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奇普曼·科蒂


泰國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首個數字化自由貿易中心,希望借此升級其物流和電子商務行業。
該中心是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一個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中泰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泰國政府與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共同打造了該自貿區,作為阿里巴巴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的一部分,目的在于推動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
如果運營順利,中泰消費者將得以更便利、更快捷地從對方市場購買產品。通過啟動該自貿區,泰國正努力將自己定位為東南亞貿易和電子商務的主要物流中心。
何為數字自貿區?
泰國數字自由貿易區,又稱智能數字中心,占地4萬平方米,享有中泰跨境貿易的特殊規則。該區遍布保稅倉庫,儲存著將在泰國售賣的中國產品,以及即將售向中國消費者,由中國消費者通過阿里巴巴平臺購買的泰國產品。
該區既提供快速通關程序,又能在物理意義上加快貿易。在保稅倉庫中,應稅的中國產品將被儲存在泰國。在規劃人員的設計下,這些倉庫均實現了全自動化。
規劃人員稱,綜合來看,泰國消費者收到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訂單所需的時間將從10天縮減至3天。如果訂單成功受理,速運將使中國產品對泰國消費者來說更具吸引力,且更方便。
eWTP秘書長宋君濤在某份聲明中表示,該自貿區標志著中國跨境電子商務模式在泰國完成了一次成功復制。在過去10年中,這種模式在中國越來越流行,因為該模式下,消費者能通過位于中國境內的保稅倉庫快速收到國際采購商品。
從計劃到落實
該數字自貿區于2022年12月8日正式試運營。緊接著,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于2023年1月前往泰國,罕見地公開露面,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自貿區項目初始于2018年,當時馬云與泰國政府簽署了4份關于貿易、投資以及支持電子商務和旅游業的諒解備忘錄。此前,阿里巴巴和泰國政府于2016年簽署了一份關于電子商務的合作意向書。
當時,阿里巴巴承諾投資100億泰銖(約合3.028億美元)用于該自貿區開發。自貿區本應于2019年全面投入運行,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啟動受到了推遲。
2017年,阿里巴巴在馬來西亞推出了eWTP倡議下的首個國際樞紐,主要用于建設靠近吉隆坡國際機場旁的物流中心。同時,阿里巴巴還在中國境內與杭州、義烏、海南和香港建立了eWTP伙伴關系。
產業投資4.0
該自貿區由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辦公室、泰國海關和阿里巴巴合作運營。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是一個經濟特區,由位列泰國政府經濟發展部署最前沿的春武里府、羅勇府和差春騷府組成。
物流業是泰國政府在東部經濟走廊尋求發展的眾多行業之一。據泰國海關介紹,從貨物入境到最終配送到消費者手中,泰國eWTP平臺將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的監管。
作為建設數字自由貿易區協議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承諾與泰國利益相關者分享技術、共享流程,以支持泰國達成“泰國4.0”目標——泰國向科技與創新主導型經濟轉型的產業戰略。
該數字自貿區將利用阿里巴巴的相關技術,包括阿里巴巴的物流平臺菜鳥網絡。這些技術可以簡化貿易,使通關程序數字化。
推動國際電子商務發展
該數字自貿區內,泰國采用保稅倉庫模式,更易獲取中國商品,從而使得中國對泰國的出口商受益。同時,泰國產品也會通過阿里巴巴平臺以更快的速度運到中國,從而提升中國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市場準入度。
2018年,馬云強調自貿區將助力泰國企業向中國出口泰國香米、熱帶水果等商品——在采摘的24小時內就能發貨。
長遠來看,數字自貿區最大的好處可能在于它能夠為泰國海關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海關及物流流程數字化方面的寶貴經驗。這一成果有望使泰國未來的貿易、物流和電子商務系統更具競爭力且更有效率。
圖文來源:《東盟簡報》
編譯:韋瓔玲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