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來問:
我是一名高中生,即將高考,學習壓力很大。我的父母對我很好,但是我覺得他們平時對我管束過多,經常聽到他們評點我“這樣不對,那樣不好”。每次聽到這些,我就莫名地煩躁,有時還會忍不住朝他們發火,發完火我又后悔。我該怎么處理和父母的關系?
父母可能不合時宜的“為你好”,卻無意間變成了“讓你惱”,這是青春歲月中不容回避的一個典型問題,需要找到破解之策。
我認識一位總愛給女兒提各種建議的媽媽,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秀,她就會建議女兒:你要能吃苦,要多刷題,要好好練字,要多讀英文版的課外書,要多積累作文素材,等等。媽媽那無數個“你要……”,像一座座小山壓向女兒,女兒只是笑嘻嘻地回給媽媽兩個字“遵命”。若媽媽的建議,她意識到重要或必要,就付諸行動,博得媽媽歡心。若覺得媽媽的建議不必理會,她就干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爭辯,也不抱怨。
我很欣賞這個又乖巧又有主見的女孩,在忙碌的高中時代,她整天樂呵呵的,從沒被媽媽的嘮叨擾亂了心緒。她告訴我,媽媽與她之間有錯位或落差,挺正常的,何況媽媽從未逼自己做什么,不必非得爭辯誰對誰錯,只需微微一笑,云淡風輕好了。
女孩的做法,很值得你借鑒:既然你知道父母“為你好”,父母對你的點評也許不恰當,對你的管束可能不合理,也不必沖父母大動肝火。何況有時發火無濟于事,反添煩惱。
正承受高考壓力的你,難免會莫名地煩躁,你也不應以此為借口朝父母發火。當父母的“好心”遇到你的“煩心”時,不妨提醒自己:頭腦保持冷靜,想一想,父母的言行是否妥當?自己該不該接受?該如何接受?若不接受,該如何給出合適的回應?
你可以心態平和地坐下來,跟父母推心置腹地交流,認真傾聽父母的心聲,也向父母袒露自己內心的感受,像朋友一樣彼此尊重,與父母好好溝通,相互理解,你會發現困擾自己的難題,并非那么棘手,若你能爭得父母的支持,許多煩惱會輕松擺脫。
當然,你真切地理解父母是“為你好”,不沖動地頂撞父母,并不是讓你盲目地順從父母,也不是讓你對父母的言行不理不睬,而是希望你對父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智慧地處理好家庭矛盾,巧妙地將父母的“為你好”變成實實在在的“讓你笑”。
作為一名即將步入高等學府的中學生,相信你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父母藝術地溝通,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以愉悅的心情備戰高考,擁抱你和父母共同渴望的美好。
本期回復
崔修建:文學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寫作學會理事,中考、高考語文熱點作家,高考作文輔導名師。已發表小說、散文、詩歌等各類文學作品500多萬字,著有《不負流年,不失美好》《向低飛的麻雀致敬》等美文集30余部。
185****0363:我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同桌成績沒我好。她總是來問我問題,我不知道該不該幫她:一方面,我是怕耽誤自己的學習;另一方面,我總擔心我幫助了她,她反而會超過我。我是不是心胸太狹窄了?
小意:
小編認為,在你自己的學習計劃與任務完成后,如果心有余力,可以在同桌需要時給予她必要的幫助。但是當你正在忙于自己的學習時,如果同桌來找你請教問題,你可以禮貌地告知同桌,你何時有空幫她解答。如果覺得力不從心,可以明確說出不能幫助她的理由。這樣既不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又不會傷害到同學的感情。
在幫助同學的同時,你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你們是在共同進步。同學之間有競爭的心理是正常的。即使同桌偶然超過了你,你也不必過分擔心和憂慮。表面是同桌超過了你,實際上你們已經一起超過了無數名同學。同桌成績的進步,更能激起你的上進心。
156****1039:我是一名高中生。我的父母以前都是“學霸”,他們畢業于名牌大學。但是我的成績就一般,在父母面前,我總有一種自卑感。我現在壓力很大,我怕我考不上好的大學,給父母丟臉。我該怎么辦?
小林:
父母不應該是你比較的對象,應該是學習的榜樣或者偶像。父母的優秀可以帶動你更加努力去學習,促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你應該慶幸你的父母很優秀,讓你贏在了起跑線上。父母永遠不會嫌棄自己的孩子!你應該換個角度思考:我有這么優秀的父母可以帶領我、指導我,是多么幸運,何來的自卑呢?你可以經常向父母請教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向他們請教你學習上的困惑,這可是很多同學都羨慕不來的呢。另外,不可否認,學習講究努力,但也有一點天賦在里面,即使無法達到父母的高度也不要緊,你只需努力進步,不求超越父母,但求提升自己,無愧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