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偉
(羅定職業技術學院藝術體育系,廣東 羅定 527200)
“露營+戶外運動”旅游是體育生活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它將休閑度假、戶外體驗、體育運動等項目跨界融合在一起。而且,近年來已成為廣大市民和旅游愛好者競相追逐的休閑旅游項目。“露營+戶外運動”旨在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引領潮流體育運動發展,推進全國各地體育、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同時也是多措并舉,不斷豐富和滿足群眾對體育鍛煉與休閑度假的多元化需求。
云浮市地處粵北部,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云浮市在推進鄉村旅游和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中,充分利用了自然生態、農村田園景觀、民俗文化等特點,深入開發鄉村古鎮旅游資源,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新業態,不斷推動旅游與體育、文化、生態、農業等深度融合,成功創建國家3A 級旅游景區1 個,培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 個,全國鄉村旅游線路2 條,省級鄉村旅游線路1 條,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1 個、示范點5 個。另外,2022 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在推進重點旅游項目建設方面,云浮市在建旅游產業重點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132.82 億元,累計投資7.39 億元,有力地推動大王山森林公園、大金山旅游休閑基地、悅天下生態度假區等旅游重點項目建設。今后,云浮市將繼續通過積極培育國家A 級旅游景區,申報認定省級旅游度假區,完善、提升云浮市智慧旅游系統項目建設,并定期舉辦鄉村休閑旅游招商大會,借助鄉村旅游博覽會等平臺加大鄉村旅游市場開拓力度等,推動云浮市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再提速。
“露營+戶外運動”旅游模式集休閑觀光、教育、體育運動于一體,是國民健康旅游和生活的重要內容,是親近自然最好的旅游方式之一。相比發達國家,我國“露營+戶外運動”旅游還處于起步階段。2013 年,國務院出臺《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綱要(2022-2023 年)》,從國家層面正式提出露營旅游。2020 年以后,中國的露營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分布在景區、城郊、鄉村、山野等地,“露營+戶外運動”模式的旅游也逐漸受到人們的熱捧。目前,“露營+戶外運動”形式多樣化,既包括較為大眾化的活動如登山、徒步、飛盤、羽毛球、騎行、足球等,也有相對小眾的運動方式如卡丁車、滑翔傘、攀巖、毽球等。從參與人數看,戶外運動受眾面較廣,參與人數具有彈性化,可滿足朋友聚會、家庭親子等不同人群的需求。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綱要(2022—2030 年)》《“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等有關文件的要求,全國各地各級的旅游管理部門不斷深化旅游度假供給側改革,豐富旅游休閑產品供給,合理、有序的引導“露營+”旅游休閑產業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3.1.1 根據露營方式,分為常規露營、汽車露營、特殊露營
常規露營是指露營者駕駛車輛或者徒步到達指定露營地點,通常是草場、湖畔、山林、海灘等地方,可以暢聊、運動、欣賞風光、野炊、燒烤等,常規露營愛好者和其他戶外運動愛好者一樣,又被稱為背包客。汽車露營又可分為常規汽車露營和房車露營,常規汽車露營是指狹義上的以汽車為工具,攜帶帳篷、天幕、睡袋、照明、防潮墊、炊具等露營設備,在安全、舒適地點進行露營體驗。房車露營是指駕駛房車進行的專門性露營活動,房車內部配有床鋪、衛生間、廚房、餐臺等日常生活必備設置,也有電力、冷暖供應設備,這樣的露營方式相對比較舒適。特殊露營是指參與特殊活動的露營,比如:長距離攀巖,露營者將帳篷掛在懸崖邊進行的露營活動。
3.1.2 根據露營目的地,分為城市露營、鄉村露營
城市露營主要集中在公共綠地、倡導露營的主題公園等設施內,為景區提供更加豐富的旅游產品。鄉村露營更主要集中在具有旅游特色的鄉村或者特色旅游資源聚集的開發區,運營者規劃和設立特定專用地塊、自然山川地帶,看重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價值。以上兩種露營方式兼具親子游樂、休閑度假、體育運動等多重功能。
3.1.3 根據露營裝備,分為傳統露營、便攜式露營和精致露營
傳統露營是指幾乎只帶背包進行的露營活動,追求的是苦行僧式的旅行體驗。便攜式露營是指營地提供所有的露營設備,露營者只需前往體驗的輕松旅行。精致露營則融合戶外美學與個人生活方式,通常配有房車、咖啡機、卡式爐等裝備,玩法比較新潮,風格多樣化,舒適度也較高,普遍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娛樂休閑需求。
