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劍
小學階段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精神是體育教師教育工作的重點。籃球教學是體育課程中的重點內容,籃球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小學生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因此加大籃球教學的改革、以學科育人為基本出發點、讓學生在籃球運動中學會合作學習,是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傳統的小學籃球教學的基本方式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演示、學生模仿,這需要學生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而且不能確保所有學生都參與籃球學習,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融入課堂,缺乏合作能力鍛煉的機會,使籃球教學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教授籃球技術,還應在籃球運動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所以,在小學籃球教學中,體育教師應加大對籃球教學方式的改革,開發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潛能的同時,讓學生在運動中體會到籃球的樂趣,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運動積極性,讓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提高合作學習能力,實現學生身體素質和合作學習精神的雙重提高。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運用價值
(一)籃球合作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籃球運動強調奔跑和跳躍,運動過程充滿了對抗性,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能和力量,讓學生有更好的精力投入日常學習。在籃球教學中,主要教學內容包括跑步、跳躍、傳球、運球、投籃等,這些訓練內容要通過多名學生共同參與完成,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全身肌肉,提高學生的心肺能力和身體素質,而且能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和爆發力,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籃球運動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競技性,一些微小因素就有可能影響比賽結果,這使學生在運動中得到了心理訓練,同時,團結協作也可以減輕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擁有更強大的心理素質和面對未知事物的勇氣。
(二)籃球合作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籃球運動強調技巧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小學生各方面都處于發展階段,是培養探究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組隊訓練,在掌握基本籃球技能的基礎上,自主發現問題、處理問題,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籃球水平。學生在研究投籃動作和戰術的過程中也可以增強自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執行籃球戰術中,團結協作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完成戰術配合,從而有更明確的自我定位,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同時共同提高籃球水平。
(三)籃球合作學習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感
在籃球教學中,多人合作進行戰術練習是教學重點和難點。籃球運動是一項通過多人配合來進行的體育項目,充滿了對抗性和組織性,可以提高身體素質,也是合作學習法的主要應用項目。體育教師有效地利用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共同參與課堂學習,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和參與程度。所以,是否有效地將合作學習法應用在籃球技術教學中成了評判小學籃球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更強調學生的共同參與。例如在教學投籃這一內容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進行動作演示并講述動作要領,學生模仿教師的投籃動作進行多次練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可能無法領會投籃的技術要領,教師也沒有對每個學生的動作進行及時糾正,導致部分學生失去對籃球的興趣,從而降低了籃球教學效率。合作學習通常采用分組形式,小組內的學生相互交流、相互指導,在小組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作用,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實現小組的進步,這可以解決過去學生參與度不足的問題,讓學生在互幫互助、 協調有序的氛圍中提升體育能力與體育素養。從籃球的基本模式來看,籃球運動中每個人的角色和功能各不相同,需要每個人各司其職,團結互助、上下一心的體育精神需要學生的協調配合實現,如果一個人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體失敗。這就要求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要參與進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可以更快地融入籃球學習。合作學習也可以消除學生學習初期的盲目感和緊張感,在合作中發揮自己最好的狀態。
二、傳統小學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傳統的籃球教學中,教師很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原因在于學生人數較多、水平差異較大,帶來統計上的困難,以致于教師很難對學生的進步情況、籃球基礎和當前水平進行正確分析,做出綜合性評價,使學生無法認清自身情況,不能及時改正自身問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無法取得進步,對籃球的興趣逐漸降低,阻礙了學生合作能力的發展。
(二)缺乏明確且合理的教學目標
傳統的籃球教學主張學生模仿式練習,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管教過于放縱或過于嚴苛,導致學生沒有動力去提高自身水平或無法完成課堂目標,逐漸喪失對籃球的興趣。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如果沒有外在監督和約束,很容易無法完成課堂任務。教師沒有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更沒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層教學,致使同一任務部分學生過于容易完成,而部分學生完成起來則有很大難度。所以傳統體育教學中缺乏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不能發揮自身的主導和引導作用。
