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穎

日本有個叫丹波的村子,當整個日本都走向富裕時,那里還沒有擺脫貧窮和落后,可他們又沒有致富秘方,而且村里什么特產都沒有。后來,他們去東京請了一位叫井坂弘毅的專家。井坂弘毅了解了這個村子的情況后也很為難。最后,他倒過來想,既然只有“貧窮落后”,何不出售貧窮和落后?他向村民建議:要出售貧窮落后,就得再貧窮落后一些。以后別住在房子里,要住到樹上去;不要再穿布做的衣服,要穿樹皮、獸皮,就像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那樣生活,這樣才會吸引城里人來觀光、旅游,從而帶來豐厚的旅游收入。村民們照辦以后,消息傳到各個城市,一時間,游人如織,不到一年,丹波村的村民們都富裕起來了。
“貧窮”一直作為缺點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中,乏善可陳。可是,這里的人們擺脫貧窮利用的恰恰是貧窮。
在常人眼里,缺點是相當可怕的,是一種風險,意味著失敗。一家企業的產品若是有缺點,則恨不得趕緊找塊遮羞布遮起來,因為缺點會造成信任危機和市場萎縮。可是,如果你從普通中體會出不普通,反過來考慮如何直接利用這些缺點,那么你也能發現商機。可以這樣認為,缺點有時是商機而不是“傷”機。要理解這句話,就要打開思維,放開思路。
我們都知道,所有果汁飲料都會有沉淀。在大多數廠家在瓶體下端標注“若有少量沉淀為天然果肉成分”的同時,農夫果園利用逆思維心理反其道而行之——與其提心吊膽地將問題隱瞞起來,倒不如輕松地告訴消費者。他們以此做宣傳口號,在瓶身上醒目地印著“喝前搖一搖”。“搖一搖”暗示消費者——“我是有真材實料的,由三種蔬菜和水果榨制而成”。
在農夫果園的產品手冊上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在這個行業里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增加一個新品牌,而是一個新的產品,一個不為現有‘行規’束縛的產品,它的出現一定會改變這個行業的游戲規則。”懷著這種信念,農夫果園把一個經常被行業用作消除飲料內沉淀誤會的句子——“如有沉淀,屬正常,請搖勻后再喝”,變成了一種時尚的喝法。結果連農夫果園的決策者都沒想到,依靠這個賣點,飲料的銷量一路飆升。這就是“把缺點當特點,把特點當賣點”,最終成為令消費者難忘的經典案例。
在如今這個“萬馬奔騰戰猶酣”的商品經濟世界里,市場的競爭就是智慧的競爭,誰能發現市場空缺,誰就能搶占先機,占有新的市場。可以說,缺點種種,利潤種種。如果你連缺點在哪里、是什么都不知道,商機也就無從談起了。在發現商機的過程中,一個關鍵點是,你要捕捉、觀察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才能把缺點轉化成讓他們認可的賣點,而不是生硬地指鹿為馬、顛倒是非。
從現在起,請你重新審視你的企業、你的產品中無法改變的缺點,看看能否從中提煉出對消費者有益的“缺點”,將其濃縮成一個賣點,并如實告訴消費者理由,或許這個方法能夠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摘自《逆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