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顧蕾
音樂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對學生藝術素養提升起著重要作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引入豐富多元的愛國主義歌曲,能夠使學生切實感知我國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同時,愛國主義歌曲中根植于民族文化,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對此,本文將圍繞“小學音樂課堂愛國主義歌曲教學實踐”這一主題,從多個角度展開分析論述。
一、小學音樂課堂愛國主義歌曲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豐富音樂課堂內容
愛國主義歌曲是眾多音樂題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歌曲大都有特定的創作背景、主題內涵,歌曲以多樣化旋律及節奏抒發著對國家的美好情感,具有其他歌曲所不具備的教育價值。將其納入小學音樂課堂,并從多角度為學生進行歌曲解析,使學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能夠為課堂注入源源不斷的鮮活資源,從而使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當學生能夠在精彩有趣的音樂學習活動中,不斷獲取新知識、新體驗,點燃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從而切實提升藝術課程教學效率。
(二)有助于深化立德樹人任務
多元愛國主義歌曲中蘊含著美好的思想價值,能夠使學生受到良好熏陶。歌曲中贊頌的“人、事、物”傳遞出的美好情感和優良品質都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美好向上的一面,在美妙旋律和節奏中,學生的內心會得到滋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落實。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小學生年齡尚小,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尚為不足,對于美的感知力相對薄弱,很難建立起對美的正向認知。而愛國主義歌曲中蘊含著很多美的元素,如歌詞之美、思想情感之美、旋律之美、主題之美等,都是極具教育價值的。在小學音樂活動中帶領學生學習了解愛國主義歌曲,能夠使很多具有美感的內容潛入學生內心,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美,不斷增強對美的感悟力,切實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從而深化落實新時期美育活動要求。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愛國主義歌曲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性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中對小學音樂活動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要求,需要教師保持與時俱進理念,不斷創新授課活動。然而從現實出發,可以看到,部分教師在展開愛國主義歌曲教學時,所采用的模式和方法都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活力,大多都是“聽歌—范唱—教唱—演唱”這一模式,引入的課堂資源也十分有限。學生在單一活動和單薄的學習環境下,很難產生對系列歌曲的學習熱情,甚至還會出現課堂注意力不集中、消極學習等狀況,由此會降低學生對愛國主義歌曲的感悟力。
(二)重視歌唱技巧,忽視情感性
在音樂課堂中開展愛國主義歌曲教學,除了要發揮其音樂價值,還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價值。只有雙管齊下、協同引領,才能讓歌曲真正發揮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把側重點放在對學生進行技巧層面的教學上,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樂理知識指導和演唱技能指導,而疏于發揮愛國歌曲中的情感教育功能,未能使學生準確迅速地接收到歌曲中傳遞出的育人要素。這樣的授課過程,很容易削弱音樂課堂的育人功能。
三、小學音樂課堂中愛國主義歌曲教學策略
(一)構建翻轉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音樂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在開展愛國主義歌曲教學期間,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其自主參與到課前學習中來。對此,教師可以結合現代化設備,為學生構建翻轉音樂課堂。
例如:在開展《義勇軍進行曲》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微視頻,使學生了解本課的學習重點。在課前,學生要仔細觀看微視頻內容,依照目標導向完成自主學習:1.聆聽歌曲,熟悉旋律。2.了解歌曲創作者生平經歷及相關作品。3.了解歌曲創作背景及情感內涵。當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學習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信息整合能力等綜合素養,也能夠使課堂活動更具深度。
(二)挖掘紅色資源,厚植學生愛國情懷
為了提高學生對歌曲的了解度,并切實發揮歌曲的育人功能,教師要結合曲目挖掘紅色資源,促使學生能夠豐富認知、開闊眼界,從而使內心獲得正面影響和熏陶,提高愛國情懷。
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并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這一曲目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的多樣功能引領,讓學生了解歌曲主人公王二小的故事,并為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影視材料。教師全方位解析歌曲作品,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紅色資源,進一步厚植學生愛國情懷,使學生增強民族自信心。
(三)創新教育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以往音樂教育活動中,課堂教育模式時常呈現單一狀態,這對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激發存在阻礙作用,也難以使學生深入愛國主義歌曲去品析其中的美好情感。對此,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授課模式,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建立對系列歌曲的美好情感。
例如:在開展《采一束鮮花》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運用“以生為本”的理念,指導學生以小組模式展開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合作,運用軟件為小組進行評價得分,學生通過軟件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每周每月的得分曲線,以及在藝術素養方面發展的區間,很容易地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然后對自己的音樂學習進行規劃調整。小組在展示演唱時比較優秀,可以為其在歌聲優美選項中進行加分。小組在樂器演奏合作時表現突出,可以在樂器能手選項為其加分。小組在音樂律動創編或者舞蹈創編展示中特別突出,可以在舞蹈家選項為其加分。通過這種小組展示加分的方式,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幫助學生能夠進一步加強對樂理知識、歌曲背景、歌曲演唱方法、歌曲內在情感的把握,同時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課堂主體地位,有利于全體學生共同參與課堂。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接龍演唱”游戲活動,這樣既能使學生加強對歌曲旋律、節奏、歌詞的記憶,又能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態參與音樂學習。同時,可以定期組織“愛國主義歌曲演唱比賽”活動,使學生在良好音樂環境下,豐富對愛國歌曲的認知和了解,提升音樂素養,增強對歌曲的感悟力和審美力。
(四)完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教育功能
在引導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歌曲學唱期間,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演唱水平和學習成果,而且要注重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展開教育評價,以此能夠充分發揮音樂的教育功能,使學生真正得以成長發展。
例如:在學唱《歌唱祖國》時,教師除了要把評價著眼點放在學生的演唱水平上,還要注重觀察學生在學習愛國主義歌曲期間的態度、行為表現等。對于表現良好并具有積極健康情感態度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以此使學生接收到來自教師的正面反饋,從而能夠不斷增強參與愛國主義歌曲學習的熱情和信心。這樣的評價模式,對于優化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而言,都是具有正向引導作用的。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引入愛國主義歌曲是十分有必要的。無論是對于課堂教育體系建設還是對學生成長發展而言,都具有積極意義。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