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鎮,一個自帶光芒、傳統與當代藝術共存的城市。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一件瓷器從泥土經火淬煉至最終成品,需經采石制泥、煉灰配釉、琢器做坯等共計72道工序,期間流程繁瑣、細節多多,更有諸多偶然因素,瓷之所成極其不易。
景德鎮有古老的制瓷作坊,讓孩子們對話工藝老匠人,探尋陶瓷的前世今生。我們可以一起轉動泥盤,讓泥巴變成有靈魂的藝術品。如果孩子對藝術無比熱愛,對大美中國的瓷器文化充滿好奇,對未知的陶瓷知識充滿探索的欲望,那就隨我們一起走進世界瓷都——景德鎮。
第一站
景德鎮御窯廠:千年陶瓷史的發源地,瓷器的“珠穆朗瑪峰”
御窯廠作為明清御用瓷廠,歷來薈萃著瓷都的陶藝精英和能工巧匠。在這里,孩子們可以近距離探究宮廷瓷器的誕生,學習從外形特點、用料工序等方面區分官窯和民窯;同時,御窯廠獨有的文物修復所,讓孩子們可以親眼目睹博物館修復文物的奧秘。
御窯廠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結束于清宣統三年(1911年),歷經明清兩朝27位皇帝,為皇帝燒造御瓷長達542年。它對世界陶瓷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世界范圍內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第二站
古窯民俗博覽區:景德鎮古老制瓷工藝的縮影
古窯民俗博覽區主要分歷史古窯展示區和陶瓷民俗展示區兩塊,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從宋代到清代的古窯。匯集古建筑、古作坊、古工藝、古窯房、古園林,這里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的縮影。竹林蔽日,曲徑通幽,令人驚嘆不已。
第三站
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探尋陶溪川宇宙瓷廠的興衰過去
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的前身是曾經的十大瓷廠之一——宇宙瓷廠。在“保護利用陶瓷工業遺產”的理念下進行了改造,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利用宇宙瓷廠內留存的舊窯房,通過修補修復創新,建設“文化脊柱”、“文化拱廊”等標志性文化景觀建筑,打造出獨特的文化體驗空間,孩子們可以通過館內一系列展覽,了解景德鎮近現代陶瓷工業的變遷發展。
第四站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從古至今陶瓷發展的清晰脈絡皆在此呈現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又稱景德鎮陶瓷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館最早、藏瓷豐富的陶瓷藝術專業性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三千件陶瓷,就有三千個故事“,每一件陶瓷的身世都與眾不同。這也讓孩子們在一個空間里學習古人智慧的精華,了解文化發展的過程,并更好地理解當下。
第五站
瑤里古鎮:來到自然山水間,繼續尋瓷閱史的旅程
瑤里古名“窯里”,因是景德鎮陶瓷發祥地而得名。遠在唐代中期,這里就有生產陶瓷的手工作坊,作為景德鎮古代三大窯區之一,來景德鎮就不能不去瑤里。
瑤里的瓷茶古鎮,繞南陶瓷主題園區,汪湖生態游覽區,高嶺國家礦山公園,這些浸透了年華的風景和故事會讓我們更加了解陶瓷文化的源泉。這里植被資源豐富,有“天然氧吧”之稱,讓我們在尋瓷閱史的同時,感受古鎮的建筑之美、山水之美、文化之美。在這里,時間仿佛都慢下來,我們能體會到最純粹、古樸的小鎮風情。
【寫生課】——鎮館之寶
課程內容:尋找“國陶“鎮館之寶,寫生紋樣
課程簡介:我們在博物館中采集紋樣元素,在細微之處培養孩子們發現美的能力。聽說博物館里還有一件仿品,快把它找出來吧!
