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利芳
颯颯秋風中,陜西省嵐皋縣孟石嶺鎮武學村的200畝獼猴桃長勢正旺,翠綠的葉片擠擠挨挨,掛滿了一片又一片山坡。
“等到明年掛果后,一畝地保底能有5000元收入。”武學村黨支部書記老汪心中早已有了一本賬,“只要好好管護,這座獼猴桃園就是我們村振興的底氣。”
鄉村振興,是一場在廣度、難度、深度上都不亞于脫貧攻堅的持久戰。一個個重點項目、一筆筆重大資金向著廣袤鄉村奔涌而來,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澎湃動力。
奮斗的腳步一刻不停,監督保障亦是寸步不離。越是任務艱巨越是需要嚴明的紀律和過硬的作風。中央紀委此前印發《關于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的意見》,要求加強對重點項目、重大資金、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陜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重點整治擠占、挪用、套取、改變專項資金用途等問題,嚴肅查處重點項目建設、重大資金使用中違規操作、以權謀私、搞利益輸送等問題,以嚴明紀律保障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盯住錢護航資金“清清白白”
武學村的獼猴桃產業已然成勢,老汪卻背上了一個處分。
今年5月,嵐皋縣紀委監委在基層監督時,發現武學村簽訂的水泥柱制作合同中水泥柱數量明顯多于實際的挖坑數量。
“一個坑栽一根水泥柱,這是常識,那多出來的水泥柱栽到了哪里?”經查,合同內有7700根水泥柱均為虛報,涉及資金共計21萬元。
那么,問題來了,武學村為什么要虛報?事情還要追溯到2021年9月。那時武學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了完成獼猴桃產業項目資金的支付進度,便以虛列水泥柱的形式提前列支了32.94萬元的項目資金。后續獼猴桃園區建設過程中實際只使用了4500根水泥柱,剩下的21萬元項目資金本應上交鎮財政所監管的合作社賬戶,但老汪則以資金上交后再核銷時會再次產生稅費且合作社已經以白條的方式支付了部分園區建設費用為由,將這筆錢留在了村里。
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老汪將這21萬元用于支付園區起壟、拉鋼絞線的工人工資,購買扎線、園區管護等費用。這筆項目資金雖未被挪用,但長期“失管”,仍然存在不小的廉潔風險。對于這一顯而易見的違法行為,武學村包掛領導、孟石嶺鎮人大主席何某卻沒有制止。最終,何某被處以政務警告處分,老汪被處以政務記過處分。
這個處分對老汪來說猶如當頭棒喝,“以前總覺得只要錢沒裝進自己兜里就行,忽略了資金管理規定。隨著村集體經濟逐漸壯大,只有把每一分錢都關進‘籠子里、用在‘刀刃上,才能獲得群眾的信任。”
針對該案暴露出的資金監管不到位、使用不規范等問題,嵐皋縣紀委監委督促縣農業農村局對全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對農村集體“三資”合同進行審查。同時督促該局認真梳理制度漏洞,制定出臺了《嵐皋縣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法(試行)》《嵐皋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辦法(試行)》等6個管理辦法,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制度保障。
鳳縣今年安排了5740萬元的銜接資金,助力發展花椒、林麝、中蜂、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年中要看進展,也要盯漏洞。
5月下旬,鳳縣紀委監委聯合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組建了4個督導檢查組,圍繞資金支付程序是否合理合規、資金支付公示是否到位,對全縣9個鎮及承擔鄉村振興工作任務的9個部門開展聯合監督工作,嚴防資金資產違規處置、“跑冒滴漏”。
本輪檢查中,聯合檢查組共督促指導各鎮完善項目實施過程中會議記錄內容不夠具體、資金支付所附憑證不齊全等資料16份,現場查看鎮村資金支付公示42次。
看住權保障項目“擲地有聲”
一條通村公路、一家農產品加工廠、一座文旅小鎮……正是一個個“擲地有聲”的重點項目撐起了鄉村振興的脊梁。
立什么項才能最大限度促進群眾持續增收、帶動一地經濟健康發展?這是事關鄉村發展大局的重要問題。為此,陜西省鄉村振興局立足自身職能職責,嚴把3個“關口”,全面提升項目質量。
嚴把項目謀劃關,推進縣級指導、鎮級上手、專業部門參與,引導縣鎮村精準謀劃儲備群眾急盼、發展急需、聯農機制好、帶動能力強等鞏固脫貧成果、補短板的項目。嚴把項目入庫關,嚴格實行項目庫提級審核和動態管理,市級對所轄縣區逐一審核,省級從每個市隨機選取縣區重點審核,從源頭上提升項目質量。嚴把項目審查關,堅持省市縣三級聯動,加強對脫貧縣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方案和非貧困縣項目方案合規性審核,及時剔除屬于“負面清單”、利益聯結機制差、市場效益低的項目。
時任西鄉縣駱家壩鎮鐘家溝村村委會主任劉謀俊在某項目建設中,收受項目經理郝某的現金紅包,幫忙協調項目施工相關事宜,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石泉縣林業局干部黃某作為時任縣人居環境示范帶綠化提升項目一標段驗收組組長,不正確履行職責,在項目檢查驗收工作中把關不嚴,驗收工作量與實際施工工程量不符,致使專項資金被套取,受到政務警告處分;蒲城縣南灣村黨支部原書記汪某某在協助某蓄水池項目建設土地征遷過程中,以職務之便套取、騙取國家征遷補償款,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一個項目從招投標、開工建設到資金撥付,各環節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廉潔風險,需要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聚焦項目關鍵節點靠前監督,確保項目廉潔高效運行。
