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篇大調查:
以下關于冰的用途,你認為正確的是?( )(多選)
A.和可樂抱團,制成肥宅快樂水。
B.被母上大人胖揍后,敷在受傷處鎮(zhèn)痛。
C.對家愛豆翻車,笑掉大牙后,口含止血。
D.考了班級第一,放在心口降溫降血壓。
E.取代石油,成為綠色環(huán)保新能源燃料。
F.取代空調,減少碳排放,讓地球涼快涼快。
G.將冰作為清潔零污染能源來發(fā)電。
正確答案是:A、B、C、D、E、F、G!你是不是覺得完全不能接受E、G兩個選項?那就一起了解一下,關于冰雪你所不知道的“超能力”。
冰雪“超能力”之一:天然調溫
用冰雪降溫這事兒,早就被我們的老祖宗玩兒明白了,古人冬天儲雪夏天用,不僅有了“土冰箱”,還實現了冰激凌、雪花酪自由,少數人還住上了清涼的空調房。但大面積地用冰雪來降溫,還得看我們現代人——
比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就試圖用冰雪來為地球減負,他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5000噸的冰雪儲存到第二年夏天,成功地取代中央空調,為一棟大樓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冷氣,省下的不僅是白花花的銀子,還成功為地球“續(xù)命”。
因此有人腦洞大開:為什么不從南極搬座冰山到城市中呢?要知道南極冰山可多得是,隨便一座就能融化個三五年的,這得省多少電呢?
萬事俱備,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冰山運來了,你有好主意嗎?
冰雪“超能力”之二:燃燒產能
你一定聽說過,地球上有一種神奇的冰,名叫可燃冰。
顧名思義,可燃冰就是可以直接燃燒的冰。雖然人家長得模樣晶瑩剔透,像極了冰,可人家“心”里裝的全是可燃氣體甲烷。
在億萬年的漫長歷史中,凍土層中的水與甲烷相依相偎,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只要溫度一上升,冰開始融化,甲烷立刻跳出來,同時自身體積迅速膨脹到一百多倍大,在空氣中熊熊燃燒。我們肉眼看上去是冰著火了,實際上是甲烷在瘋狂舞蹈呢!
除了陸地,在浩瀚無垠的海平面之下,也儲存著體量極為客觀的可燃冰。數不清的歲月中,不計其數的海洋動物腐爛的軀殼形成甲烷氣體,被封印在海底沉積巖的縫隙中,形成可燃冰晶,正等待著我們去開采。
冰雪“超能力”之三:綠色發(fā)電
用冰雪發(fā)電?這可不是異想天開,日本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完美的設想。他們提出,可以在白雪覆蓋的山頂安裝一種類似于冰箱冷凝器的設備,而把蒸發(fā)器設在山腳下。在山腳和山頂之間,鋪設一條長管子,中間設置轉輪,兩端連接冷凝器和蒸發(fā)器。需要發(fā)電時,把長管中的空氣抽出,使其變成真空,然后灌入一種叫氟利昂的化學制劑。氟利昂是制冷劑,天生是怕熱體質,一遇到蒸發(fā)器,就如同孫悟空置身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那個抓耳撓腮、上躥下跳,不一會兒的工夫就沸騰,變成了氣態(tài)的氟利昂,并且沿著長管子一路狂奔,一路撞擊長管中的轉輪飛轉,一瞬間就產生了電能。
氟利昂到達山頂以后,滿肚子的火也泄得差不多了,這時候遇到冷凝器,而冷凝器被周圍的冰雪緊緊擁抱著,瞬間為氟利昂降溫。氟利昂隨之由氣體變成液體,順著另一根通向山下的管道回到蒸發(fā)器中,重新踏上發(fā)電之旅。
下期預告:
2月主題策劃,讓我們一起探秘長白山。奇峰密林,寶藏無盡,飛流磅礴,一望無際。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的火山,湖、谷、池、山、泉、林、峰,無一不罕見,堪稱一座天然博物館。一池天池水,層巒疊嶂峰,蒼穹云裊娜,飛來萬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