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享經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新趨勢,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實現了資源的共享與利用。共享經濟不僅能使資源得到利用,還能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共享經濟模式,不僅能夠降低成本,也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當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存在著一些問題,必須要推動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與升級。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共享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面臨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建共享信息平臺、加強管理人員培訓、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完善制度體系建設等對策,以期提高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共享經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
一、共享經濟模式對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已正式進入大數據時代,共享經濟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財務共享的理念也得到大眾的認可。目前,財務共享的從業人員已10萬余人,未來還會繼續增加,這是一種不同于傳統企業經營管理思想的一種管理方式,將傳統的、彼此獨立的、重復性較高的財務運營活動從企業的各部門或分公司中剝離,由總公司統一整合、管理。就財務共享理念的應用而言,目前超過70%的全球500強公司都已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建立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此促使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必須改革與創新財務管理工作,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具體來說,國有企業需要積極轉變傳統財務管理理念和方式,從共享經濟模式出發,加大對共享平臺的應用力度,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共享平臺具有數據整合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較強的特點,可以有效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并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建立健全信息化體系。同時,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可以借助共享平臺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統,更好地分析與處理財務數據。
二、共享經濟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制約因素
共享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制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傳統財務管理理念的影響。部分國有企業對共享經濟模式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尤其在財務管理觀念上還存在較大的局限。例如,一些管理者習慣采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在共享經濟模式下,由于缺乏對財務管理的理解,會阻礙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對此,國有企業要不斷優化和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推動財務管理理念的更新,以此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第二,傳統財務管理方法的制約。一些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出現了滯后現象,不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也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益,更不利于提高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第三,信息技術水平制約。部分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缺乏對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共享經濟的模式下,必須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才能進行有效的管控。但由于信息技術的局限性,國有企業不能很好地收集并處理信息數據,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因此,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需要不斷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和深度,并提升信息技術水平。
第四,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影響。當前,部分國有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未充分意識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財務管理方面缺少專門的人才。同時,未合理配置財務管理人員,導致部分人員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專業技能和更新知識。此外,由于缺乏對人力資源的重視和規劃,在財務管理工作時缺乏專業技能人才,嚴重影響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第五,內部控制制度影響。受傳統財務管理理念的影響,國有企業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往往忽視了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有效規避企業風險。
三、共享經濟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策略
(一)構建共享信息平臺
目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涉及的數據信息多且雜,一旦發生數據泄露,就會帶來巨大損失。因此,國有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共享信息平臺,以此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首先,國有企業通過建立一個共享的信息平臺進行財務管理工作,將財務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其次,數據可分為核心數據和一般數據兩類。核心數據指的是主營業務數據、與業務相關的投資以及融資等方面的數據;而一般數據指的是一些非主營業務的經營數據和與業務相關的投資、融資等方面的數據。最后,通過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分類、匯總等處理,并結合自身情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平臺體系,實現對不同類型數據資源的統一管理。
國有企業在構建共享信息平臺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明確共享信息平臺構建目標,并按照目標制定相關制度。其次,確保共享信息平臺建設工作順利進行。最后,保障共享信息平臺安全性。
(二)加強管理人員培訓
共享經濟模式的實施對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第一,在內部建立健全培訓制度,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對財務管理人員定期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第二,管理人員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活動,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第三,通過考核、職稱評定等方式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以滿足新時代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第四,將考核評價與收入分配掛鉤,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第五,通過設立獎懲機制等方式加強激勵作用。
(三)提高資金管理水平