【陶瓷成型課】——注漿盲盒
課程內容:泥與水的奇遇記
課程簡介:不一樣的泥漿成型術,土和水的奇妙相遇最后能變成啥?陶瓷成型課帶你來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物件。
【徽派水墨寫生】——百年古建
課程內容:繪制自然里最美的畫卷
課程簡介:瑤里的美,是一種生態美,我們在這個被譽為“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的地方進行一場古建筑寫生。依山就勢、白墻黛瓦、高脊飛檐、傍水而建、錯落有致的徽派建筑,每一幀都是最美的畫卷。
【暑期限定課程·踩出柔韌泥性】——踩泥
課程內容:制瓷旅程
課程簡介:瓷器是泥與火的藝術,也是時間與耐力的藝術,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就是踩泥。一腳一腳排出泥巴里的空氣,一腳一腳踩出一朵朵泥花。
【陶瓷制作工坊課】——拉坯
課程內容:一杯一碗的旋轉藝術
課程簡介:學習最傳統的陶瓷成型工藝—— 拉坯,嘗試自己動手制作一只杯子和一只碗,在與泥巴的接觸中感受泥性與溫度。
【暑期限定課程·陶瓷裝飾特色體驗】——吹釉
課程內容:均勻噴灑,釉色清透
課程簡介:你能做到一口氣吹一個小壺嗎?素坯吹釉上色是陶瓷制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這可不是一件容易活兒,鼓起腮幫子試試看,能不能均勻地吹出來?
【陶瓷裝飾課】——會分水的蘇麻離青
課程內容:寫滿中國基因的青花大器
課程簡介:執筆繪青花,這一刻,對孩子們來說是一次極大的挑戰。學習傳統的陶瓷工藝——青花,一筆一畫盡情表達構圖與色彩的世界。
【陶瓷燒制課】——坑燒or樂燒
課程內容:定格草木、陶器與窯火的偶然
課程簡介:體驗最古老的原始燒制方法,在配合協作中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開窯前,在草叢林間撿拾些草木,貼于陶器表面,團隊齊心共奮斗!有序搬運磚塊,光速搭好坑燒窯,眾人拾柴,點燃窯火。孩子們都會于煙火氤氳前祭拜窯神,祈福一切順遂。坑燒樂燒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場美麗的意外,每次都給你不同的驚喜。你永遠不知道經過窯火一夜的錘煉后,你的作品會變成什么樣兒。
【陶瓷裝飾課程】——釉上彩
課程內容:在陶瓷上寫書法是什么體驗?
課程簡介:獨特的陶瓷裝飾手法,不一樣的創作過程,陶瓷釉上繪中國寫意書畫,奇妙體驗正在等你。
《看見·華夏》系列課程是我們過去6年多時間在不斷研發和推廣的產品,目前覆蓋全國7個目的地,主打在地文化與藝術形式的結合,如“看見·景德鎮”、“看見·宣州”、“看見·臨安(杭州)”等。
7年來,團隊一直堅守在這個行業,歡迎對藝術研學感興趣的朋友,參與我們的“主理人計劃”,成為我們下一個目的地的主理合伙人。
【不蕉綠活動展】
不蕉綠營地介紹:
位于江西景德鎮御窯廠內閶陽書院,擁有1000平方米的教學空間以及150平方米的獨立展廳,
營地設有四大核心功能分區:戶外自然體驗區、教育中心、學術研發中心、兒童藝術展覽中心,承載了包括藝術研學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學術交流、公眾科普等多種功能。
一起吹吹牛:
2020年辭舊迎新之際,我們將生活、藝術、家相融合,為孩子帶來一場特別的跨年活動。現場以非遺手作、市集、工坊課等互動形式展開,孩子們用手上的畫筆裝扮著自己的“新年小牛”,一筆一畫天馬行空。
虎虎生威:
2021年底,汲取《水滸傳》中“三碗不過崗”的靈感,合作河南省鞏義市圖書館,聯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洛大鼓”“小相獅舞”等內容,開展圖書館里的兒童裝置藝術展,傳承人親臨現場教學,受到河南省鞏義市政府及媒體高度關注。
童話經典藝術戲劇市集:
2019年10月,在陶溪川美術館,結合戲劇元素,以童話故事為主題,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愛的角色,進行服裝設計與展示,并和父母一起,售賣自己與童話故事相關的物品。活動鼓勵小朋友們把可可愛愛的物品分享給他人,傳遞溫暖和愛。
叮叮當當市集:
在江西省景德鎮陶溪川,以創始人名字為靈感的“叮叮當當藝術市集”發起招募,邀請全市200組家庭參與活動。活動以“循環商店”為主題,孩子把自己用過的物品進行售賣,如繪本、玩具、服飾等,現場邀請“大黃蜂”“擎天柱”現身加油助力。市集于當晚吸引了超過2萬人次的客流量,超過日常市集的10倍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