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怡 張甜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車輛穿梭、焊花四濺……10月下旬,記者探訪銅川市各大項目施工現場,所到之處皆是熱火朝天之景。工地上,工人們緊張忙碌,用快干、實干奏響奮進凱歌。
今年以來,銅川市以“三個年”活動為引領,緊扣“投資總量突破、謀劃儲備提質、招商引資擴量、項目結構優化、項目推進加速、管理水平提升”的目標,持續用力大抓項目、大抓投資。枝繁巢暖引鳳棲,一個個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生態效益好、畝均產值高的好項目落地生根,快速成長。
重大項目順利落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為全力保障重大項目高質量建設,銅川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持續強化政治監督,讓縷縷“清風”吹遍銅川市高質量項目建設的每個角落。
“清單化”管理讓任務更明確、落實更有力
在銅川市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區,由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太陽能電池項目建設工地,挖掘機揮舞長臂,建筑工人有序施工作業,現場一片火熱。
隆基綠能太陽能電池項目是近年來銅川市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按當前市場價格和工藝條件估算,項目建成后年均產值可達109億元,上繳稅收約7.5億元,帶動就業約1800人。
為了推動此項目順利落地,全市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共同護航項目實施。
“你看,這是我們本周的任務清單,綜合協調組要完成5項重點任務。這是上周的任務清單落實情況,各事項都在有序推進中。”銅川市發展改革委體改法規科科長白碩向記者展示了隆基綠能項目工作專報。類似這樣的專報,每期都會同步送到市紀委監委駐市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
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駐市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緊緊盯住監督項目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員,緊盯權力運行風險點,把監督重錘敲到點上。
“對清單上的內容,我們全程監督跟進,若連續兩周沒有推進,則及時約談相關責任人,并督促其查找薄弱環節。”駐市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組長余左權說。
為了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駐市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探索“項目+單位”監督,將監督事項分解細化,定期了解落實情況,強化監督檢查。
針對部分項目推進緩慢問題,駐市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督促推動市發展改革委堅持“周調度、月通報、季評價”工作制度,對推進緩慢的項目,專題督導協調,下發問題清單,推動落實責任,加快項目建設。針對項目建設服務保障還不夠精細的問題,派駐紀檢監察組督促市發展改革委進一步細化項目“全生命周期”動態管理,相關部門扎實落實“事前會商、充分銜接、一次辦結”工作機制,為新開工重點項目逐個建立要素保障清單,開通“綠色通道”,市級重點項目要素辦結率達100%。
“我們堅持將高質量項目推進監督工作納入2023年政治監督重點內容。”銅川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楊建軍表示。
今年初,銅川市紀委監委印發《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工作方案》,聚焦“三新一高”等重大戰略部署強化政治監督,將2項任務細化為7項具體工作,督促建立“四張清單”,認真落實項目建設主體責任和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職責,分管領導負責抓、責任部門具體抓,層層傳導壓力。
“‘四張清單指的是政治監督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問題清單、落實清單。”楊建軍說,通過季度更新臺賬,精準跟進監督,形成發現問題、查處問責、“回頭看”的工作閉環。
有了“清單”,干部干事便有了方向。銅川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明確目標任務、夯實工作責任,清單式、項目化推進管理,使監督目標更明確、任務更明確、落實更有力。
跟進監督層層壓實責任
“為何項目實際開工日期比預計時間晚了1個月?有哪些需要職能部門解決的問題?……”今年4月,宜君縣紀委監委聯合縣住建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成立專項督導檢查組,聚焦項目建設中的推諉扯皮、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全縣70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情況開展督導檢查。
“我們一共進行了兩輪次督查。第一輪次督查針對山地蘋果項目,第二輪次則重點督查重點項目開工情況。”宜君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賀小燕說,“通過督查,我們發現4方面13個問題,形成專報呈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
