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每逢重陽節,全國各地的敬老愛老活動精彩紛呈。在重慶九龍坡區華巖鎮石龍社,600余位年滿60歲的社區老人共享“長壽宴”,在歡聲笑語中迎接重陽節;在青島李滄區滄口街道紫荊苑社區,開展了“情暖紫荊,愛在重陽”婚紗照公益拍攝活動,用照片記錄老年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故事;在勝利油田,75支夕陽紅志愿服務隊的3000余名老年志愿者,走進一線,集中開展石油精神宣講、銀齡顧問、愛心護苗等活動,在助力企業發展中實現價值,幸福自己……一幕幕暖心之舉,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豐富了老年人的物質、文化生活,讓他們實現了自我價值,這就是對重陽節最好的重視。
話題提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華傳統美德、幸福、心態……
觀點提要
①“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年長不等于衰弱,老齡不等于無用,老年人擁有自己的經驗和優勢;②重陽節是一面鏡子,照見每一個人敬老孝老的真心;③子女要常懷一顆誠摯的感恩之心,將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變成日常行動,體現在時時刻刻;④一個社會的和諧,正是體現在對每一個群體無微不至的關愛上。
速寫引領
重陽的魅力
張逸麟
中國人有一種品質,那就是為了后代的美好未來而無私奉獻的精神。
70年前,無數鐵血戰士跨過鴨綠江,視死如歸地打贏了一場立國之戰,并留下那句“我們把仗打完了,后代就不用再打了”的名言。
40年前,無數大好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大潮,用他們的勤奮、堅韌和智慧,參與并見證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經濟騰飛奇跡。
正是祖輩、父輩的不懈奮斗、無私奉獻,才讓如今的中國在這個依舊戰火頻仍的世界屹立于時代之巔,以“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偉戰略連通世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和優良品質是可以傳承的。
當今正年輕的我們,正在努力參與祖國的高質量發展,推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為我們的后代創造更好的環境。
同時也永遠不會忘記長輩們“將出牽衣送,未歸踦閭望”的那份深情。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共同參與、各盡其責,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推進公共環境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充分兼顧老年人需求,把每個城市打造成老年友好型城市。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傳統,用愛去回報愛,用新一代年輕人的方式讓長輩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旭日蓬勃,夕陽美好,這才是重陽的魅力。
(摘編自《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