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農業也得到了新的發展機會。農業發展戰略的創新與改革能夠實現種植業的不斷優化和升級。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能成為推動農業種植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農業種植業能夠獲得嶄新的發展機會。本文論述了農業種植業的基本含義和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意義,并從多方面闡述了農業種植業中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農業種植業;農業技術推廣;推廣人員
在我國新時期背景下,農業種植業想要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就要重視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通過采用現代化的種植技術來促進自身的發展,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整體提升。但是由于我國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起步較晚,在農業種植業中并未起到主導作用。這也為農業技術的下一步發展增加了阻力,會讓農業種植業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只有充分認識到農業種植業的基本含義和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真正意義,才能結合科學有效的策略,將農業技術的價值發揮出來,這也是農業種植業實現轉型的必然選擇。
1農業種植業概述
農業種植業屬于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利用農作物的生物機能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潛能和農產品。就其本質來說,種植業是以土地為重要生產資料,利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質合成有機物質,同時,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貯藏在有機物質中。其是一切以植物產品為食品的物質來源,也是人類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種植業是大農業的重要基礎,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與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還為輕紡工業、食品工業提供原料,為畜牧業和漁業提供飼料[1]。同時,種植業的分布和發展對國民經濟各部門都有直接的影響。我國種植業歷史悠久,在我國農業的構成中,種植業的比重較大,其產值一般占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糧食作物生產的發展對畜牧業、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均有重要意義。正確處理種植業與其他各行業的關系,正確確定種植業內部各類作物的種植比例是合理利用土地、加快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2 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意義
2.1促進種植業的飛速發展
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與產量,還能有效改善農業污染問題。我國以往的農業種植會將提高農民收益作為主要目標。這樣雖然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為農民帶來幫助,卻并不利于我國的整體發展。甚至大部分農民會為了利益而使用過多的化學肥料,這會對土壤造成嚴重的污染。一旦朝著這種形式發展下去,很難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如果能夠進行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就能夠讓農民采用更加現代化和綠色的手段進行種植,能夠在確保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同時,達到理想的種植效果。例如,在進行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時,會采用對環境影響較低的生物農藥。這一舉措不僅達到了防治的效果,還能避免農藥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與此同時,還能夠實現農作物的綠色種植,保留農作物的優良特性。塑造出符合當地健康標準的農產品品牌,使其成為農業種植業飛速發展的重要渠道[2]。
2.2能夠優化農業結構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的機會。但是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存在供大于需和供不應求的情況,這不利于我國農業種植業的長遠發展。此時,如果能夠進行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就能夠使農業種植工作因地制宜地開展,讓不同區域的種植人員都能夠種植合適的農作物,也有利于調整農業結構,不會出現大量品種無人種植或同一品種大量種植的情況。這也有利于調整農產品與市場之間的關系,能夠實現二者的融合發展,農民的利益也能因此得到進一步保障。在進行合理種植時,能夠通過銷售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并且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還包括對農產品的精細化包裝和加工,這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價格。能夠在相同種植成本的情況下,從根源上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與此同時,如果使用現代化的智能溫室技術,還能夠讓許多農作物在不同季節進行栽培與管理。這也是如今市場中比較流行的反季農產品,能夠實現農民種植效益翻倍的目標。
3 農業種植業中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有效策略
3.1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就能夠為農業種植業中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不僅能夠確保各項推廣應用舉措落實,還能使得這項工作更具專業性。具體的提高措施如下:一是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由農業局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工作,提高其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為了從整體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還可以成立專門的能力提升培訓班。對于一些新入職的員工進行統一培訓,并對老員工進行知識的鞏固工作。在培訓的過程中,應將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產業相關政策融合于其中,確保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學習足夠的創新知識。因為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業技術推廣要求也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只有確保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學習足夠先進的推廣知識,才能夠使得這項推廣工作與時俱進。二是建立相應的考核。通過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核,了解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考核的范圍不應只包括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學習內容,還應將其日常工作行為與工作態度計入考核結果,以此實現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全方位的監督。三是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罰。這也需要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考核結果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獎罰。例如,對于考核結果低且考核態度不認真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給予其嚴重處罰,要讓他們認識到考核并不只是流于表面的一種形式,并督促他們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用來提升自我。而對于一些在處罰后依舊不改正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可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其開除處分??傊?,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3.2擴大新品種與新農藥的推廣覆蓋面
