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臨漳縣政協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要求,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始終把“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作為履職追求,堅持心態在一線、責任在一線、作為在一線,在抓基層、打基礎上出實招,在抓創新、求突破上用真功,奮力開創基層政協工作新局面。
深化理論學習,在加強思想引領上有新高度。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示范引領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導動員全體政協委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全縣改革發展的各項中心工作中來,進一步凝聚起眾志成城促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唱出委員好聲音,展現委員新作為。
聚焦黨政中心,在助力縣域發展上有新作為。縣政協結合工作實際,狠抓聯絡交流、委員招商、基層協商、政協智庫、書香政協、委員講堂、黨員先鋒以及委員風采“7+1”平臺建設,讓每名委員參與,加強日常管理,提升履職成效。書香政協、委員講堂平臺上,開展3次委員讀書分享活動,舉辦2次委員講堂;委員招商、黨員先鋒平臺上,黨員委員帶頭收集招商信息、參與全縣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基層協商平臺上,促成10個社區分別建立“四點半”課堂、100多個小區規范電動車充電樁、縣城80多座公廁常態化使用維護等熱難點問題解決;政協智庫平臺上,協調解決200平方米辦公場地,配備辦公設施,圍繞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擬定12個方面調研課題,形成調研成果30多篇。
踐行為民宗旨,在增進民生福祉上有新成效。堅持把履職為民宗旨貫穿政協履職的各環節,充分運用鄉鎮政協委員工作站、農村“有事好協商,政協來幫忙”協商議事平臺,實現協商于民、協商為民,打通政協聯系群眾“最后一米”。在實施民生福惠行動中,聚焦低收入群體增收、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等民生熱點問題,通過提案督辦、調研視察、民主監督等方式,推動民生政策的落實。發揚政協優良傳統,持續推進扶貧幫困行動,傳好愛心“接力棒”,切實把“委員作業”寫進群眾的心坎里,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握中心環節,在凝聚共識力量上有新廣度。始終把凝聚共識貫穿于協商議政全過程,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廣泛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共識。認真做好民族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以及各界群眾的團結聯絡工作,為他們參與協商、訴求表達創造條件。切實加強與上級政協的聯系,積極推進政協文史館建設。圍繞文化軟實力提升,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編纂臨漳文史資料系列叢書,發揮好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功能。支持社團開展團結聯誼工作。
強化責任擔當,在深化自身建設上有新風貌。全面加強政協常委會建設,建立健全常態化的常委學習制度,實施常委年度履職報告制度,組織召開好各類協商會議,更好地發揮政協常委的示范表率作用。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積極支持委員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交好“委員作業”,答好“時代答卷”,全面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形象。加強政協機關建設,堅持政治引領、黨建鑄魂、品牌塑形,努力打造“讓黨委放心、讓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為加快綠美臨漳、經濟強縣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