3.1.4 根據露營時間長短,分為微度假露營和度假露營
微度假露營調集的資源比較少,以休閑放松為主要體驗,位置可以是城市中心的陽光地帶,也可以是鄉村郊野的閑適場地,大多滿足的是露營者一天的出游需求。度假露營用時相對較長,露營者攜帶大量的露營設備前往適宜的露營目的地,或是尋找滿足度假體驗的專門露營地過夜,該種露營模式對目的地生活的充實感有較高的要求。
3.2.1 短途化與微度假化
短途化與微度假化的“露營+戶外運動”旅游作為一種“周末經濟”而存在的旅游新形態,其出游距離與旅游時間雙雙縮短,它完全不需要依賴任何小長假,時間安排也相對機動、高頻,休閑、娛樂、健身的效果基本可以完全依照個人的興趣和習慣進行個性化安排。
3.2.2 聚集性低
“露營+戶外運動”形式的旅游是人們享受閑暇生活、親近大自然最好的旅游方式之一。絕大多數類型的露營都是在戶外空曠的草地、山林、湖畔、公園、鄉村等環境中進行的,活動空間較大,活動人群數量相對較少,因而區域內的旅客聚集密度低。
3.2.3 私密兼顧社交
首先,“露營+”旅游一般在戶外進行,活動環境相對隔離、獨立,具備一定的私密空間。其次,從出游的群體來看,以親子、家庭、同學、朋友為主出游的人數居多,在“露營+戶外運動”的模式氛圍中可以放松心情、增進親子情感、改善家庭關系、增進友誼等。
3.2.4 消費便捷、體驗感強
近年來,隨著“露營+戶外運動”旅游模式的興起,相應的服務配套設施、設備建設也更加完善和多樣化,讓旅游者能夠快速、便捷的享受到服務。露營愛好者親近于山林、湖泊、海島、草原等大自然之間,身心放松,能夠強烈體驗到露營所帶來的愜意的舒服感。
3.3.1 促進鄉村體育旅游經濟效益
根據《2022—2023 年中國露營行業研究及標桿企業分析報告》顯示,2022 年我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134.7 億元,預計到2025 年,我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達到2483.2 億元,帶動市場規模達到1.44 萬億元。由此可見,“露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巨大的。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應抓住機遇,在需求與供給的精準匹配中,依托云浮市鄉村旅游特色鎮,建設鄉村旅游露營基地,充分發揮山水、林地的地域優勢,發展特色休閑觀光農林經濟等,提供露營、戶外運動、游玩、采摘等體驗服務,提升云浮市鄉村旅游的自然流量,進一步拉動鄉村旅游消費,從而實現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經濟效益不斷增長。
3.3.2 培育地方鄉村體育旅游品牌
云浮市生態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因此,云浮市鄉村旅游應在融合發展主線的前提下,以“露營+戶外運動”旅游模式的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為抓手,組織戶外特色體育賽事,比如:定向越野、高空跳傘、飛盤、卡丁車、垂釣等,培育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特色品牌,向游客提供高標準、高質量的鄉村體育旅游服務,提升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最終將云浮市打造成為高水平的大灣區鄉村體育旅游休閑地,吸引更多的旅客到云浮市旅游。
3.3.3 促進戶外體育運動項目推廣
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根據自身旅游資源的優勢,以鄉村旅游園區建設為抓手,打造以“露營+戶外運動”為主的鄉村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營造優質的露營文化氛圍,集結不同戶外運動愛好者,設置親子趣味活動、馬拉松、山地自行車、登山、飛盤、足球、卡丁車、定向越野、抓魚比賽等運動項目,在旅客欣賞自然及人文景觀的同時,為戶外運動愛好者創造全新的互動場景,讓其體驗運動的樂趣,增強其身體的健康水平,并促使其從戶外運動中汲取正能量,享受一場親近自然、愉悅身心、滌蕩心靈的體驗之旅,進而為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實現“露營+體育+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3.3.4 促進鄉村體育旅游產品開發
旅游紀念產品的開發靈感來源于當地的旅游資源,可以通過開發“露營+戶外運動”旅游模式,深入挖掘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資源,發掘出獨具特色的文體元素,將其融入到鄉村體育旅游紀念產品中,打造出具有地方文化內涵的鄉村體育旅游產品。同時,鄉村體育旅游產品的銷售渠道是多元化的,可以在旅游景區、禮品店、電商平臺等銷售。通過旅游產品的開發、銷售等,增強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的市場競爭力,提升旅游產品的認知度,實現功能聚合,進而能夠高質量的發展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產業集群。
