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比較可愛,圓臉,顯小,大致可以參考院系里給我拍的形象……”近日,西北工業大學28歲女博導邵典副教授發布的一則《招生指南》在網絡走紅。簡章中邵老師稱,自己學術作風嚴謹、認真負責,學生可以專心科研,也希望自己的學生最起碼要正直、善良、不怕吃苦、有學術道德。不僅如此,邵老師還在自己的招生簡章中做了不少表情包展示了她希望的師生關系。據學校官網介紹,邵典老師是西工大的新晉副教授,2017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2021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熱情有梗的邵老師,引起一眾網友直呼想退學重新申請西工大。
話題提煉
張揚個性、創意表達、理解包容、輿論環境……
觀點提要
①邵典副教授的這則《招生指南》,讓人們看到了年輕一代學者不愿意循規蹈矩,愿意在工作生活中張揚個性的可貴精神。②學術當然需要嚴謹,但是,嚴謹絕不意味著刻板,絕不意味著學者的表達任何時候都要顯得枯燥乏味、拒人于千里之外。③這種個性化、接地氣的招生指南,社會公眾是樂于接納的,這不僅是價值選擇多元化的投射,更反映了大家對“大學之大”的推崇。
速寫引領
世界需要多一些理解與包容。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大眾的包容度便會越高。近日,女博導邵典另類的《招生指南》受到輿論的力挺,便是一個明證。毋庸置疑,邵典副教授這樣一類青年走入學術圈,其追求個性的風格,當然與前輩們有著鮮明的區別,自然也應該受到公眾輿論的包容,這才是學術圈該有的樣子。畢竟,一個優秀的學者興趣廣泛、熱愛生活,喜歡用輕松時尚的語言;一個學術單位倡導輕松活潑的學術氛圍,鼓勵包容學者鮮明個性,這都是有利科研創新的前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大學該有的精神氣質,也是大學應該呈現給公眾的模樣。
(供稿 孟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