擴大新品種與新農藥的推廣覆蓋面,能夠使農業種植業中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更加符合農民的實際種植特點。因為想要達到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從農民的日常生活入手[3]。通過對新品種與新農藥的宣傳來增加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影響力,讓其真正進入農民的視野當中。對于新品種的推廣,其推廣的要點就是要將種植全新與優質的農作物作為主要目標,從根源上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這也需要品種足夠優質,才能夠起到“一傳十、十傳百”的理想宣傳效果。在對農民進行新品種宣傳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為其播放品種相關的視頻,讓他們了解到品種的實際種植效果。與此同時,還可以為他們提供專門的新品種購買渠道。可以直接在線上品牌店進行購買,也能夠減少“中介”費用。因為對于農民來說,他們種植農作物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獲得收益。如果能夠減少他們的種植成本,他們也會更樂于接受新品種。農業技術的推廣不僅得到了全方面的提升,還能夠將更多優質與放心的農產品運達給農民。對于新農藥的推廣,則需主要介紹農藥的功效。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研發的農藥種類也越來越多。建議為農民推薦更高質量的農藥,滿足農民的日常種植需求。例如,對于種植玉米的農民來說,可以為其推薦玉米相關的防蟲農藥。并根據需要預防蟲害的類型來推薦針對性的藥劑,使得藥劑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在這一過程中,同樣也要確保新農藥的品質,避免對農作物本身造成負面影響。
3.3采用線上線下同步推廣應用的方式
目前,線上推廣和線下推廣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推廣形式,通過采用這兩種推廣方式,能夠使推廣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但是由于農業技術具有特殊性,在進行推廣時,還應采用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這樣就能夠達成推廣與應用共同進行的目標。這也有利于提升農業技術的可信度,讓更多的農民接受這項技術。具體的同步推廣方式有以下兩種:第一種是采取線上直播和線下互動的方式。這種推廣方式比較適用于小區域的推廣,能夠使得推廣對象更具針對性。最好的推廣方式是微信直播。推廣人員可以進入需要推廣鄉村的微信群,并在微信群內發起直播。同時,派遣專業人員與農民共同觀看這場直播,農民有任何不懂的問題即可在線上提問,也可以進行線下提問。這需要相關人員能夠在村內建立一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讓農民有渠道進行線下提問。第二種是采取線上短視頻分享和線下宣傳會的推廣方式。通過在線上分享關于農業技術的短視頻,并告知農民線下活動的地點與時間。農民在被吸引后,可自愿參與線下的農業技術宣傳會。之后就可以由專業人士在線下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這也有利于拉近農民與農業技術人員之間的距離。無論選擇以上哪種推廣方式,都需要對推廣效果進行實時的跟蹤。一旦發現推廣的效果不夠理想,就要及時調整方案,避免出現前功盡棄的情況。宣傳以后要做好后續的維護工作,主動跟進農民的實際應用情況,讓農民能夠放心使用這項技術。
3.4通過市場調研找準推廣應用的主體
在進行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時,還可以進行市場調研,通過市場調研能夠找準技術推廣應用的主體,使得推廣與應用更具針對性。并且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其面臨的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只有明確主體,才能夠真正清楚農民的需求,農業技術的價值也能因此發揮到最大。并且不同地區所需要的農業技術也存在差異,這都需要通過市場調研來了解。例如,對于我國的東北地區,這一地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玉米和大豆。那么,在進行農業技術的推廣時,就應將玉米和大豆的種植技術作為主體的推廣內容。而對于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的種植農作物為花卉和油料等經濟作物[4]。此時,在進行農業技術的宣傳時,就要將花卉的種植技術作為主體內容。在實際的宣傳過程中,還需進行細致的調查,因為不同區域所適合的農作物也存在差別,這也需要專業人士為其賦予專業的意見。并且在進行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時,一定要足夠尊重農民的自主權,從而營造全新的工作格局,使得我國的農業種植業朝著科學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技術推廣人員還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為其引進新型的農作物。因為有許多農民在種植的過程中,都是采用以往的種植經驗,并不注重新農作物的引進。推廣人員在經過實地考核后,如果分析出這一地區更適合種植其他農作物,則需為農民提供專業性的意見。在提供意見的過程中,一定要從農民的角度出發,要將提高其整體經濟收益作為主要目標。例如,對于原本種植玉米的農民,他們的區域氣候也適宜種植核桃等經濟樹種,這樣可以為農民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
3.5充分發揮當地村干部與政府的職能
想要做好農業種植業中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工作,還需充分發揮出當地村干部與政府的職能。由村干部與政府起帶頭作用,為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提供更好的保障。首先,需要村干部與政府能夠明確自身肩負的責任,并充分發揮出職能優勢,為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提供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支持。要確保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能夠落實到實際的種植過程中,使其成為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有效助力。這也需要村干部與政府能夠具有高度的思想意識,要清楚這項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是為了帶動農民的經濟收入。其次,需要當地的村干部與政府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的過程中,要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活動的開展。在這一過程中,村干部與政府可以充分發揮出當地區域的優勢,利用這些優勢為農村擴大融資渠道。在具備充分的資金條件后,可以在當地成立專門的示范基地。通過運用農業技術進行種植,讓農民直觀感受到農業技術帶來的種植優勢。之后再建立起專門的農產品銷售渠道,將種植出的農產品進行售賣。這一整套流程都能夠讓農民感受到現代化技術帶來的好處,也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參與其中。最后,需要當地村干部和政府定期到農村走訪。通過對農民的調查,清楚他們對農業技術的態度。通過這項調查,也能夠了解農業技術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困難點,企業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使得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達到理想效果。并且,由于當地的村干部與農民之間的關系更加牢靠,具有一定的公信力,這也為農業技術的下一步發展做好了鋪墊[5]。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為農產品的種植提供了較大的優勢。農業種植業也因此能夠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我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都能夠成為農業發展的有效助力。農業技術作為現代化的種植手段,也應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在農業種植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技術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不僅能夠為我國農業提供蓬勃發展的動力,還能促進種植業取得整體進步。這與我國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十分吻合,能夠有效提高農村的經濟水平,從而縮小城鄉差距。未來農業技術一定會發展得更加先進,如果能夠在農業種植業中運用好這項技術,就能夠為更多的農民贏得平等發展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戴曉霞.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種子科技,2022,40(22):139-141.
[2]李銳.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應用策略[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3(01):76-77.
[3]王麗.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中的應用[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2(11):86-88.
[4]張恒.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分析[J].種子科技,2022,40(10):121-123.
[5]張洪軍,馬興春,趙蘭燕.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1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