3.3.5 促進鄉村體育旅游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做大做強“露營+戶外運動”休閑旅游模式的上下游產業鏈,提升鄉村體育旅游全產業鏈整體效益。引導露營地建設科學化、規模化、綠色化、連鎖化經營,孵化高品質露營地品牌,培育鄉村體育旅游龍頭企業。以深化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順應旅游愛好者對“露營+戶外運動”休閑旅游消費體驗的需求,讓大家在享受戶外體育樂趣的同時,共同促進地方鄉村體育旅游經濟的蓬勃發展。
4.1.1 云浮市鄉村旅游資源豐富,有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綠色農業特色資源、民俗傳統資源等,可以集觀光、休閑、娛樂、農事體驗、文化學習等方面于一體,以開發“露營+戶外運動”旅游項目為切入點,發展鄉村體育旅游產業,帶動鄉村旅游經濟發展。
4.1.2 大力發展“露營+戶外運動”模式的鄉村體育旅游,不僅能豐富鄉村旅游類型,帶動鄉村勞動力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還可推動民間民俗體育項目可持續發展,進而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
4.1.3 “露營+戶外運動”模式的鄉村體育旅游,讓戶外體育運動項目進入鄉村旅游范疇,優化了鄉村旅游客源結構,豐富了鄉村旅游服務內涵。舉辦戶外賽事活動不僅成為“旅游+戶外運動”的新名片,也成為各地宣傳、推廣特色農產品和手工藝品,賦能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4.1.4 發展“露營+戶外運動”鄉村體育旅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建設全民運動健身設施等,可以提升云浮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完善服務體系,提高群眾的健身意識并讓群眾的體育參與需求得到滿足。
4.2.1 加強頂層設計
首先,露營地的建設和戶外運動項目的設計,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鼓勵、支持經營性營地規范建設,打造具有自然資源特色和地方人文特點的鄉村體育旅游。其次,“露營+戶外運動”模式的鄉村體育旅游建設,應盡量避免重復性、同質化建設。最后,打破城鄉村行政區域各自為政局面,建設集戶外運動賽事、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基地。
4.2.2 落實關鍵抓手
樹立品牌意識,實施品牌戰略,探索“露營+戶外運動”等鄉村體育旅游新模式,促進戶外體育賽事特色化、鄉土戶外體育賽事民俗化發展,深度拓展鄉村體育旅游市場,展現地方體育民俗特色,傳承非遺文化。
4.2.3 著力專業人才培養
體育旅游企業可以與當地高等院校開展合作,建立一系列穩定的鄉村體育旅游實訓基地,根據崗位要求,簽訂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訂單,比如:管理人員、體育專業人員、醫療人員等,從而提高鄉村體育旅游專業服務水平。同時,與擅長當地民俗傳統體育項目的人士合作,推動民俗傳統體育項目的保護、推廣。此外,利用旅游產業扶持政策,吸引知名度高的體育旅游企業和露營裝備公司到云浮市落戶,推動云浮市鄉村體育旅游產業鏈發展。
4.2.4 加強露營地智能化建設
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露營者對露營地設施、設備智能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露營地在提供場所、設施的基礎上,還要為露營者提供某些智能生活設備、通信設備,如:通信網絡覆蓋設備、智能充電樁、智能燒烤等,以滿足旅客對智能科技的多樣性、品質化需求,從而提升露營地服務質量。
4.2.5 加強露營地安全設施、制度建設,增強游客安全和文明露營意識
云浮市在發展鄉村旅游經濟,規劃、建設露營地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露營地治安、救援與消防等方面的建設,以及山林、草地、公園等營地防火、滅火、防溺水、防墜落的管理與安全提示,而且必須要建立、健全露營管理制度與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安全責任落實到人。露營區域應設立游客服務咨詢處、應急救援點,配備常用藥品、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和消防器材,以及報警、求救設備等。針對露營區域應劃定公共活動區域、明火活動區域、住宿區域等,而且各區域之間應保留足夠的安全距離。此外,有部分游客并沒有選擇專門的露營基地,而是自發到河邊、草地或山林里露營,隨意戲水、飲水、使用明火、登山等,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留下溺水、失足、火災等安全隱患。因此,應在這些非專門露營區域設置安全提示、警示標語等,同時對這部分露營游客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等。在露營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如果長時間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周圍山林、綠地、水質等,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因此,露營園區應配備完善的垃圾收集、處理、轉運等設施設備,同時倡導“無痕露營”理念,引導游客文明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