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沛
摘 要:在農業領域,關于果園的生草技術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數據顯示,在獼猴桃果園內,運用生草技術不僅可以降低病蟲害對果實的影響,還有利于培育出純天然無污染的果實。所謂生草,指的是在苗木中栽種各類對果樹生長提供助益的草本植物,并為其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本文簡要概述生草技術的優勢,重點分析獼猴桃果園應用該技術的方法及其注意要點。
關鍵詞:獼猴桃;果園;生草技術
眾所周知,在世界范圍內我國是獼猴桃的第一生產國,其中北部地區的獼猴桃產量常年居于領先地位。在果木生長的過程中,種植戶時常采用地上+地下的管控手段。但是在以往的地下管控時,通常應用大面積清理法,致使相關區域存在較多問題,養分含量也相對較少,導致獼猴桃果實的品質較差,產量也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影響了果園的穩定發展。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國引進了生草技術,并在獼猴桃種植階段得到了大規模使用。
1生草技術優勢
實驗顯示,在果園內應用生草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優化土壤環境
種植戶在栽種苗木時,通過利用生草技術,能夠在短期內為果園內的土壤注入大量的營養物質。根據數據可知,長期使用該技術,土壤中適合果木生長的有機物含量能夠提高90%。此外,由于獼猴桃果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對比其他種類的果木,該植株的根系較短,對土壤的要求較為嚴苛,不僅需要獲取大量的營養物質,園內還需要具備較強的透氣性和透水性[1]。果園中的土壤狀態與苗木的成活率、果實的品質息息相關,因此,將生草技術應用在園區內,不但能夠提高土壤中的養分含量,還能優化相關區域的土壤環境。
1.2確保生態平衡
種植戶應用生草技術后,不但能夠提高果園內的生物種類,還有利于避免果木受各類病蟲害的侵擾。與此同時,借助該技術,能夠為害蟲在自然界中天敵的生存提供相應的便利條件和適宜的生長環境,從源頭阻斷害蟲的出現。待天敵達到一定數量時,在制約害蟲存活的同時,還能確保園內的生態平衡。
在獼猴桃果樹生長的過程中,種植戶大范圍應用各類化學肥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園區內的pH值處于嚴重失衡狀態,土壤的肥效也隨之不斷降低,植株的成長狀態較差,果實的品質也無法得到保障。借助生草技術后,相關區域內的養分含量逐漸提升,采用合理的手段,還能為植株生長提供足量的營養物質。
1.3提升果木抗性
在獼猴桃果園中使用生草技術時,生草可以均勻地附著在園區的土壤表面,縮減溫度的變化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果木獲取較強的抵抗力。進入夏季后,高強度的太陽光無法直接照射至地表,以此降低相關區域的實際溫度,縮減果樹受到高溫干擾的可能性。實驗表明,當外界的溫度超過30℃時,對比傳統的果園,應用生草技術園區地表的實際溫度普遍較低,溫差較小。此外,進入秋季后,如果獼猴桃果園內部的泄水效果較弱,由于生草具備較強的吸水能力,此類植物的根基就會大范圍儲水,隨著植物的光合作用,大量多余的水分會隨之不斷蒸騰,以此縮短獼猴桃果木根部被水淹的時長,降低植株的病死率。
1.4縮減成本消耗量
數據表明,相較于人工除草,應用生草技術等手段,有利于減輕種植戶的工作壓力。此外,借助此類手段,有助于改善園區內的土壤環境,增強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含量,降低肥料的施加率,最大限度地縮減成本的消耗量,為種植戶縮減經濟負擔的同時,實現創收的目的,使其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使用生草技術后,種植戶翻耕土壤的頻次就會隨之大幅降低,以此避免揚沙等惡劣氣候出現的可能性,在維護生態穩定的狀態下,降低人工開支,避免植物根系被外界因素破壞,保證獼猴桃果木的健康成長[2]。同時,各類生草在阻擋雨水直接侵襲苗木根部的同時,還有利于鎖住土壤中的各類營養物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可能性,起到固肥保墑的作用。
2獼猴桃果園生草技術
2.1選取草種
在獼猴桃果園內使用生草技術時,選取合適的草種,是種植戶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其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其一,選取生長高度始終處于可控范圍內、長勢較快且可以大面積在園內的土壤表層附著的草種。其二,由于獼猴桃果實的根系較短,因此,在選擇草種的過程中,應優先挑選根部為須化的品種,以此避免其與果木搶奪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料,縮減草類植株影響獼猴桃果木穩定成長的可能性。與此同時,種植戶在挑選草種時,還需要注意所選的種子不易招致更多不利于果木生長的各類害蟲。此外,還應重點關注在清理草類植物的過程中,是否要耗費大量的成本。