三、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的運用
(一)根據學生特點進行科學分組
科學性的分組是更好地實現合作學習的基本前提,合作學習要依據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組為單位進行綜合考察。分組前,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例如,組織學生進行運球和投籃考試,以便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根據考試情況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現有水平和人員構成,以為后期的訓練合作奠定基調。例如,教師在分組時要考慮身高差異和男女生身體素質的差異等,在摸底考試中可以發現男生的基本情況好于女生,所以分組時可以將女生和女生分在一組,男生和男生分在一組,再將不同身高的學生交叉地分配到不同的隊伍中,保證各隊的人員結構相似、籃球水平相當,確保訓練內容對每個隊伍難易相當。考慮到男生和女生身體素質和籃球基礎的差異,可以對男生和女生設置不同的訓練標準,如男生的投籃線設置在三分線外,女生的投籃線設置在罰球點附近。在小組投籃練習中,小組內成員觀察每個成員的投籃動作并指出其錯誤,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指導水平較差的學生,既能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和教學效果,又可以確保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完成教學目標,實現小組內成員共同進步。另外,分組時也要考慮學生的性格,確保小組內的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可以正常交流,避免氣氛沉悶或過于活躍。
(二)為合作學習制定明確的目標
明確的目標是學生不斷前進的動力,是籃球教學的首要任務,沒有目標的學習只會讓學生停滯不前。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制定合理的目標,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當前的籃球水平和未來的發展趨勢,讓學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實現目標,只有小組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學生才能更有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會導致學生的合作學習沒有方向,學生會產生思想上的懈怠,不利于樹立正確的體育態度。例如在教學運球方式時,教師應先演示如何跑動運球,讓學生認真觀察運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然后以小組的方式接力運球,學生運球往返于兩條線之間,小組內的成員接力,直到所有人都完成往返。往返訓練中可以讓小組內的成員互相觀察,并指出其他人的錯誤,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在運球動作上,讓籃球基礎較差的學生有更多參與感,更好地投入課堂。運球有多種方式,但最終都是讓學生在不犯規的前提下運球完成目標。籃球教學要注意循序漸進,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制定訓練計劃,例如,教學初期要讓學生學會基本的運球動作,注意不要翻腕和走步,學會了基本動作后,教師要為學生制定新的目標,可以讓學生選擇一種花式運球方式,小組中每個人的動作要不一樣,包括低運球、高運球、胯下運球、背后運球等,小組成員要接力完成,每個人要觀察前面隊友的運球方式,不能重復,完成運球往返。接力過程中教師要在旁邊觀察學生的運球動作,并及時指導,從而讓學生在訓練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術。
(三)多元評價為學生增強合作動力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及時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情況,在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比學生訓練前后的差異,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做出合理評價。評價要準確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多元化的評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從而為后續學習樹立更明確的目標,增強合作動力。例如,在投籃教學中教師要記錄學生的投籃次數和命中次數,觀察學生的投籃動作和投籃區域,注意學生具體的動作問題,如手腕外翻程度、球出手的位置、腳的擺放等,并在課后分析學生的投籃優勢區域和投籃動作改進方法,與以往數據做對比,分析不同的投籃位置對學生投籃命中率的影響,讓學生清楚地感受到自身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從而使投籃動作更規范,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多元化評價方式是教師和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反省的關鍵環節,只有充分認識自己才能實現新的突破,了解自身不足,進一步提高投籃水平。
(四)將合作學習與籃球競賽融合
籃球運動的團結協作精神在比賽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來,所以小學籃球的合作學習法應與籃球競賽相結合,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傳統的籃球教學都是以練習為主,雖然可以讓學生掌握籃球技術,但大部分的練習都靠自身獨立完成,忽視了籃球中最重要的團結協作精神,團隊中的個體無法緊密地聯系起來,沒有共同目標。而籃球比賽可以考驗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學會合作學習,這才是籃球課的最終目標。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身體素質和籃球水平進行分組,每組設置3名首發隊員和3名替補隊員,通過抽簽的方式確定比賽對手,比賽時長設定為10分鐘,根據比賽得分來確定勝負,分組時要確保每一組的水平相當,以保證競技的公平性。比賽中要注意傳球配合、擋拆配合、進攻的人員選擇等,在自身進攻不利時將球傳給隊友,隊友進攻時為隊友進行擋拆,最終目標就是將球投進籃筐。比賽過程中不光要注重得分,還要共同參與防守,阻斷對方傳球,每個學生各司其職,阻止對手得分。通過比賽可以考查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比賽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做出評價,反映學生在比賽中的情況,對勝利者進行表揚,對失敗的隊伍給予鼓勵,避免其自信心受到打擊。籃球比賽可以促使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及時改正自身問題,提高籃球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參與到課堂中,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并應用在籃球賽場和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其次,小學體育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組,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增強合作能力。最后,教學目標和訓練內容要尊重學生的現有水平和身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幫助學生克服自身問題,發揮自身優勢,提升身體素質。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