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是歐洲近代考試制度之源。以科舉制為線索,總結科舉制在中國發展的歷史:
興起——隋朝,隋文帝開始用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隋煬帝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確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唐玄宗重詩賦。
發展——宋朝,宋代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科舉制得以快速發展。
僵化——明清,考試形式演變為八股文,考試內容只在四書五經范圍內。
廢除——清末,1905年清政府正式廢除科舉制,開始近代新式教育。
科舉制被廢除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科舉制不能滿足國家選拔人才的需要。科舉制被廢除還有以下原因:從經濟上看,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科舉制所選拔的人才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從政治上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內憂外患加劇了清朝的統治危機,科舉制已經無法為統治階級選拔各類專業人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家政治文明的發展。從文化上看,西學東漸使得民主平等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廢除科舉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