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先生剛搬到瓦房鎮沒幾天,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以前熱熱鬧鬧的街道現在變得冷冷清清的。在大街上偶爾遇到一個人,看上去急急忙忙的。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大多數商店也關門停業了。
鱷魚先生去年來過瓦房鎮,雖然是寒風呼嘯的冬天,可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的,每家商店的客人絡繹不絕,甜香的空氣中飄蕩著人們快樂的笑聲。看到了瓦房鎮的熱鬧、溫馨和快樂,鱷魚先生才決定把家搬在這里的。
之前的熱鬧和現在的冷清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么呢?鱷魚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他烤了噴香的酥餅去拜訪新鄰居,想問個明白。
“咚咚咚。”他敲敲兔大嬸的門。
“誰啊?”兔大嬸問。
“我是新搬來的鱷魚先生,特意來向您問好。”
原本熱鬧的兔大嬸家突然安靜下來,門始終沒有開。
“咚咚咚。”他敲敲貓大伯的門。
“誰啊?”貓大伯問。
“我是新搬來的鱷魚先生,特意來向您問好。”
貓大伯只是“哦”了一句,就沒有聲音了。
鱷魚先生敲了很多家的門,但誰也沒有給他開門,誰都不搭理他。沒有人跟他聊天,沒有人跟他分享快樂,也沒有人給他幫助和安慰。鱷魚先生很郁悶,不久就生了病,頭暈暈的,身體酸酸的,腳步沉沉的。他扶著墻,挪著步子來到河馬診所。
河馬醫生正給紅松鼠看病。紅松鼠看見鱷魚先生來了,哧溜一下躥到了房梁上。
“你嚇到她了。”河馬醫生說。
“我什么也沒做啊!”
“你的樣子嚇到她了。你不僅嚇到她,還嚇到了這個鎮上的許多人,大家都不敢出門了。”
原來,是自己讓瓦房鎮發生變化的。鱷魚先生很委屈:“我去年冬天來這里,什么事也沒有啊!”
“冬天?你那時候有沒有戴著帽子、裹著大衣?”
鱷魚先生說:“有啊,還圍著圍巾,戴著口罩呢。”
河馬醫生說:“那個樣子,誰看得出來你是條鱷魚呢?我先幫你看病,讓你先走,不然其他病人都不敢來了。”
鱷魚先生拿著藥回到家,站到鏡子前打量自己:牙齒尖尖的,皮膚疙疙瘩瘩的,尾巴像鋸子一樣。
“和鄰居們比,我的樣子確實有點兒嚇人。看來我得整整容,把尖牙磨掉,把疙瘩去掉,把尾巴上的鋸齒割掉。消除大家的恐懼,贏得好感,贏得信任和友誼,一點點痛算不了什么。”
鱷魚先生再次來到診所,把來意跟河馬醫生說了。
“什么?你要整容?磨掉尖牙你怎么吃東西?去掉疙瘩你的皮膚就不堪一擊了,割掉鋸齒尾巴就沒有力量了,遇到壞人怎么辦?”
“可我不想嚇到大家,我想跟大家交朋友。”鱷魚先生的眼淚都快要出來了。
“其實,嚇到大家的是你兇巴巴的表情。大家還聽說鱷魚會經常欺負別人,甚至把別人當食物。”
“可我是一條熱心善良的鱷魚呀!”
“從你的表情一點兒都看不出熱心和善良,讓別人怎么相信你?你要先改變你的樣子。”河馬醫生笑盈盈地說,“不是讓你整容,而是讓你學會笑,親切地微笑,不要一天到晚都繃著臉,像別人惹了你似的。”
鱷魚先生意識到自己確實不會笑,他對自己說:“一定要練習笑,學會笑。”
河馬醫生接著說:“用行動證明你不是一條兇殘可怕的鱷魚,而是熱心善良的鱷魚。”
回到家后,趁著做飯的間隙,鱷魚先生跑到鏡子前開始練習微笑。夜里躺在床上,他一會兒練習微笑,一會兒想怎樣用行動證明自己不是一條壞鱷魚,后來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第二天,鱷魚先生起了個大早,在家門口貼了一張大大的紙,上面寫著:鱷魚先生有事外出一周,謝絕來訪。他戴上帽子、墨鏡、口罩,裹上大衣,拿起掃把去打掃街道了。
大家以為鱷魚先生真的外出了,紛紛出門辦事,街上的人越來越多。鱷魚先生掃啊掃,掃了好幾條街道。他跟每一位路過的人熱情地打招呼。大家也熱情地回應他。晚上,鱷魚先生趁沒人注意,悄悄地回到家里。
鱷魚先生把自己一點一點地呈現在大家面前:周一,讓大家熟悉他的聲音;周二,拿掉墨鏡,讓大家看到他的眼睛;周三,脫掉帽子,讓大家看到他的頭;周四,摘掉口罩,讓大家看到他親切的笑。就這樣,鱷魚先生親切微笑,打掃街道,幫小豬撿起掉到水里的皮球,幫熊姑娘拾起散落的文件,幫山羊爺爺提菜籃……
周五打掃街道,鱷魚先生正在猶豫要不要脫掉厚重悶熱的大衣時,有人過來了。
“鱷魚先生,這么熱的天你穿著大衣不熱嗎?” 兔大嬸問。
“趕快脫掉吧,我們一起打掃。”貓大伯說。
“你們知道我是誰?”
“知道,你是熱心善良的鱷魚先生。我們早看出來了。”大家異口同聲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