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灤南縣政協探索實施“全員入委”工作機制,將縣政協17個界別252名委員,按照工作性質分別編入縣政協機關設立的經濟建設、提案、農業農村、人口資源環境、教科衛體、文化文史、社會法制、民族宗教等8個專委會,形成“專委會+界別”的“雙輪驅動”履職新模式,這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的創新實踐。
推進“全員入委”,夯實履職基礎。縣政協著眼于發揮專委會基礎作用、委員主體作用和界別特色優勢,實施“全員入委”。一是發揮專委會基礎作用。按照“打破界別、全員入委、優化結構、增強合力”的思路,在“雙向選擇”的基礎上,通過適度調配,實施“全員入委”工作機制,充實壯大了專委會力量。二是發揮政協界別優勢??h政協明確提出“縣政協委員以界別為單位參加專委會,各專委會根據工作領域聯系相關界別,界別委員聯系群眾”的工作要求,委員充分發揮在界別中的代表作用,積極主動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營造了“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的良好協商氛圍。三是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叭珕T入委”實施以后,縣政協要求委員以“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為標準擔當作為,委員們積極響應,除形成調研報告、撰寫委員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外,在重大考驗面前率先垂范,積極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
堅持“雙輪驅動”,促進履職盡責。縣政協依托專委會和界別同向用力、互聯互動,積極構建“專委會+界別”的“雙輪驅動”機制。一是打造“全面招商”政協場景。縣政協開展“聚賢匯智引資興業”主題活動,動員全體機關干部和廣大政協委員全面招商,做足做好牽線搭橋、外引內聯文章,促成了唐山華纖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研院的合作,唐山尚新融大電子產品有限公司及孵化器項目順利實施。二是打造“協商有效”政協場景。縣政協構建以1次全體會議為龍頭,1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協商、4次常委會會議協商為重點,N次專委會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為常態的“1+1+4+N”的協商議政格局。首次組織召開鄉村振興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政協領導班子成員、機關“一辦四委”工作人員全體參與,委員積極參加,廣泛征集意見建議,形成了7篇調研報告,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精準施政提供了重要參考。三是打造“服務民生”政協場景??h政協將委員活動室覆蓋各鎮,充分發揮“委員活動室”功能,助推縣委“為民辦實事活動工程”走深走實。第一時間開展“助企紓困”活動,由班子成員帶隊全面走訪縣內企業。組織農業界專家技術人員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服務和農產品安全知識宣傳活動,組織法律界專家開展“法治進校園”主題活動,以實際行動彰顯了政協的為民情懷。
靶向實踐問題,激發專委會活力??h政協加強履職品牌建設,讓專委會工作“立”起來、“活”起來、“強”起來。一是打響專委會建設品牌。打造“一委一品”工作品牌,深化專委會與委員之間的聯系,實現全員實踐參與,確保專委會工作“專”出特色、“?!背鲑|量、“專”出水平。二是打響委員管理品牌。完善《委員管理暫行辦法》,制定《委員履行職能考核獎懲制度》《委員履職檔案工作實施方案》《委員履職情況量化考核實施細則》等委員管理制度,明確委員履職、獎懲、退出等要求,建立健全委員履職檔案,做到一屆、一年、一名委員一個檔案,確保委員履職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末有考核,實現對委員的閉環式管理。三是打響機關服務品牌。修訂完善機關各項規章制度,打造“學習型、服務型、實效型、創新型、廉潔型、滿意型”機關,加強各委辦協調配合,積極為委員搭建建言資政平臺,為委員提供更多真心、貼心、暖心的服務,推進機關各項工作全面提標提速、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