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2023年“全國智慧廣電網絡新服務”推選結果。其中,視聽消費新體驗、智慧家庭新場景、數字文化新應用和政務商務新服務四個類別的案例各10個,合計40個案例。這些案例集中展示了智慧廣電網絡服務取得的新進展新突破,對后續廣電網絡機構創新服務具有重要示范帶動作用。
各有線電視網絡公司、IPTV集成播控服務運營機構和傳輸服務機構、互聯網電視集成服務運營機構持續發力、積極探索智慧廣電網絡+“政用、商用、民用”新模式、新場景、新業態,打造了系列特色服務,實踐成果非常豐富。這些創新服務牢牢對標鄉村振興、數字經濟、文化數字化等國家戰略,將智慧廣電建設深度融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之中,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之中,不僅取得了較高的社會效益,還推動了自身業務轉型和收入增長。整體呈現以下特征。
大屏服務向分眾分域模式轉變
在數字智能技術助力下,廣電網絡大屏不再止步于面向大眾提供單一視聽內容服務,而是瞄準細分客群、細分地域,提供特色化、差異化的綜合信息服務。
一方面,通過瞄準細分客群,提供細分內容或服務,鞏固大屏用戶規模和活躍度。中國廣電重慶公司基于細分客群的創新應用項目推出“長輩模式”“少兒模式”,大大提升主要客群的大屏觀看體驗。中國電信安徽分公司“一屏多用”重塑大屏剛性需求項目提供遠程監控、在線康養、在線教育、智慧社區等綜合服務,實現用戶開機率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
實踐表明,老年和少兒是大屏主要目標細分客群,提升老年、少兒電視使用活躍度已經成為各機構主要著力點。中廣有線基于數字家庭大屏端AI智慧為老服務、中國廣電山東公司山東省醫養健康智慧服務平臺、東方有線上海教育數字化轉型廣電融合服務試點應用示范、中國電信湖南分公司AI智慧教育電視應用解決方案等都聚焦為老服務、少兒教育兩大賽道,取得不錯效益。
此外,一些面向殘障群體的大屏內容和服務充分彰顯廣電網絡機構的社會責任擔當。中國廣電“光明影院”公益點播專區通過提供特色內容服務視力殘疾人,江蘇有線聯合江蘇省殘聯推出“殘疾人之家”智慧廣電服務平臺,從打造專屬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方面推進助殘活動和服務。
另一方面,精準細分地域,實現內容定向推送,開拓政務、商務、教育、旅游、農業等業態合作。歌華有線數字媒體公司“歌華生活圈”區域化的政府公共服務信息傳播、中國廣電重慶公司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臺等項目都是根據機頂盒比對確定用戶地理位置,基于不同地域,與相應政府部門、商業、學校、醫院、酒店等合作開發各類服務應用,實施定向內容推送,實現“千區千面”。
家庭場景得到持續開拓和優化
家庭尤其客廳是大屏收視的主要場景。廣電網絡服務機構持續拓展大屏特色服務,優化大屏收視體驗,夯實電視大屏主渠道地位。
加強智能家居物聯網平臺建設,構建智家生態圈。華數傳媒、中國廣電湖南公司、吉視傳媒陸續推出華數智能物聯連接工程、中國廣電蝸牛智家平臺、“吉視家”智能家居物聯網平臺等項目,提供智能組網、安防監控等服務,將智能機頂盒變身為“智慧家庭控制中心”,推動構建智能家居生態圈。
聚焦新消費需求,做精做優家庭大屏特色服務。其中,廣西廣電新媒體公司推出廣西IPTV超高清服務,借助4K超高清內容刺激用戶主動升級更換千兆寬帶和IPTV4K機頂盒,為公司與上游合作伙伴帶來超千萬元級別的年收入規模。在室內健身方面,中國廣電重慶公司推出AI生活會員:AI健身服務,只需連接電視、手機兩大終端,即可定制健身指導方案,獲得AI居家健身“私教”;咪咕開展數智競技創未來,5G家庭新場景項目試點,通過賽事提升健身趣味性,打造元宇宙智慧家庭全民健身場景。重慶廣電數字傳媒公司推出智能法律咨詢服務輔助屏項目,用戶通過IPTV多輪對話就能夠一鍵生成法律咨詢意見書。
