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劇《青春正好》是由馬藝恒執導,蕭洋編劇,王一哲、葉祖新、何藍逗等主演的青春勵志群像戲。本劇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扶持項目、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作品,并入選了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青春中國夢”網絡視聽精品創作項目。
本劇以輕喜劇風格、青春話語,描繪了一群在都市打拼的年輕人,歷經世事變遷后,機緣巧合下來到綠野山區創業的故事,他們扎根綠水青山、克服重重困難,攜手打造美麗鄉村新圖景,也實現了各自的夢想。該劇在優酷視頻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和口碑,在優酷站內連續11天穩居青春劇熱度榜TOP1。
勾勒青春群像,以年輕視角展現青春風貌
與其他鄉村振興題材劇集不同,《青春正好》將聚焦鄉村振興的視角放在了一群年輕人身上。劇集開篇采用“戲中戲”的形式,記錄下一群打算以“青春夢想和責任”為主題拍攝畢業作品的年輕人。他們信心滿滿,準備在綠野山村建組,拍攝紀實電影。當“影視圈打工人”遇到“新農村”,劇中登場的每一個人都是故事的主角,只不過有的是掌鏡者,有的是鏡中人。這些年輕人處在不同生活軌道,呈現不同姿態,卻朝向同一個目標:依靠自己的努力奮斗,實現夢想。
例如,“家里有礦”的方夢初,是當代有想法年輕人的縮影,他一心想要拍好電影,追逐自己的夢想和事業,并誓要做出一番成績,向父親證明自己的能力?!拔揖驮谒械幕纳缴厦?,種滿茶樹,到那個時候,綠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銀山?!边@是來自一位基層年輕干部彭書望的心聲,他將青春熱血揮灑在家鄉的土地上,構成了鄉村振興的基石,也為青年人樹立了榜樣。外表看似柔弱,內心卻無比堅定,最終依靠自己的勤勞成功創業的外來打工妹柳歡,詮釋的則是當代年輕人辛勤奮斗、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給人以鼓舞與力量。還有性格樂天的陸瑤瑤;土木建筑天賦很高的城郊青年韓木陽;質樸厚道、踏實肯干,集中了創業者優秀品質和理念的實干家、都市打工青年常笑;純粹善良的理想主義者、環保達人,新時代江南水鄉女孩的典型代表文彤;高傲冷艷、家世良好的當代商界女強人邱楓;表面胸無大志,愛胡鬧,實則堅韌果斷,執行力強的綠野山區癡情大男孩錢小泉……他們身上寄托著年輕人在相同的人生階段所面臨的各種選擇與難題。劇集用這些個性天差地別的年輕個體,定格時代青年的剖面,讓當代年輕人于其中窺探到自己的身影;用他們的視角展開敘事,描述人生短暫困境下尋找出路的心路歷程,為當代年輕人帶來啟示和力量。
將人物性格塑造得鮮活、有時代特色,“契合大時代的波瀾壯闊,兼具小人物的生活悲歡”一直是創作團隊的準則。所以,在群像之外,觀眾還可以看到多元、多維、多層次的人物關系建構。方夢初和彭書望之間從不同立場走向并肩作戰,方夢初和陸瑤瑤、文彤,陸瑤瑤跟韓木陽,錢小泉與文彤等一眾年輕人之間熾烈、不摻雜任何雜質的情感,不論是同學情、兄弟義,還是縈繞在青年男女間的愛情,都令人無比動容。
人生百態,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斗,為自己的情感歸宿努力堅守,展現絢麗豐富的青春光彩,是本劇青年群像想要傳達的,也呼應著當代年輕人的風貌。
用浪漫主義手法,打造“生活流”輕喜劇
“浪漫中勾勒現實畫卷,輕喜中蘊含百態人生?!眳^別于以強情節捕獲觀眾眼球的劇集,《青春正好》在敘事風格上,采擷當代都市和農村生活中鮮亮耀眼的元素,以詼諧幽默、接地氣的表達方式,為觀眾打造一部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現實題材作品。
在創作過程中,創作團隊深入街頭巷尾、山野鄉村采擷生活素材,將都市風情、鄉土文化及自然景觀、人文特色巧妙融合在一起,讓觀眾在劇中既能感受到都市霓虹、高樓林立的繁華,又能從綠水青山的村莊里千家萬戶的歡聲笑語中,體味到鄉野風情和田園閑趣。而在這些“煙火”中穿行的每一個主角都是普通人,他們的現實生活構成了《青春正好》獨特、濃郁的“生活味”。
在創作風格上,《青春正好》采用輕喜劇的形式,注重人物性格、為人處事等方面的趣味性表達,故事情節也飽含了讓人忍俊不禁的幽默片段,讓觀眾在歡笑中感知主角們的“追夢動態”,細細品味劇中的生活質感。
