石的形成。而尿結石又進一步促進炎癥的發生,以至于尿結石與尿道炎癥長期互存。尿道炎癥也會使尿液中產生大量的死細胞、細胞碎片等,屬于促結石形成因子一類,加速了尿結石的形成。
目前多數商品貓糧是膨化干糧,其具備易保存、營養均衡、消化吸收率高的優點。然而,膨化干糧的水分不超過10%,貓的水分攝入主要還是依靠飲水。部分飼主可能通過水泡干糧飼喂,然而貓的胃容量較小,采食具有少量多次的特點,水泡干糧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引起食物腐敗,同時也增加了口腔疾病的發生率。增加貓咪的飲水量是防止尿結石的最直接手段,減少貓糧中結石形成礦物質元素的添加量和添加利尿因子等也能防止尿結石的形成。
飲水量的增加會促進尿液的排放,尿量的增加會稀釋尿液中的礦物質鹽濃度,而排尿次數的增加會使得各類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結石形成的因子被及時排出,減少結石形成的風險。通過在日糧中適當增加食鹽(氯化鈉)的含量能夠刺激動物產生渴覺,從而達到促進喝水的目的。而食鹽中的主要成分為鈉離子和氯離子,二者均不參與尿結石的形成。其原理是通過增加細胞外液滲透壓,使得細胞產生缺水的信號,通過傳輸到神經中樞產生口渴來直接調節水的攝入量,保持細胞和體液的滲透壓處于穩定狀態。目前的研究表明,適當增加日糧中的鈉離子濃度對動物的健康沒有影響。日糧的原料組成會影響其消化率,消化率低會增加糞便中的水分含量,從而降低尿量。因此,結合貓的生理特點,選擇適合貓消化的原料,適當增加蛋白質含量和減少粗纖維含量。
相較于生長期的幼貓,成年貓對鈣、磷和鎂的需求較低,可適當降低日糧中部分礦物質元素的含量。通過飲食可以調節血液和尿液pH。在反芻動物中,通過調整日糧中的營養離子差值能夠改變反芻動物的體內酸堿環境,即通過增加日糧中陰離子(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與日糧中可溶性陽離子(鉀離子和鈉離子)的差值,能夠顯著降低反芻動物血液和尿液的pH;同理減小差值能夠升高血液和尿液的pH。目前,通過日糧陰陽離子差值改變貓尿液pH 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未來也許可以根據貓結石的類型制備相應改變尿液pH 的功能糧,通過改變尿液pH 減少某一類或者幾類礦物質鹽的溶解性,從而減少結石的形成。有研究表明,日糧中增加鈉離子濃度,會降低貓發生草酸鈣結石的風險(Lekcharoensuk 等,2001),這可能是由于添加鈉離子能夠促進尿鈣的排出,而減少鈣在尿道的沉積,減少結石癥的發生。因此,對于防治尿結石的功能貓糧來說,適量增加日糧中的食鹽含量以提高氯離子和鈉離子的攝入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傳統中草藥配方中,有不少關于中藥治療人尿結石的古典配方。其中,以車前子的應用最為廣泛,其余還有雞內金、金錢草、海金沙、豬苓、澤瀉、烏賊骨、延胡索、甘草等在治療尿結石癥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而隨著中獸醫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草藥也被用于治療貓尿結石癥上。中獸醫認為尿結石部分是由于濕熱蘊結膀胱形成的(劉鐘杰等,2003),可在營養均衡的日糧中添加陳皮、茯苓、車前子、澤瀉、麥冬等,達到清熱解毒、益氣利濕、補脾化瘀和通淋利尿的效果(李欣等,2012)。根據長期的實踐效果,中藥能夠對機體進行整體調理,將動物的生理狀態穩定在正常狀態,促進礦物質鹽的及時排出,減少結晶在尿道的形成(李欣等,2012)。目前,也有研究表明,添加中藥的處方糧能夠使患有下泌尿道疾病的貓尿液pH穩定在正常范圍內,同時顯著減少尿液中的結晶數量,在預防尿結石癥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李欣等,2012)。中藥還為尿液酸性環境提供了條件,能夠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從而減少尿道炎癥,間接減少了結石的形成。除此之外,天然抗氧化物質如β- 胡蘿卜素、維生素E、茶多酚和葉黃素等能夠抵抗自由基幫助膀胱抵抗氧化損傷,從而減少尿道中促結石形成因子的數量,預防尿結石的形成。而有報道稱在日糧中添加蛋氨酸能有效降低結石或結晶的生成(方社挽等,2010)。因此,在貓糧中添加各類功能性物質有助于預防尿結石的形成。
綜上所述,結合尿結石形成的特點,通過調整商品貓糧的配方結構以及添加功能性物質,能夠預防尿結石的形成。然而,對于已經出現臨床癥狀的尿結石患病貓而言,應該及時就醫,聽從醫囑,嚴重時采取手術取出結石。結合飲食干預預防尿結石癥的理論基礎,可在術后配合使用相應的處方糧,預防尿結石癥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