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全生

熱點聚焦
2023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山西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來到大同市云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他指出,黃花也能做成大產業,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要保護好、發展好這個產業,讓黃花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搖錢草”。上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點贊柞水木耳“小木耳,大產業”。和大同黃花一樣,柞水木耳是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金招牌”。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總書記特別強調,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如何做好“土特產”這篇文章,一是要依托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二是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才能可持續發展。
多維解讀
1.一方水土孕育獨具特色的“土特產”
“土特產”之“土”,源于一方水土。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從南海之濱到白山黑水,從江南水鄉到黃土高原,各地不同的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形成了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孕育出獨具特色的產品。這些特色資源為我國特色產業發展、農特產品生產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豐富的價值內涵。
2.依托鄉土,找準特色
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于找準路子,突出特色。欠發達地區抓發展,更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近年來,各地高度重視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環境優勢,因地制宜選準產業發展的突破口,積極整合資源力量,很多“土特產”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產業。
3.做好“網絡+農業”的營銷方式
借助電商平臺讓土特產品走得更遠。土特產與互聯網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夠在廣闊的市場前景下有所成就。相關地區要積極主動借助國家“互聯網+”政策的東風,聯合線上平臺代運營公司,共同打造土特產電商平臺,讓更多的名優特產打開銷路,走出當地,幫助農業生產延伸價值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確保農村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時評優選
為什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
仲 田
建設農業強國,當前要抓好鄉村振興。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
“土”講的是基于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有什么樣的水土,播撒什么樣的種子;有什么樣的資源,發展什么樣的產業。形形色色的農副產品,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都是鄉村產業發展的獨特土壤。產業振興,一方面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依托當地的資源稟賦、條件優勢,選擇適合種養的類型、發展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打造健康的鄉村產業,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關鍵要充分挖掘、激活本地優勢資源。另一方面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場環境、新的技術條件,用好新的營銷手段,打開視野來用好當地資源,注重開發農業產業新功能、農村生態新價值,如發展生態旅游、民俗文化、休閑觀光等。
“特”講的是突出地域特點,體現當地風情。丹東草莓,贛南臍橙,延安蘋果,大同黃花,潛江小龍蝦……近年來,許多擁有顯著地理標識的產品進入市場、融入生活,深受消費者喜歡,有力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百姓致富。實踐證明,發展特色產業,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為廣大消費者所認可、能形成競爭優勢的特色。換言之,產業發展只有富有特色,走一條人無我有、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才能脫穎而出、占領市場。這意味著,產業振興不是簡單地發展某一種產業,而是要找準著力點,既深挖地域生態和文化價值,又避免同質化競爭,在提升品質、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
“產”講的是真正建成產業、形成集群。產業振興,要植根農村,更要跳出農村。一棵蘋果樹、一個蘋果園,除了種樹、養果、收獲之外,還有分揀、包裝、物流、銷售、電商等環節。小小特色產品的背后是一條產業鏈,只有不斷延長農產品產業鏈,發展農產品加工、保鮮儲藏、運輸銷售等,形成一定規模,才能更多更好地把農產品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這就必須要在立足特色資源、發展優勢產業、堅持精準發力的基礎上,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所以說,鄉村的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小小“土特產”,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美好生活;產業振興,一頭連著農民的好就業、高收入,一頭連著農村的生機和活力。做好這篇大文章,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苦練內功,讓產業發展越來越各具特色,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定能為鄉村振興夯實強大的物質基礎。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寫作借鑒
文章直接從“土特產”三個字入手,采用“并列式”結構,分三個層次把“土”“特”“產”的特點、內涵,以及如何做好“土特產”,才能讓“土特產”形成規模產業,從而惠及鄉村農民,闡述得一清二楚。同時,語言表述質樸中見文字功力。多處整散句交替出現,氣勢滿滿;長短句交錯使用,極具駢體之文風。
實戰考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下雨了,沒帶雨具,你暫且可以躲在別人的屋檐下避避雨。與傘比較起來,屋檐大,傘小,屋檐能更好地為你遮風擋雨。
但屋檐畢竟是別人家的,是固定的,你無法帶走,倘若有一把自己的傘,雖然小,但靈巧,方便隨身攜帶,什么時候有雨了,可以隨時打開傘為自己遮擋風雨。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立意
別人屋檐再大,不如自己有傘;
借用,不如擁有;
不拒他人幫助,更要自力更生;
撐一把傘,擎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