漢中市紀委監委明確要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分層級、全覆蓋建立近3年鄉村振興領域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臺賬,市紀委監委監督檢查室、市級派駐機構分別緊盯縣(區)鄉村振興領域重大項目、市級行業部門牽頭實施項目,縣(區)紀委監委緊盯縣(區)范圍內資金額度較大項目,鎮(街道)紀(工)委緊盯鎮域范圍全部項目。截至8月底,市縣兩級紀委監委共開展監督檢查23次,發現重點項目實施、重大資金管理不規范等問題12件,處理5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6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5件7人。
西安市閻良區紀委監委創新推行清單式、專班式監督模式,成立監督檢查組,通過列席重要會議、項目實地檢查,每月對鄉村振興項目月度任務完成情況跟進督導檢查,及時通報問題,精準追責問責,倒逼責任落實。
榆林市榆陽區把鄉村振興領域項目運行、管護、收益等情況作為日常監督、巡察監督、審計監督的重要內容,對管理不善、效益不好的,督促有關部門和所在鄉鎮加強業務技術指導;對項目閑置造成資金浪費等問題的,嚴肅追責問責。今年以來,榆陽區紀委監委累計查處鄉村振興領域違規違紀問題11件,處分14人。截至目前,該區本年度345個項目已全部開工。
聚好力各類監督“攥指成拳”
“鄉村振興領域項目多、資金量大,我們在處置一些經濟方面隱匿較深的問題線索時,由于缺乏經濟核查等專業知識,經常會感到力不從心。”佳縣紀檢監察干部的一番話道出了紀檢監察機關在鄉村振興領域的監督難題。
面對這一新形勢新挑戰,只有貫通協調各類監督,形成監督合力,才能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
佳縣紀委監委有效利用審計監督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深化紀審協作合力護航鄉村振興。審計部門重點負責查找發現重點項目、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線索,為紀檢監察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專業技術支撐。
記者從佳縣紀委監委了解到,被審計單位如存在審計發現問題整改不力、拒不整改或屢審屢犯的行為,縣紀委監委會對其進行約談處理。對于審計部門移交的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縣紀委監委及時認真分析甄別、核查,優先處置并向審計部門反饋結果,合力促改,形成有效的工作閉環機制。今年以來,佳縣審計部門共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鄉村振興領域問題線索5條。
彬州市聚焦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以及重點項目、資金使用等方面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開展鄉村振興領域專項巡察。從4月上旬開始,巡察組下沉走訪鎮(街道)7個、村24個,共發現突出問題16類39條、重點問題線索8條,要求立行立改1件,按規定轉交相關部門辦理信訪件3件。
在一次閑談中,洛南縣城關街道王塬村廉勤監督員發現十二組有6戶群眾未收到一校園建設項目占地青苗補償款,隨即將這一問題反饋到“網格化+廉勤監督員”信息管理平臺。
收到該問題線索后,縣紀委監委及時督促城關街道紀工委介入核查,發現青苗補償款被該組組長盧某截留。最終,盧某受到政務記大過處分,24541元的青苗補償款也退還給了群眾。
洛南縣紀委監委把監督向基層延伸作為護航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充分發揮全縣1023名廉勤監督員“前哨”作用,將監督“探頭”架到群眾家門口,對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資金使用、政策落實以及干部作風等情況進行動態監督、全程監督。
“在專項整治中,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鄉村振興領域問題線索23件,立案21件25人,黨紀政務處分9人,組織處理2人。”洛南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網格化+廉勤監督員”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廉情及時預警、群眾反映問題閉環式解決。
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是二十屆中央紀委謀篇開局的一項重要工作,陜西紀檢監察機關始終按照中央紀委的要求,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糾治一切影響中央政策落實的突出問題,堅決懲治一切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以正風肅紀新成效贏得廣大群眾信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