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馮琴: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科技處副處長,肝腎疾病病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科技部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省市局級科研項目6項;獲得專利授權5項;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0余篇;
第一或主要完成人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獎等獎項5項。
肝臟炎癥、壞死及其所致的肝纖維化和(或)肝硬化是肝病進展的主要病理學基礎。抗炎保肝治療是肝臟炎癥綜合治療的一部分,對于肝臟炎癥,無論是否存在有效的病因療法,均應考慮實施抗炎保肝治療。對于缺乏有效病因治療或暫不能進行病因治療的患者,更應考慮抗炎保肝治療,以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抗炎保肝是中醫藥治療慢性肝病的優勢與特色。研究表明許多中草藥具有減輕肝細胞損傷、修復受損肝細胞、降低轉氨酶及抗肝纖維化等作用。
1.甘草酸類
甘草酸制劑是用于抗炎保肝治療的一線藥物之一。目前市場上已有甘草酸單銨、復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銨、甘草酸二銨脂質體及異甘草酸鎂等多種產品。
較早使用的強力寧為甘草酸單胺與左旋氨基酸混合組成,具有抗炎、抗過敏、抑制免疫反應和抗纖維化作用、誘導干擾素生成,從而降低患者轉氨酶水平,改善癥狀,降低黃疸水平,適用于急、慢性肝炎、活動性肝硬化。甘利欣主要含甘草酸二胺,其降酶作用確切,還能明顯抑制肝細胞變性壞死、炎癥浸潤及纖維化、促進肝細胞再生,適用于伴有轉氨酶升高的各類肝病。天晴甘美主要成分為異甘草酸鎂,是一種肝細胞保護劑,具有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復方甘草酸苷(美能)主要為甘草酸苷、甘氨酸、蛋氨酸。治療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異常,并可用于治療濕疹、皮膚炎、蕁麻疹等。
2.五味子類
五味子具補氣益腎、斂陰瀉毒之功。20世紀60年代末,解放軍302醫院首先發現五味子對病毒性肝炎患者有改善臨床癥狀和降低轉氨酶的效果。五味子中含有五味子甲素、乙素和丙素,五味子醇甲及醇乙,五味子醋甲和醋乙等多種能使谷丙轉氨酶降低的有效成分。其中五味子丙素降低氨基轉移酶的速度最快。其中的一種成分聯苯雙酯有明顯的降酶作用,同時又能較快地進行人工合成。臨床研究顯示,聯苯雙酯能夠快速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成為全球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有效降谷丙轉氨酶的藥物。后又篩選——雙環醇,并成為我國第一個具有國際自主知識產權的治療肝炎的一類化學新藥。聯苯雙酯和雙環醇這兩種藥物適用于輕度肝損害患者,主要治療谷丙轉氨酶升高。
五味子被加入多種中成藥治療肝炎,如護肝片、復方益肝靈、復方五仁醇膠囊、五酯片、五酯膠囊等。復方五仁醇膠囊是五味子乙素(五仁醇)+茵陳+白芍組成的復方制劑,具有降酶、退黃、緩解癥狀等作用。 五酯膠囊可以阻斷多種毒物對肝細胞膜損傷,抑制毒性產物的生成,誘導肝微粒體細胞色素氧化酶P450的活性,對活性氧自由基有拮抗作用,抑制肝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減少肝細胞破壞,抑制肝組織炎癥,有利于肝細胞功能恢復,降酶療效確切,同時具有一定的抗肝纖維化的作用,對慢性肝病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3.水飛薊類
水飛薊素是從水飛薊種子中提取的一種新型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成分有水飛薊賓、異水飛薊賓、水飛薊寧和水飛薊亭等。水飛薊素具有保肝、抗炎、免疫調節、降血脂和抗氧化等作用,因此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于各種肝臟疾病的治療中。臨床上經常使用的益肝靈、水飛薊素膠囊、利肝隆及當飛利肝寧等用于治療肝病的藥物,它們的主要的有效成分就是水飛薊素。
水飛薊素能保持肝細胞膜的膜質完整性,通過阻斷毒素與肝細胞膜上受體的結合使得毒素無法穿透肝細胞而起到抗毒作用。水飛薊賓還可以改善脂肪在體內的代謝,減少肝脂肪合成,增加肝臟極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從而減少脂質異位和脂質在全身的沉積。水飛薊賓還可以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能夠降血糖的激素,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葡萄糖代謝正常,就不會有多余的葡萄糖轉化成脂肪,也就可以避免肝病以及相關代謝疾病的發生。另外,水飛薊素能顯著恢復抗氧化物質谷胱甘肽水平,顯著降低肝細胞壞死和脂質過氧化膽紅素水平。此外,水飛薊素含有的酚類物質能夠穩定肝臟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從而減少自由基對肝細胞的損傷。因此被稱為“天然的保肝藥”。
4.垂盆草類
垂盆草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具有“保肝劑”的美譽。研究發現,垂盆草有保肝、抗腫瘤、抗纖維化、抗氧化、抑制脂質積累、免疫抑制等藥理作用,因其降酶保肝效果顯著,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等。研究證實垂盆草中的垂盆草苷和垂盆草總黃酮是其發揮保肝作用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