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zeiko兒童博物館位于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它是保加利亞第一所兒童博物館,定位是“專為兒童打造的科學探索中心”,特色是通過大量互動類型的游戲方式創造沉浸式的學習及觀覽體驗。館內陳列涉及考古、地質、自然環境、城市建設、太空探索等學科。
甜木蘭,90后,從事過多年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只身遠赴以色列的孤勇女漢子,在歐洲旅居至今九個月,足跡遍及德國、荷蘭、盧森堡、法國、奧地利、意大利、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近期規劃自駕游匈牙利和克羅地亞。
Muzeiko兒童博物館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它日常接待量有限,只能現場買票。每天開放時段一分為三,中間兩次清場消毒。原以為一張票只能進出一次,得卡準某個時間段買票入場。令人驚喜的是,Muzeiko的格局夠大,只要多付1歐元,就可以提前進入或者消毒后返回接著玩。如此一來,家長打消了時間方面的顧慮,帶娃玩兒起來也十分自在。看似簡單的一張聯票,把一家兒童博物館的溫情展露無遺。
Muzeiko設計思路一目了然,一共三層,由地下到地面,再到樓上,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地下到地面的旋轉樓梯營造了一個中空地帶,底下是一個形似DNA的發光裝置,需要人力帶動旋轉,發光的強度和轉速成正比。順著這個DNA發光體向上,是地面部分機械感更強的力學裝置。整體的機械設計貼合童趣,融入了相應的互動元素,如動力球,滑軌等,孩子們需要身體力行,用行動積累經驗深入理解。
說到針對兒童設計的科學探索活動,Muzeiko把沉浸式學習做到了極致——大到建筑結構、平面設計,小到材料、擺設,都盡可能在貼合兒童審美的同時,兼顧兒童的需求。
比如代表“過去”的地下一層,設計了一個恐龍主題的入口,門口的陳列有恐龍主題的壁畫、雕塑及化石復制品,如恐龍牙齒、恐龍蛋等。若對恐龍主題的探索不感興趣,可以轉移到對面的兒童活動室。室內地面由彩色地毯劃分為不同游戲區,有些專注練習感官能力,有些則兼顧感官和認知方面的強化,如色彩配置箱、樂器組合柜,穿衣步驟練習等。地下部分的探索還包括考古挖掘、礦藏開發與鑒定等體驗,相應場景、設備、工具按一定比例高度還原,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大人,也時常忍不住上前一探究竟。據說Muzeiko大大小小設有130多個互動型的游戲項目,豐富的游戲形式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有意愿去體驗、嘗試,探索發現的結果不是目的,增強參與感、體驗感才是正題。
代表“現在”的地面一層分為兩部分,一進門是孩子們游戲、活動的區域,包含仿真廚房、樂高區、閱讀區、室內滑梯、感官玩具等,方寸之間天地大,可謂完美聚集了孩子們的最愛。這里自然也是一歲半的小人兒最樂意待的地方。若孩子較大,可通過一個小小的時空隧道,去了解各種存在于現實世界的事物,自然的或社會的,如季節更替現象、城市照明的秘密等。在這個觀覽區,Muzeiko做得最厲害的地方是它把事物之間的聯系也巧妙地融入其中。如動物世界對人類科技發明的啟迪、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就算是對很多成年人也是頗有啟發的。
代表“未來“的樓上一層設計了不少屏幕互動游戲,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層設有一個木工活動室,有專門的館員現場教孩子們做一些簡單的木工活。小男孩在大男孩的指導下,專注地敲打琢磨。那個畫面,既生動真實,又有些恍惚穿越,畢竟,在代表未來的空間里面,木工這樣的工作或許更多的是提供一份遙遠的詩意。
偶遇這所非凡的兒童博物館,讓我對城市的記憶變得溫暖明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