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河北廣播電視臺(集團)通過打造“河北廣電+互聯網經濟聚合平臺產業項目暨河北廣電MCN項目”,依托人才、技術、宣傳、品牌節目等省級廣電資源優勢,重構媒體組織運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型文化業態,積極探索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河北廣電+互聯網經濟聚合平臺產業項目暨河北廣電MCN項目”戰略布局全媒體主播賬號矩陣、廣電電商運營、大型互聯網會展、新媒體培訓等板塊,探索河北廣電MCN“廣電+政務服務商務”的發展路徑。
河北廣電MCN機構入駐抖音、快手、騰訊、今日頭條、淘寶、拼多多等重點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簽約各類型賬號300多個,已在母嬰、教育、房產、汽車等不同領域推出自行孵化的垂類短視頻賬號,均為具有一定基礎的優質賬號,已初步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短視頻矩陣。其中,70%的賬號為河北臺播音員主持人入駐,30%的賬號為全國各地廣電媒體播音員主持人入駐,依靠行業影響力和機構吸引力拓展至全國,傳統媒體的網絡引導能力進一步提升。另外,河北廣電MCN機構被抖音評為“2021年度最具內容價值MCN機構”和“2022年度最具區域價值MCN機構”,被快手評為“2020年度全國媒體MCN機構綜合榜單前十”。
立足廣電資源優勢 創新拓展融合理念
整合全媒資源,夯實媒體融合產業發展基礎。近年來,國內廣電媒體紛紛布局MCN機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關于第二批“國家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發展”項目庫遴選入庫項目》中,十分之一的項目都是廣電MCN建設項目。“河北廣電+互聯網經濟聚合平臺產業項目暨河北廣電MCN項目”起步于2019年下半年,入駐抖音、快手、騰訊、淘寶、拼多多等互聯網平臺,探索多元化融媒運營,初步搭建運行框架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賬號運營經驗、供應鏈合作資源和第三方平臺影響力,夯實了河北廣電媒體融合產業基礎。
適應新形勢,創新打造全媒體主播培養機制。目前,社會成熟的民營MCN機構在資本的推動下,正在大量簽約傳統廣播電視機構的在職播音員主持人,由于這一群體持有“播音員主持人證”或“記者證”等稀缺性資質,并可獲得網絡平臺官方認證的媒體從業人員賬號(即黃V賬號),該類賬號在網絡平臺擁有較高的商業賬號價值和特殊賬號保護措施,故民營MCN機構整合此類賬號資源并對簽約廣電主持人進行商業化孵化運營,造成了廣電媒體播音員主持人賬號流失。河北廣播電視臺(集團)持證播音員主持人近200人,持有記者證的一線專業人才更是人數眾多,通過河北廣電MCN項目進行大規模的全媒體播音員主持人孵化,是留住優秀人才、打造一支河北廣電播音員主持人新媒體隊伍的重要抓手。
堅守主流媒體陣地,充實豐富廣電融媒原創內容。河北廣電全媒體IP賬號矩陣和特色網絡節目賬號矩陣按照“集中生產全平臺分發”的原則,所有全媒體內容首先在河北臺自有客戶端“冀時”進行首發,然后在河北廣電MCN機構簽約的第三方平臺分發。一方面極大豐富了服務河北廣電客戶端的小屏原創短視頻賬號內容,另一方面擴大了第三方平臺的河北廣電融媒產品傳播力和影響力。
建新媒體賬號矩陣,推動廣電媒體經營轉型。在當前媒體環境中,廣電MCN機構主要的商業化模式為政務推廣、電商帶貨、商業廣告和線下服務等,其重要前提是搭建具有一定規模的賬號矩陣,一方面能夠形成規模化運營基礎,另一方面提升“拆東墻補西墻”的抗風險能力。項目力爭形成百余名主播在數百個賬號、千萬級粉絲和上億流量中同步進行宣傳引導、商品帶貨、廣告推廣的運營格局,其規模和影響力相當于搭建了一個網絡版的“河北廣電”。該模式既符合傳統廣電資源優勢挖掘方向,又可以有機結合融媒運行的市場規律。
“廣電+政務服務商務” 多元探索運營路徑
