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而大,我們聽過許許多多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者打動了我們的內心,震撼了我們的心靈,或者給我們以啟示、啟發,促進我們的成長。這些有力量的故事使得人類歷史文化長河奔流不息,促進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好的故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固然理論是智慧的結晶,是提純的知識,然而冷冰冰的數據與干巴巴的道理卻讓人敬而遠之,遠不如精彩生動的故事更能吸引人。司馬遷寫就《史記》,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在一個個歷史故事的講述之中,賦予理論以形象的、生動的色彩,于是百姓的載舟覆舟、士大夫的責任、君王的仁政就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切身感受到的共鳴,是實際操作層面的啟示。
人們是天然愛好聽故事的,在故事中我們獲得了成長。無論是造人的女媧,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還是那“滿面塵灰煙火色”的賣炭翁,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恣意灑脫、浪漫豪邁的李太白,經歷了烏臺詩案、多次被貶仍治理西湖、修繕六井、疏浚運河的蘇軾,故事里的人物陪伴著我們,增長我們的智慧,啟迪我們的心智,使我們在上下求索之中塑造人生觀、價值觀。
“故事”是壓縮的生活與剪影的印記,既渲染詩意世界的美妙,張揚人情的美好,又彰顯俗世的經驗,表達對世事的洞明。故事不只指向過去,也指向現在和未來,而曾經聽故事的我們,已慢慢成長為講故事的主體。
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歷史的齒輪將吾輩青年推至舞臺之上,使命在身,當以青春的激情與舍我其誰的責任心勇挑重擔,讓中國故事蕩漾在時代之上?!凹揭猿快F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微小的光芒匯聚也能點燃成長的火炬,讓意氣風發的吾輩青年成為故事的主角,用精進的事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華命脈,展現中華形象。
故事源遠流長,文化代代不息。雄奇壯闊的故事長卷書寫至今,更是蔚為大觀,而深處時代故事洪流之中的我們自當汲取故事力量,擘畫盛世藍圖。
【總結提升】
修改后的文章標題更具體,更富有氣勢。第二段引用名言,強化觀點;整段緊扣材料中的關鍵詞“故事力量”,觀點明確。后面幾段將原稿中舉例的故事進行了分類和梳理,適當刪減,使文章結構更加清晰。結尾部分回扣材料和標題,使文章首尾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