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邯鄲市永年區政協圍繞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精準把握縣級政協的工作實際,以抓學習為動力、抓黨建為關鍵、抓制度為保障、抓履職為依托、抓服務為宗旨,搭好“五個平臺”,廣泛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在譜寫永年現代化建設篇章的火熱實踐中唱響政協聲音、彰顯政協擔當、貢獻政協力量。
搭好學習平臺,補足精神之“鈣”
永年區政協堅持把讀書學習作為政協的工作內容和基本功,常態化開展“素質能力提升”行動。
一是“靜下來學”。區政協實行“機關周五集中學、委員常委會會議專題學、輔導報告重點學”制度不動搖,雷打不動學政策理論、學上級精神、學政協業務。建設機關文化長廊,深化“書香政協”建設,融入開展“廉政微課堂”,牢牢把握“國之大者、區之重心、協之關鍵”。
二是“動起來學”。區政協創新主題活動形式,先后組織機關干部和委員赴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學習教育,赴區新檔案館學習借鑒檔案規范化、智慧化管理,赴河北博柯萊智能裝備科技公司學習企業科技報國、回饋桑梓、為抗疫貢獻企業智慧力量的工匠精神,請委員企業河北輻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同志講述省委書記倪岳峰來永年調研該公司育種基地的精彩寫實,請緊固件發展服務中心講述緊固件產業由小做大、轉型涅槃的發展歷程,讓政協干部和委員克服本領恐慌,成為業務“多面手”,為履職提供源頭活水。
搭好黨建平臺,點亮心頭之“燈”
政協之“政”是政治之政,講政治是本,搞協商是責。做好新時代縣級政協工作,必須強化黨建引領,時刻與黨委保持“四同”。
一是政治上同向。區政協定期向區委報告工作,重大事項、重要會議、重大活動主動邀請區委、政府領導和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真正形成區委重視、政府支持、部門配合、政協主動的工作態勢。
二是思想上同心。區政協樹牢“一盤棋”思想,做到維護核心不動搖,緊扣中心不偏離,執行決策不變調。同時,自覺處理好“異”與“同”的關系,既要積極建言,又要善于獻策,為黨政領導決策作參考。
三是工作上同步。區政協把“黨政安排的重點任務、政協承擔的中心工作、委員關注的熱點問題、協商資政的短板弱項”,作為履職服務的重點、要點、焦點、亮點,時刻從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動。
四是黨建上同力。區政協實行“黨組成員包聯界別支部、界別支部聯系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機關干部聯系服務界別支部”的“四聯”制度,提升委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設立黨員委員示范崗、界別支部示范點,在維穩應急、鄉村建設等一線戰場,層層立標桿,人人做示范,形成一雁領航、群雁齊飛的黨建工作局面。
搭好制度平臺,發揮治理之“效”
為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永年區政協著眼解決“兩個薄弱”問題,制定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區政協工作的若干措施,持續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強化隊伍管理,讓活力“提”起來。成立區政協機關黨組,設立區政協委員聯絡培訓中心,增加了7名機關事業編制。促進機關干部對外交流,近兩年有4名干部交流到黨政部門任職,推薦提拔了5名年輕干部,擇優選聘了8名大學生見習生,充實優化了政協機關隊伍。
二是完善工作制度,讓紀律“嚴”起來。以“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機關建設為抓手,健全完善了機關“三重一大”、作風建設等18項規章制度,規范了發文審批、內部事項呈批、呈黨政請示報告、來文來電事項辦理等流程,增強了工作規范性,提振了干部“精氣神”,保障了“事不隔夜、文不過天、即交即辦、優質高效”。
三是健全履職機制,讓責任“實”起來。完善了專題調研、專題協商、專題視察3個工作細則,健全了委員履職服務管理,委員履職考評和述職,優秀提案、先進提案者和先進承辦單位評選辦法等制度,激勵每位委員寫好“委員作業”,形成了按制度推進履職、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
四是狠抓黨風廉政,讓作風“硬”起來。持續深化“轉提比作”活動,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壓力在政協系統末端落實,鍛造了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政協隊伍。
搭好履職平臺,匯聚星星之“火”
縣級政協的主要工作是協商,工作方式是搭臺,重點任務是雙向發力。永年區政協持續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在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載體上狠下功夫,實施“六個一”工程,即:
構建一個格局。積極完善了以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常委會會議、協商監督座談會議、專題調研視察”為重點,小微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為常態的協商議政大格局。
建好一項機制。實行“區委交、政府提、政協報”共同形成年度協商計劃的工作機制,促進政協協商更加緊貼中心大局、民生關切。
完善一項程序。完善常委會會議協商議政程序,堅持選題、調研、建言、成果轉化4個環節齊抓并舉,確保“議”出特色、“商”出質量、“協”出實效。
聚焦一個主題。始終把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為政治使命,聚焦中心工作,深度調研、精準議政、有效監督,推出了一批站得高、看得遠、謀得準、用得上的協商成果。
打通一個堵點。著眼打通協商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民主監督小組”制度,主動融入全區“大督查”格局,跟進反饋落實結果,形成了協商成果報送、批辦、交辦、督辦和反饋的工作閉環。
創新一個平臺。著力延伸基層協商民主觸角,在鄉鎮、社區探索建立“有事先商量、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試點,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當好黨委、政府“好幫手”,人民群眾“代言人”。
搭好服務平臺,彰顯擔當之“能”
人民政協“獻策”不“決策”、“立論”不“立法”、“議政”不“行政”。政協履職必須圍繞中心轉、服務大局干。永年區政協念好“三字訣”,在優質服務中彰顯擔當作為。
一是念好“實”字訣,服務決策落實。縣級政協既要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也要堅持擔好主責主業和擔當中心工作“雙向作為”。近年來,永年區政協在全區發展布局中承擔了緊固件產業“兩個轉型”、大氣污染治理、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省旅發大會、疫情防控督查組和社區農村防控組等多項中心工作,在服務決策落實中彰顯了政協作為。
二是念好“精”字訣,服務經濟發展。堅持把履職重點放在破解發展掣肘和短板的措施研究上,放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對策思考上,選擇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代表性的課題作為履職重點。今年區政協明確的“5925”協商計劃,履職議題都是高度聚焦全區“一六六”工作思路和“1185”推進方案,緊扣中心工作,反復篩選確定的。
三是念好“凝”字訣,服務政協委員。充分發揮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凝聚人心的作用,精心安排部署,創新開展了畫好同心圓、曬好成績單、干出政協新樣子、亮出委員新風采等系列主題活動,激發了政協工作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