創新開拓“廣電+政務”運營模式。一是2020—2021年聯合河北省商務廳等部門連續舉辦“河北直播帶貨創業實戰大講堂”暨“百名電商主播孵化計劃”系列活動,邀請抖音、快手相關負責人、國內直播帶貨領域知名專家、電商網紅等嘉賓,就直播帶貨的創業政策、平臺規則、電商技巧及主播打造等內容進行講授,來自省內外的2000余人次參加培訓,拓展新媒體培訓業務。二是積極申請立項“京津冀廣電數字文化產業協作體平臺”。“中國(京津冀)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于2020年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式批準成立,具體工作由京津冀三地廣電局負責,河北廣播電視臺(集團)為該中心首批共建單位之一。為了進一步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勢,整合區域內市縣區各級廣電機構融媒聯動,搭建融媒協同平臺、統一對接大型互聯網平臺型企業,開發廣電融媒產業項目和深化廣電融媒合作共贏,在中國(京津冀)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框架內立項“京津冀廣電數字文化產業協作體”,在京津冀三地廣電局的政策支持和組織保障下,積極開展媒體數字文化產業相關的融合業務培訓、廣電電商運營聯動、縣域經濟品牌融媒推廣等融媒產業項目。三是2020年6月中旬,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聯合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策劃推出政策性扶持活動“河北直播購物粉絲季系列活動”。活動期間實現河北特色產品銷售額突破1億元,超過6000萬粉絲關注收看,為助推河北全面復工復產,助力實體經濟復蘇,加大河北特色產品的全網推介、銷售,探索鄉村振興,創造財富提供了創新路徑。
創新運行“廣電+服務”媒體模式。一是圍繞群眾需求和社會關切推出民生服務項目。結合市場調研數據,把著力點放在了教培賽道,同時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聯合省內200余家機構推出百余種各類綜合素質課程,打造教培融媒產品——“童”學計劃,并成立教培融媒產業工作室探索運營。2023年6月19日,“童”學計劃依托河北交通廣播、河北音樂廣播、河北文藝廣播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同步上線,線下組織多場廣電特色體驗活動,累計服務用戶近2000人。二是面向社會選拔全媒體應用型服務人才。2022年2月初,舉辦“全媒新勢力!——2022全媒體新人選拔大賽”,選拔具有正能量、全媒體潛力的網絡主播及有創意、有網感的全媒體人才,為河北廣電MCN機構孵化新媒體IP提供新生力量和創意源泉。活動報名總人數超過了1200人(組),吸引了眾多高校、媒體、企業和社團的關注,相關話題內容全網瀏覽量近3000萬次。三是面向媒體行業策劃搭建新媒體協作活動。2019年12月,聯合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策劃組織了“快UP·融媒大會(河北站)”活動。來自省內的各級廣電媒體及部分省外兄弟媒體和臺(集團)相關業務部門共200多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創新打造“廣電+商務”產業模式。一是積極推進新型廣電融媒體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探索傳統廣播電視節目、新媒體傳播平臺的宣傳推廣與電子商務的有機結合。目前,僅通過一個單一廣播頻率(河北音樂廣播)宣傳導流的電商運營平臺“樂商城”,單月最高銷售額即可達到500多萬元,年度最高銷售額近5000萬元。二是著手供銷體系建設,初步搭建河北特色供應鏈體系。充分挖掘省內優質特色產品資源,整合優質供應鏈資源,目前已形成超過1000家供應商、數千款產品的較為完整的自有和對外供應鏈體系。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展海外供應鏈,搭建了澳洲原產地系列產品供應鏈及韓國、泰國網紅產品優質供應鏈。三是打造“河北廣電電商產業基地”,建設集“供應鏈基地、電商直播基地、電商培訓基地和共享云倉基地”為一體的現代化智能互聯網產業集納平臺。基地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擁有上百家指定供應鏈商家,600平方米視頻直播基地,100平方米培訓基地及數萬平米共享云倉。在供應鏈建設、直播帶貨、主播孵化及現代智能貨品存儲管理等方面全面發力,打造系統、完整、成熟的電商全產業鏈條,最終形成電商產業的資源閉環。四是搭建傳統媒體聚合平臺,助推品牌創新營銷。2019年年底,發起并組建了全國廣播融媒營銷合伙人平臺,全國60多家各級廣電媒體加入了這一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利用已搭建的多元化電商變現渠道,為常年積累的傳統廣電平臺重要客戶量身定制新媒體電商平臺營銷推廣方案。如攜手君樂寶小小魯班奶粉共同推出創新營銷模式,在傳統廣告投放的基礎上,增加了保底分賬的創新營銷模式,通過聯盟平臺與各加盟單位線上資源與新媒體渠道融合,實現了傳統聽眾向電商平臺的導流。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