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

2023年全國兩會前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充分發揮全媒體多語種融合傳播優勢,推出大型專題片《領航》國際版——《繪制十年》,全景展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彰顯的強大真理力量,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該片通過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英語頻道全球首播,西、法、阿、俄等多語種版本在各頻道及其新媒體平臺推出,全球閱讀量達2.1億。同時,節目成功實現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要電視頻道播出,覆蓋全球觀眾3.95億;以英、西、法、俄、德、意、葡七個語種在歐洲新聞臺電視頻道同步播出,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近4億觀眾;在探索(Discovery)東南亞頻道播出,覆蓋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收視表現優秀。
一、精準定位,強化國際受眾意識
專題片《繪制十年》在策劃之初,就把海外觀眾的興趣點及關注點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豐富講述中國故事的維度,為海外觀眾量身打造專屬精品節目。采制團隊打破內宣與外宣的界限,在相互交流、互相借鑒的基礎上,著力滿足不同目標觀眾的需求,在國內、國際兩個輿論場都實現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二、以情動人,突出共情共享共建《繪制十年》在內容創意和核心邏輯上與《領航》一脈相承,但在內容設計和故事遴選上突出了共情、共享、共建。節目注重選用《領航》中適合國際傳播、能夠吸引海外觀眾注意力的精彩內容,以個體化敘事、國際化表達實現與海外觀眾的共鳴共振。例如,片子選取了學習英文的藏族小姑娘卓瑪、喜歡漢服的北京小伙兒辛楠、在中非農業合作項目中獲益的農民瑪塔等能夠被國際觀眾理解并與之共情的人物,以個體命運變遷折射中國發展進步,與海外觀眾達成共識、實現共情。
三、創新語態,尊重國際傳播規律
在《繪制十年》的制作過程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創作團隊尊重國際傳播規律,以專業化國際傳播視角,對全片進行再思索、再創作、再融合,充分運用融通中外、生動鮮活的話語方式和敘事風格,更好展現新時代的中國形象。例如,全長52分鐘的節目沒有深刻理論和復雜術語,而是通過20多個可觸、可感、有溫度的個案,以簡潔易懂、娓娓道來的方式直抵人心。國際觀眾無須太多關于中國的知識儲備,就能夠入耳入心。
四、立體聯動,增強海外落地實效
在正片之外,《繪制十年》還采用長短結合的制作邏輯,推出了系列配套產品,精心剪輯了10個時長2分鐘的短視頻,用人物化、個性化故事,展現“精準扶貧”“基本醫療保險”“全過程民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題,把這些概念轉化為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平實溫暖,直抵人心。
《繪制十年》短視頻也得到了美國《國際日報》、俄羅斯《龍報》、法國《歐洲時報》、菲律賓《商報》等外國報紙和新媒體平臺的廣泛推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