國有企業資金管理工作是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要想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必須轉變傳統的資金管理模式,積極運用共享經濟模式,提升資金管理的效率。首先,加強資金集中管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整合內部資源,將閑置的資金用于其他項目投資和運營活動中。其次,采取集中支付、集中采購等方式減少資金占用時間與成本,促使資金得到合理使用。再次,在開展財務共享服務時,統一處理與分析財務信息,通過共享與整合信息資源,為國有企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最后,構建統一的財務制度體系和財務管理模式,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
只有加大資金管理工作力度,才能降低資金風險和成本。第一,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控制制度和業務流程,合理規劃和使用好每筆資金。第二,建立全面預算制度和責任中心制度。全面預算制度能有效控制好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及各方面的成本支出,促使各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作。
(四)完善制度體系建設
為了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應建立健全各項制度體系,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保障。首先,健全體制機制是基礎性工作。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財務管理體系并進行完善。其次,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對于遵守制度的員工要予以獎勵,對于違反制度的員工要予以懲罰,并納入績效考核中,激勵員工積極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再次,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國有企業根據發展情況,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最后,加強財務風險防控。結合自身特點分析與評估縫隙,制定防控措施,規避財務風險,確保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五)加強風險控制
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要想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風險。第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不斷完善和優化。通過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管控財務風險,減少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第二,在共享經濟模式下,構建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強化對員工的培訓工作,使員工形成正確的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員工在風險防范方面的能力。第三,通過加大對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的落實力度,將財務管理工作與企業經營活動有機結合,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等目標。
(六)優化財務組織結構
為了有效解決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優化財務組織結構。財務組織結構是指企業內部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對此,可以將財務組織結構調整為三級組織結構,促使內部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具體而言,國有企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統一管理整個財務數據信息,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選擇一個或多個子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確保資金和信息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減少管理成本。此外,還可以將下屬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合并成立集團總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這種組織結構中,集團主要負責監督子公司的財務活動,并提供決策建議,以此降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成本,提高整體經濟效益。
(七)創新財務管理思路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目標是在確保資產安全完整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財務管理職能,促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財務管理工作必須改革和提升,使財務管理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實現共享經濟模式下財務管理的目標。對此,財務管理人員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將現代化信息技術、會計電算化等多種技術手段有機結合。同時,要充分了解共享經濟時代下新技術的應用,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不斷提升財務信息分析水平,提升會計信息化水平,利用大數據開展線上線下業務協同工作。
(八)集中財務管理活動,高效整合財務資源
第一,財務人員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綜合運用各種財務軟件,加快指令傳達的速度,縮短財務信息處理的時間,減少人力、物力的消耗。第二,管理人員要隨時掌握與企業相關的財務資料,全面管控整體的財務管理工作,掌握市場經濟的發展動向,同時運用先進的財務管理軟件,采用集中式的財務管理方法,革新和完善財務管理活動,保障企業良好的發展,符合可持續化發展理念。第三,由高層管理者擔任監管小組的組長,培養中層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以此增強財務管理工作的權威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在實施共享經濟模式時應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水平,優化財務管理模式和方法,以此提升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共享經濟背景下,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積極轉變傳統財務管理理念,積極探索共享經濟模式下財務管理轉型的有效措施,例如,構建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提升財務人員專業素質、增強風險防范意識等。對此,國有企業要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積極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為共享經濟模式下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時,積極優化業財融合的發展環境,為共享經濟模式下財務管理轉型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另外,提高對共享經濟模式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此提高在共享經濟模式下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怡.財務共享、財務職能轉型與財務人員角色轉變探究[J].財經界,2021(30):80-81.
[2]王海楓.財務共享模式促進企業財務轉型的分析[J].中國市場,2021(31):159-160.
[3]劉素貞.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企業財務人員轉型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9):70-71.
[4]張騰.國有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實施策略探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2(10):20-22.
[5]駱程.石油企業財務共享推廣實施過程及經驗總結[J].中國總會計師,2023(01):71-73.
[6]胡炫.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智慧核算[J].國際商務財會,2021(04):61-63.
[7]付裕.財務共享模式下的財務管理創新[J].消費導刊,2020(03):234-235+237.
[8]張紅偉.基于財務共享模式下的財務管理分析與創新[J].中國市場,2023(07):143-145.
[9]盧綺雯.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轉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13):110-111.
[10]李靜.財務共享模式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與創新[J].中國市場,2023(08):179-181.
作者簡介:井文妍(1985),女,山東省東明縣人,本科,雙學士學位,會計師,正科級,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共享資金管理、財務共享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