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博物館日為5月18日。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并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這一天,世思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為什么要逛博物館?因為這里保存了人類的共同記憶,傳承了一個民族不滅的靈魂。不同的城市保存著不同時代的文物,它們記錄著獨特的歲月片段和地域故事,像是一枚枚時空膠囊,每當你走到一件文物面前,就開啟了一場跨時空的浪漫之約。馬上就要到5·18國際博物館日了,走,帶上一雙追尋的眼睛,讓我們一起去看展,去感受博物館的力量吧。
北京故宮博物院:巨大的藏寶庫
建館時間:1925年
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
藏品數量:180萬余件(套)
目前六百多歲的故宮博物院,藏品多達180萬件,一共分為69個類別,包括53000幅繪畫、75000件法書、28000件碑帖、367000件陶瓷……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藏寶庫。
這里,俯仰可見,都是故事——你可能不知道,明代的能工巧匠在設計它時,專門研究過墻壁的斜坡和寬度,讓鳥無法站在上面,于是,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鳥不拉屎的地方”;這里陳列有中國最大的C形玉龍和被皇帝視為傳家寶的“江山永固杯”……
國寶也曾經歷風雨,也曾命運坎坷??箲鹌陂g,13427箱故宮文物,從北平到南京,由南京“分流”到貴州、四川??箲饎倮笤谥貞c重聚,又北上到達故宮,這么多文物,卻沒有一件丟失和損傷。南遷之前,故宮人對每件運出的文物,全部重新清點、核對、編號、造冊,都按照青銅、瓷器、書畫、玉器等分門別類,說來真叫人感嘆這些文物保護者的用心。
·鎮館之寶(部分名錄)
《清明上河圖》: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千里江山圖》: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
《五牛圖》: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
金甌永固杯:清朝皇帝專用酒杯·金銀器史上的巔峰之作
石鼓: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中華第一古物”“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篆書之祖”
·鎮館之寶(部分名錄):
雁魚銅燈:國寶級文物·漢代可拆卸燈具
西漢皇后璽:國寶級文物·漢代皇后玉璽唯一實物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國寶級文物·舞馬銜杯祝壽場景真實再現·各族文化交流的見證
杜虎符:戰國晚期兵符·所有出土虎符中銘文最長
鑲金獸首瑪瑙杯: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
陜西歷史博物館:在這里,欣賞盛唐畫卷
落成開放時間:1991年
藏品數量:170萬余件(組)
占地面積:65000平方米
“看千年歷史到西安”。
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充滿歷史古韻,博物館更是歷史愛好者的天堂,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
在這里,你能看到形體巨大、極具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的青銅龍,有合成一體才能發揮作用的杜虎符,有體現古人環保巧思的雁魚宮燈,還有中國古代最輝煌的階段——隋唐時期的各種文物,且看,造型生動形象三彩童子疊置伎俑,一位壯實的少年兩手平舉,頭上頂著四人多高的人梯,竟然巋然不動,神情自若;千年前的“流行天團”唐三彩駱駝載樂俑穿越時光而來,有主唱、有伴奏,個個神態坦然,全神貫注,顯然已唱到動情處。就這么邊走邊看,時間不經意間流過……
世界那么大,歷史那么長,我們想看的太多太多。幸好,可以研學,幸好,還有博物館,可以“一眼萬年”。
中正又大氣的河南博物院
建館時間:1927年
藏品數量:17萬余件(套)
占地面積:126畝
“泱泱華夏,擇中建都”。
河南博物院的建筑主體極具特色,是以元代古觀星臺為原型建造的“戴冠的金字塔”,冠部是方斗形,上揚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納“地氣”之意,寓意中原為華夏之源,融匯四方。外部墻面取“黃土”“黃河”之土黃褐色,取其孕育華夏文明之意。
·鎮館之寶(部分名錄)
婦好鸮尊:國寶級文物·中國最早的鳥形銅尊
賈湖骨笛: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最古老樂器
杜嶺方鼎: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重器
云紋銅禁:國寶級文物·最早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
玉柄鐵劍:集銅、鐵、玉于一體·最早的人工冶鐵制品
三星堆博物館:探秘古蜀文化
落成開放時間:1997年
占地面積:約1000畝
藏品數量:1700多件(套)
3000年前的絲綢、“月光寶盒”、青銅神壇……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三星堆遺址的每一次發掘都牽動著萬千網民的心。
許多人開玩笑地說,三星堆遺址是鋤頭“刨”出來的。1929年春天,一位普通居民在清理水溝時,無意中發現了三星堆古文化遺址,也開啟了古蜀國文明的大門——由于發掘出的文物實在太多,考古學家干脆就地取材,在遺址上建起了一座博物館。
在傳說中,蜀王的名字大多都與鳥類相關,所以“鳥頭把勺”是三星堆最具特色的陶器之一,目前已經出土了上百件。再看這件商代的魚形玉璋,乍看平平無奇,仔細打量,嘿,在頂部張開的“魚嘴”中,居然鏤刻有一只活靈活現的小鳥。你在驚嘆時,仿佛看到了千年前工匠慧黠的微笑:“別看年代久遠,你絲毫不能質疑我的審美!”
·鎮館之寶(部分名錄)
青銅立人像:同時期體量最大的青銅人物雕像
青銅神樹:國家一級文物·世界最大的單件青銅文物
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唯一完整貼合在青銅人像上的黃金面具
遼寧省博物館: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
開館時間:1949年
藏品數量:12萬件(套)
占地面積:8.3萬平方米
遼寧省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前身為東北博物館,是奉系軍閥湯玉麟的官邸,后改遷至沈陽市市府廣場東側。在這里,你能看到來自遙遠的紅山文化的古老而奇特的玉器,它肥頭大耳,鼻梁上帶有明顯的皺紋,頭部像豬而身體像龍,所以得名“玉豬龍”,別看樣子萌,說不定后世龍的威武形象就從此演變而來。
每一個博物館都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在遼寧省博物館,你既能看到馬鐙、馬鞍等騎射用具和身穿胡服的騎射俑,也有撒網和拉網都要用的各種網墜。農耕民族、游牧民族和漁獵民族的文化碰撞融合,體現出了一個“融”字。
·鎮館之寶(部分名錄)
鴨型玻璃注:國寶級文物 ·禁止出國(境內)展覽文物 ·全球僅此一件
歐陽詢《仲尼夢奠貼》 :國寶級文物 ·禁止出國(境內)展覽文物·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虢國夫人游春圖》:國寶級文物 ·禁止出國(境內)展覽文物·唐宋名跡中稀有瑰寶之一
玉豬龍 :“華夏第一玉龍”·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