2.2挑選品類
關于草木種類的挑選,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為滿足獼猴桃果木的生長所需,種植戶可以選取單一品類的草類植物,也可以應用不同類型的草種,采取混合播種的手段,將其種植在園內的土壤層。正常狀態下,白色三葉草等隸屬于豆科類的草種較為常用。種植戶挑選上述類型的草種通常具備下列優勢:相關草種屬于豆類,一般為一年生或多年生植株[3]。同時,由于該類植物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可以幫助獼猴桃果木鎖住其生長所需的氮元素。根據相關植物的特點能夠看出,在其生長階段,根部的瘤狀物可以為獼猴桃提供充足的養料和含氮有機物,以此確保該苗木的穩定成長。將白色三葉草與獼猴桃一同種植在果園內,有利于幫助種植戶達成增產增收的目的。與此同時,即使相關植物衰敗,其留存的養料也能夠確保獼猴桃提升年產量。此外,為確三葉草的穩定生長,種植戶應為其創造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境。
2.3栽種手段
完成選種工作后,種植戶可以將其劃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栽種。如若選擇在春季播種,應盡量在五月中旬來臨前種植。同時,假如需要在秋季播種,可以在十月前后栽種。由于草種自身具備極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因此,不必過度關注栽種手段,可以選取不同類型的方法。例如,應用溝播法種植時,種植戶首先要在園區內挖掘數條較淺的溝渠,隨后將所選的草種播撒在其中,最后在種子表面均勻覆蓋適量厚度的土壤。需要注意的是,附著土層的厚度應控制在5cm左右。
栽種工作結束一周左右,種植戶即可著手開展草種的管控工作,將不適合的雜草采用人工的方式移除。同時,還應合理密植,以利于其穩定存活。例如,生長年限較短的植株彼此之間的距離應較寬,反之則應調整間距。在正式播種前,種植戶還應全面查看果園內的實際情況,在草種落地后,在其表面均勻鋪灑一層干燥的土壤,待生草順利破土后,在第一時間拔除不必要的雜草。
2.4刈割處理
待生草成長至一定高度后,若其能夠均勻地附著在地表,種植戶需要落實刈割操作,以便滿足獼猴桃果樹的成長所需。需要注意的是,刈割的頻次應結合草類植物的生長狀態來決定,在其長度超過25cm時,即可落實相關工作。使用刈割手段,該物質可以完成分化生長。此外,由于生草的附著面積和根部區域的長勢決定了獼猴桃果木能否茁壯成長,因此,在開展刈割時,不但可以采用人工手段,還能夠借助專業的機械設備。當生草為秋季種植的植株時,待天氣大范圍降溫時,不可再進行刈割,以便起到固水效果,保護獼猴桃果木的根部,避免其受外界因素的干擾。
2.5施加肥料
眾所周知,在自然條件下各類植物的生長都需要足量的營養物質。因此,種植戶應該在獼猴桃果樹的成長周期內,在果園內施加適量的肥料。不僅如此,施肥還有利于增強土壤層內部的有機物含量,并將存在于土壤淺層的腐殖質轉變成肥料。在生草的成長階段施肥時,通常應用蚯蚓等生物的糞便。由于該類物質中富含生草成長所需的營養,其內部還包含大量的蚯蚓蟲卵。將其施加在果園內,有利于蚯蚓幼蟲成功破卵[4]。千百年來,蚯蚓一直是植物成長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物質,其不但可以為土壤注入一定的活力,還能夠有效分化土層內部的各類有機物。將其引入到獼猴桃果園內,可以有效提升果木的抵抗力和抗病水準,全面增強果肉的質量,提升年產值。
施肥時,種植戶需要使用與之對應的機械設備。此外,還可以借助鐵鍬等工具深翻果園內的土壤,待肥料施加工作結束后,將翻出的生草復位,并將其壓實。現階段,科研人員著手開展靶向施肥的實踐活動,數據顯示,將各類營養物質按照一定的比例調配成液態肥料,應用注肥裝置將其均勻地澆灌到土壤內部。不僅可以在施肥的過程中完成澆水處理,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還能夠在植被不受損毀的狀態下,為植株提供充足的養料。在長期種植生草的果園中,由于其自身土壤的肥力較強,種植戶應結合果園現狀,適當地縮減肥料的施加值,降低化學肥料的使用率。
2.6防治病蟲
關于獼猴桃果園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應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內容:其一,在噴灑藥劑的過程中,不可直接將其施加至生草表面,防止各類藥物對生存于土壤中的生物造成不利影響,擾亂生態結構。其二,當獼猴桃果木染病后,種植戶應及時清除已經脫落的皮狀物質、枯木以及各類植物的根系,以此避免出現復感染現象,提升病蟲害的預防水準。在獼猴桃果園防治病蟲時,可以應用生物或物理處理的手段,確保園區內的生態穩定。
3獼猴桃果園生草的注意要點
