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因此繼承了許多英式的教育體制。除了擁有獨特的熱帶雨林資源,在本土的文化民俗、跨文化社區方面,也有很多有價值的、值得挖掘的內容。走出國門,探索馬來西亞的新世界,不妨先聽聽Sofea老師的分享。
答:馬來西亞的教育項目包括校內課程和課外課程。馬來西亞的課外活動分為三類,即通識必修課;體育和游戲;俱樂部和社會。
馬來西亞學校開展的通識必修課例有:(a)消防與救援;(b)少年警察課;(c)女童軍;(d)馬來西亞童軍(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成員);(e)武術運動,如西拉(馬來西亞傳統武術)、空手道、跆拳道、武術等。
課外課程是為學生學習領導技能、培養創造力和培養學生在身體、心理、情感和智力上的卓越表現而設計和準備的。這里的課程包括理論課和體驗式教育,這意味著還有旅行體驗,或者我們稱之為“實地考察”,包括參觀、露營、示范演示和培訓。
答:學校、教育機構、社會組織等都會組織。
對于學校項目,它們通常由學校教師和管理層內部組織;他們會跟場所負責人或相關主題的專家合作。例如,叢林徒步旅行或登山活動,他們會跟森林向導或護林員合作;博物館參觀,會跟館長合作;歷史實地考察,會跟歷史學家合作;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項目會跟科學或數學和技術專家合作;傳統藝術與文化之旅,會跟藝術與文化大師合作。一切都是為了獲得教育觀察研究與個人體驗。還有許多組織,例如像MyLEAF這樣的公益機構(非政府組織),以及一些學校參與的私人營地業主,他們也有自己的計劃。
家長會有各種各樣的選擇——有些人更喜歡和學校一起去,有些人更愿意自行安排,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活動選擇,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進行混搭。

答:我們在為學生組織的任何旅行體驗或實地考察中都有相同的目標:增強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他們在更寬廣的視野內看到、探索和發現;讓學生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某個主題或話題。示范演示和工作坊是孩子們自主學習和感受體驗的重要途徑,也是教授動手技能的好方法,因為它為學生提供了實際嘗試和新的做事思路,并且實踐的成敗體驗都在安全可接受的范圍。



在MyLEAF,我們有一些體驗式戶外學習項目的主題選擇,包括:
“動植物自然項目”——參與者學習并了解馬來西亞熱帶森林的動植物,以及動植物如何生存和適應熱帶雨林的獨特環境。活動包括:在經驗豐富的導師和教練的指導下,進行徒步旅行和叢林探索;發現珍稀植物和昆蟲;自然攝影比賽;在整個教學大綱中,還有植樹活動,并且會間接灌輸環境可持續性意識。
“文化與遺產項目”——參與者將發現、學習和探索馬來西亞文化與遺產的多樣性和獨特性,這是他們任務的主題。除了體驗傳統的生活方式,還會為他們提供傳統烹飪、文化舞蹈以及藝術和工藝課程。
“藝術與工藝項目”——馬來西亞與外國的交流合作項目。參與者能夠了解當地的工藝美術以及其他國家的藝術。活動包括繪畫、蠟染、編織工藝品,以及探訪“馬來短劍”(馬來傳統匕首,古代馬來英武士的隨身武器)匠人或船只制作專家。此外,我們與大使館合作,學生將從客座講師那里學習外國藝術和工藝。
注:印度尼西亞的蠟染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全球文化遺產。
答:我們在今年的6月5日,與馬來西亞俄語社區MORS組織了一個青少年記者營,與馬來西亞普特拉大學林業學院合作,將30名8~15歲的少年兒童帶到我們的森林保護區“蘇丹伊德里斯沙阿森林教育中心”。


為期一天的營地活動包括叢林徒步旅行、動植物學習、有趣的烹飪煮食、自然繪畫、生態玻璃瓶工作坊、游戲和競答。我們也鼓勵學生分享他們的經歷,并提交他們的體驗和關于馬來西亞熱帶雨林之旅的報告/博客/文章。
我們收到了孩子們、家長們以及我們的合作贊助商們非常積極的反饋。在經歷了美麗、有趣和精彩的項目之后,他們也提出了組織下一次項目的需求,并希望體驗提升到更具挑戰性的活動,包括水上活動。

答:接下來,我們將在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舉辦2025年國際青少年大會。本次會議旨在匯聚來自亞洲-大洋洲地區的青少年,在友誼、知識和見解方面架起橋梁,并在積極的可持續環境、文化、教育、機會和發展中建立并賦能一個團結的年輕社區。
我們也期待與中國合作,在向中國營地社區和年輕人宣傳這次會議的過程中,全球問題可以在我們的年輕領導者中以有益和理智的方式辯論,年輕人的聲音才能被世界聽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