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安平縣政協不斷探索政協協商同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新路徑,聯合安平縣社區辦公室,深入開展“進社區、話民生、促協商、解難題、辦實事”活動,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完善網格,科學構建“一張網”
按照“強基層、強治理、強服務、促發展、促穩定、促和諧”的要求,安平縣政協依托社區1個一級網格(社區辦管轄的城區范圍),15 個二級網格(15個居委會轄區范圍),145個三級網格的工作網絡,以“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為原則,將200名委員全部納入社區的145個網格。
縣政協依據“學習交流新載體、聯系群眾新紐帶、協商民主新路徑、凝聚共識新平臺”的創建標準,又在15個社區居委會設立政協委員聯絡站并建立委員活動黨小組,設一名聯絡員負責聯系所在社區居委會,組織轄區內政協委員開展活動。
與此同時,每名縣級政協領導負責聯系3個委員聯絡站,構建了“主席會議成員+委員聯絡站+委員網格員”的工作網絡,做到了“社區吹哨、委員報到”。
發揮優勢,聯手優化“一盤棋”
聚焦問題“實打實”。委員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針對物業服務、業委會換屆、城區車位等民生熱點“急愁盼”問題開展協商。2023年5月,偉業小區原有物業公司退出,小區無人管理,駐社區政協委員積極聯合溫泉社區組織部分業主召開協商座談會,了解群眾需求,協調引進建投物業公司進行物業管理,得到業主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共協助社區居委會規范了8個小區的物業管理,完成4個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的組建工作。
和諧共建“面對面”。依托社區“平民夜校”,聯絡站定期組織委員對黨的重要會議精神和惠民政策措施進行宣講,先后組織了“黨的二十大精神進社區”“每月一主題·法律服務進社區”等活動。在“道德楷模話文明”活動中,縣政協委員王建濤從家風家教、國學傳承等方面,向群眾宣講文明的重要性,得到了廣大社區群眾的好評。
督辦落實“點對點”。對群眾反饋的社情民意和難點問題,各位委員認真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積極協調解決并督促完成落實。2023年2月,某小區業主因某連鎖酒店客戶在小區隨意停車與酒店發生糾紛,駐社區的政協委員及時協助社區辦、執法局、公安局一起召開協商調解會,小區業主同意開放部分地下車位供酒店客戶停車,酒店表示會要求客戶規范停車不妨礙小區居民出行。
健全機制,理順完善“一張圖”
完善工作制度。縣政協制定《安平縣政協委員聯絡站創建工作方案》,出臺了委員聯絡站工作職責和實施辦法等相關工作制度,明確了委員聯絡站和網格員的工作定位、職責范圍、工作程序。
亮出委員身份。在委員聯絡站醒目位置設置公示牌,按照工作網絡分布,將轄區內政協委員姓名、照片、聯系方式、工作職責等基本信息進行公示,亮出委員身份。
建立反饋機制。所有網格內的政協委員加入在所在社區工作群,通過微信群、線上留言等形式收集意見建議和居民訴求,形成了“網格員反饋到聯絡站,聯絡站上報分管副主席”的信息反饋機制。
堅持定期協商。縣政協領導定期到所聯系的委員聯絡站召開工作座談會,聽取各聯絡站開展工作情況,及時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工作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