3.1施肥
在生草的成長周期內,種植戶都應挑選適宜的時間完成施肥操作,以此避免相關植株和獼猴桃果木的根部積肥。噴灑化學藥劑時,也應降低與其直接接觸的可能性,挑選毒性較低、對環境污染程度較小的藥劑,為害蟲天敵的生存提供優質的環境。
3.2選種
種植戶在挑選生草草種的過程中,應挑選可以借助人工的手段完成栽種工作的草種。還需要選擇具備較強適應能力、莖部區域較短、根系不發達、生長速度較快的種類。最常用的草種通常隸屬一年生植株,塑造的生態環境不利于各類蟲害的存活和繁衍。此外,我國獼猴桃果園內時常栽種以下幾類生草:百草喜、白色三葉草、毛苕子、豌豆苗等。
3.3刈割
在生草的成長過程中,種植戶應在第一時間落實刈割操作,科學管控生草的生長高度。在溫度和濕度較高的夏季,如若生草長至一定的高度,應開展刈割處理,最低值應控制在10cm左右。此外,種植戶還需要將移除的位置掩埋至獼猴桃的樹根區域,以便相關物質腐化后,為果木提供更多的養料。同時,還應及時移除園內瘋長的草類植株[5]。在密植的過程中,應為各類生草預留一定寬度的隔離區,以便完成相應的清理工作。
3.4優化
除此之外,在生草生長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植株會逐漸走向衰亡,待其成長至一定年限后,需要開展相應的優化處理,種植新一批生草植株。在栽種的過程中,可以借助翻壓手段,待土壤表層的各類物質腐熟后,種植戶需要為土壤注入定量的養分和肥料,待氣溫回暖后,再進行播種作業。
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還要落實鼠蟻等災害的預防工作。在濕度較低的環境中,提升關于火情的關注度。此外,還應在園區內開挖排水溝,并安裝各類機械設備,加快自然降水的外排速度。
4獼猴桃生草技術的應用現狀
4.1思想觀念
千百年來,我國一直以農業生產大國著稱。受農耕文明的干擾,大多數果木種植戶籠統地認為,生草技術的應用違背精耕細作的觀念。此外,部分種植戶覺得種植生草后,相關植物極易與果木搶奪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和其生長所需的水分等,嚴重影響植株的健康成長,所以時常對生草技術報以漠視態度。
4.2生產目的
種植戶在果木的栽種階段,常常追求高收益高回報。為提升果實的產值和質量,常常在園區內施加大量的化學肥料。雖然化學肥料可以在短期內為植株提供充足的養分,但其對土壤的污染不可逆,果實表層還容易附著各類有害物質,威脅食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在追求產量的過程中,果木勢必會從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營養物質,若大范圍應用化學肥料,不僅不利于幫助植株獲取養料,還容易提升土壤中重金屬等物質的含量。
4.3重視程度
導致生草技術未能得到大范圍推廣和應用的原因在于,專業領域的工作人員未能加大該技術的宣傳力度,種植戶未能在短期內掌握生草技術的應用要領,無法在利用相關手段的過程中,完成病蟲害的防治和雜草的處理。此外,還有少數種植戶淺顯地認為,使用此類手段后,便無須開展與之對應的管控環節,最終造成果園管理不善,存在果木長勢較差、生草瘋長、病蟲害肆虐等問題。在我國境內,少數區域受自然因素的影響,相較于其他地區,降水量普遍偏低。同時,并未為獼猴桃果樹的生長配備專業的灌溉設備,最終干擾了生草技術的推廣效率。
4.4解決措施
為提升生草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效率,工作人員應重點提升個人的業務能力,將該技術傳授給更多種植戶。國家也應出臺各類便民政策,為其引進各類專業的設備和器械。在我國境內,對于獼猴桃果木的種植戶而言,生草技術是一類新興的技術手段,大部分種植戶對此類技術的關注度和了解程度普遍較弱。因此農業部門的各類工作人員應秉承對癥下藥的觀念,結合相關區域的實際情況,前往園區,幫助種植戶應用該技術,引導種植戶明確在獼猴桃果園內使用生草技術的優勢和效果,以此增強該技術的應用效率。
綜上所述,種植戶在栽種獼猴桃的過程中應用生草技術時,不可對果園置之不理。種植戶應圍繞獼猴桃的生長規律,借助上述手段,確保果園內的生態環境始終處于穩定狀態,全面提升土壤中的有機物和適合果木生長的養分的含量,以此確保獼猴桃果樹的茁壯成長,生產出質量達標的優質果實。
參考文獻:
[1]靳旭妹,王瑩瑩,劉崇義,等.生草對關中地區有機獼猴桃園土壤養分及細菌群落的影響[J].草業學報,2022,31(10):53-63.
[2]李建,張林軍,羅峰誼.獼猴桃園生草覆蓋技術[J].西北園藝(綜合),2022(04):27-29.
[3]井趙斌,李騰飛,龍明秀,等.生草對獼猴桃果園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響[J].草業科學,2020,37(09):1710-1718.
[4]趙英杰.獼猴桃果園生草效應及栽培技術[J].落葉果樹,2019,42(03):58-59.
[5]韓亞維.正確認識獼猴桃果園生草[J].農民致富之友,2018(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