如常笑,燒得一手好菜,老實本分,無疑是劇中最大的搞笑擔當。在遭遇感情背叛后,他徒步來到綠野山村投奔方夢初,卻被方夢初的父母因誤會掃地出門,一系列略顯悲傷的經歷讓人感到同情,又因為劇情的編排而忍不住“笑哭”。而常笑與方夢初之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兄弟情誼,帶來的又是感動。在“笑”與“淚”交織之下,是現實中真摯情感的展現,能讓觀眾印象深刻、感動不已。
再如,劇中彭書望作為代理書記,為了給村里的茶樹事業拉投資,帶著家鄉的特產白酒,和錢小泉一起去拜訪商會會長。錢小泉看出對方對于投資完全沒有誠意,對方“假客氣”歸還白酒時,錢小泉也裝傻充愣,不想讓對方白占便宜,不跟對方客氣,收回了白酒。這個情節的設置讓觀眾爆笑不已。故事情節如此編排,展現的正是當下年輕人的青澀與智慧,既啼笑皆非同時又讓人覺得無比合理,也讓劇集達成了與年輕受眾的情感接駁。
立足現實,描摹鄉村振興主題下的青春選擇
作為一部反映十九大以來,當代年輕人的創業和夢想,反映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實踐中青年人作為的劇集,從現實出發,結合時代背景去真實刻畫、描述當代年輕人所面臨的選擇困境,是創作團隊在創作之初就極其重視的部分。
在劇中,綠野山村靠山吃山,優質的礦產資源讓村民們收獲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經年累月的開采,讓這片曾經的寶水鎮不再“綠水青山”。因環境污染患塵肺病而離世的妻子,讓彭書望堅定了要找回“綠水青山”,重塑“金山銀山”的信念。而在同樣作為綠野山村幾十年變化見證者的方夢初看來,繼承家族產業,繼續開礦,雖然能帶動家鄉經濟發展,但所付出的代價卻是無比慘痛的。所以,他被迫選擇了“逃離”。不同的選擇,讓兩人站在了看似“對立”的立場。
劇中在城市的大夢想燒烤店里,有一面“夢想墻”,記錄著這些在城市中闖蕩的年輕人滾燙的夢想。然而,大城市的生活遠沒有想象中那樣簡單,方夢初屢次拍攝電影卻屢次失敗的沮喪,陸瑤瑤作為投資人之一卻被替換的淚水,常笑在感情上的失意……都讓他們開始思考留在城市奮斗的意義。這一系列追夢經歷,更是喚醒了方夢初內心深處對家鄉的眷念——能夠無限包容自己,給予自己無限力量的,正是那個曾經山美水美,現在卻滿目瘡痍的故鄉。在家鄉強大的包容和有力的支持下,在彭書望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下,方夢初重新找回了那個滿腔熱血的自己,有了新的大展拳腳的機會。他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得以落地,也讓他成為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一員。來自農村的柳歡,憑借自己的吃苦耐勞、誠信經營,和常笑經營燒烤店,自主經營房產公司,在城市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多次成為“夢想小分隊”的經濟支撐。這樣的設置,是要向觀眾傳達一種理念——不必拘泥于刻板教條,城市發展機會眾多,鄉村同樣日新月異,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鄉野田間,只要能撐起夢想的天空,有志青年就可以前去闖蕩一番,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
與此同時,對當下社會現實議題進行探討,也是創作的重要出發點。如“畢業后該何去何從”“追逐夢想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堅持還是妥協”“愛人是找相似型還是互補型”等熱點話題的展現,如關停污染企業、反對流量明星等社會現實話題的生動描述,讓觀眾看到如何從“窮山惡水”回歸“綠水青山”,也讓觀眾理解綠水青山理念的重要意義:只要人們的內心變得富足、純凈,多大的工程都可以重建,多大的夢想都能實現。
《青春正好》的真誠表達就在于,將宏大的時代命題拆解到細水長流、煙火氣十足的小事和細節中,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不空喊口號,用劇中人的個人抉擇給處于困境中的年輕人一個有啟發的答案。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勉勵青年人“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愿你們青春正好、不負韶華,都能成就夢想”?!肚啻赫谩芬阅贻p人的夢想追求為切入點,主人公們經歷了一路的追夢與打拼,夢想最終在鄉村振興建設中落地生根。希望這有跡可循的創業過程,真真切切的夢想落地,可以鼓舞當代年輕人去追求更美好的個人職業和生命價值,更好地去詮釋“青春正好”。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