針對發現的問題,縣委和縣紀委監委分管領導約談了相關負責人,督促其切實擔負起責任,推動問題解決。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主動發揮派駐監督“探頭”作用,通過印發工作提示、定期聽取匯報等方式,壓實責任,確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數據顯示,今年3月底,宜君縣重點項目開工率61%,開工項目數量41個;5月底,重點項目開工率上升至82%。經過監督推動,宜君縣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成效顯著。
監督檢查是項目落實的“助推器”。實踐中,銅川市王益區紀委監委發揮“室組”聯動監督優勢,結合監督清單內容定期開展監督檢查。
今年初,王益區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中發現,行業部門對企業建設、生產、用工等問題關注不夠,協調解決問題的意識不強。對此,該區紀委監委建立整改問題臺賬,確定專人負責,跟蹤督促發改部門整改落實。王益區發展改革局推行區級領導“雙包一解”(包企業、包項目、解難題)機制,為陜西康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希芯至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先進裝備制造及重點企業協調解決員工上下班不便、飲用水水價過高、企業融資難等問題,讓企業安心又放心。
銅川市耀州區紀委監委強化對“關鍵少數”的監督,努力在“頭雁效應”上下功夫,“條目化”“清單化”梳理出涉及區委“一把手”、區委常委班子成員、區紀委監委三方面40項重點監督任務,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監督工作格局。
與此同時,銅川市注重做實巡察監督,圍繞承擔“三個年”活動重要職責任務的市級部門和園區(景區)管委會黨組織開展專項巡察,深入市級重點項目現場、企業生產一線、辦事服務窗口加強調研,抓住典型問題“解剖麻雀”,共發現突出問題60余個。針對發現的問題,巡察組向市委及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并督促相關部門單位整改落實。
強化作風監督提振干部精氣神
“叮鈴鈴——”
“喂,您好!……”
短短的1小時內,這已經不知道是張寧接到的第幾個電話了。
“好的,一定盡力!您放心!……”來電大多是企業主的求助,想讓區發展改革局幫忙協調項目建設相關事宜。
“我們就是企業的‘店小二,事無巨細,為他們提供‘保姆式服務。”銅川市耀州區發展改革局局長張寧告訴記者,項目建設點多事雜,需要干部“用心、誠心、關心、真心”。
一個地方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歸根到底靠的是干部的能力作風。
在助力重點項目高效推進的過程中,耀州區紀委監委強化對干部作風的監督,努力在提高服務意識上下功夫。
“我們堅持‘人人都是招商主體、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意識,不斷強作風、促發展。”耀州區紀委常委、區監委委員蔡鋮說,聚焦“四風”隱形變異新形式、新動態,區紀委監委在重要時間節點通過文件、短信、微信等形式重申紀律規定,不定地點、不打招呼多輪次開展明察暗訪,持之以恒深化整治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不吃公款吃老板”等問題。
此外,耀州區紀委監委緊盯鄉村振興、項目監管、資金撥付等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嚴肅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堅決破除作風頑疾,加強對政務服務中心、辦稅大廳等窗口單位干部作風監督檢查,持續糾治在服務群眾、服務企業中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推諉扯皮、冷硬橫推等問題。特別是在關莊鎮物流園建設中,嚴肅查處了原物流園推進辦工作人員宋某榮在征地拆遷工作中騙取國家項目資金的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推動干部作風向上向好。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服務群眾、服務企業之風也吹到了宜君這片土地上。宜君縣中醫醫院遷建(一期)建設項目是該縣重點項目及民生實事工程,縣紀委監委聚焦項目建設前置審核、要素保障、資金管理、招標采購等各環節開展監督檢查,全力保障項目如期建成。
此前,宜君縣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中發現該項目所在地電力設施和燃氣設施配置不到位,影響工程進度,經多方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督促解決了該項目的用電用氣問題,保證了項目順利實施。
“感謝紀檢監察機關和職能部門為項目建設做的點點滴滴,因為有他們,我們的項目才能實施得這么順利。”宜君縣中醫醫院院長喬全根誠懇地說。
今年以來,銅川市紀委監委聚焦項目建設謀劃、項目建設、項目招引和干部作風4個方面,重點圍繞相關職能部門多頭審批、重復審批、變相審批等問題,干部作風方面主動服務意識不強、重商扶商優商親商意識淡薄等30項內容,堅持問題導向,市區上下聯動,采取實地調研、明察暗訪等形式,著力發現重點項目推進過程中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推諉扯皮等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糾正,對違紀違法問題堅決查處,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
在全市上下大抓項目、大抓投資的濃厚氛圍中,銅川市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截至10月底,全市安排實施省、市級重點項目160個,總投資108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339億元,省、市級重點項目開工率100%,投資完成率分別達97.4%和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