加強技術創新應用,優化家庭大屏收視體驗。天翼數字生活科技公司開發天翼高清大屏電視AI助手,用戶通過智能語音遙控器能夠實現語音一聲觸達、一鍵直通、一鍵拉起等功能,解決大屏業務入口深、操作繁瑣等痛點。百視通推出基于廣電5G云TV服務,引入智能推薦算法、多態播出、多屏聯動等技術,提供新型廣播電視服務。
廣電網絡成為政企數字化轉型助推器
隨著廣電網絡在政務、商務等領域的深入實踐,廣電網絡服務機構逐漸融入政府治理、工業數字化、民生服務等活動之中,探索多元融合業務模式。
在政務方面,積極融入省市縣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監管治理活動,成為推動政務業務發展、提升政務治理效能的“好幫手”。比如,江蘇有線與江蘇省大數據管理中心深度合作,依托江蘇省政務大數據信息化建設及人社應用典型案例項目,助力全省政務信息化和政務大數據業務發展;中國廣電廣州公司聯合廣東省衛健委,建設廣東省遠程醫療平臺,推進遠程醫療服務;廣東廣電網絡廣東珠海中華白海豚國家重要濕地5G+白海豚定點聲學監測項目,助力保護區管理局科學監測監管;中國廣電寧夏公司中寧縣智慧應急管理一體化綜合監管平臺建設項目協助當地政府落實自治區安委辦要求,加強?;钒踩O管;江蘇有線常州“文明常在”一體化服務平臺和廣西廣電網絡志愿服務“桂志愿”平臺致力于協助文明實踐活動相關管理部門打通各級文明實踐服務平臺間的資源壁壘,實現區域一體化智慧服務。
此外,聚焦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需求,中國廣電四川公司打造“村能辦”便民服務平臺,將與民眾密切相關的黨建、民政、土地、合作醫療等審批、服務事項納入便民服務站集中管理,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腿,百姓少跑腿”;廣西廣電網絡推出“智慧廣電”全媒體信息站助力數字鄉村公共服務創新應用項目,升級數字農村書屋為全媒體信息站,提供網絡圖書館、空中課堂、一村一屏、平安鄉村、視頻會議等一站式服務。中國廣電新疆公司“有線5G衛星”三網協同重大專項創新應用項目通過部署衛星數據公網終端接收系統,推動戶戶通從單向走向雙向,探索“智慧廣電+公共服務”的融合體系。
在商務方面,積極運用700MHz 5G和有線融合網絡優勢,創新應用物聯網技術,助推新型工業化發展。廣東廣電網絡江門開平分公司與廣東潭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5G+智慧水產養殖項目”合作,打造“智慧水產養殖管理平臺”,整體建立起生態循環養殖系統。中國廣電河南公司以蘭考市光伏發電站為場景應用,構建基于700MHz 5G的分布式光伏物聯網智慧管控平臺,解決多能源優化互補、區域能源優化調度和設備遠程精準控制等應用的行業痛點。中國廣電山東公司推出廣電700MHz 5G助推煙草智慧物流園區生態創新項目,基于濰坊煙草啟動5G智能化改造,構建“智慧物流+智慧園區系統”,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這些垂直行業經驗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在標準化基礎上可以加大規?;瘧猛茝V。此外,中國廣電重慶公司聚焦區域農特產品電子商務推出的“廣電方舟”鄉村振興融合服務平臺,為農產品銷售增力、為鄉村人才增智、為農村旅游增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廣電網絡文化數字化實踐探索愈加豐富
廣電網絡機構開展了各類文化數字化服務探索,其中不僅有文化數據庫、文化專網建設,更多的則是建立數字服務平臺,直接面向消費端提供數字文化服務。
開展文化數據庫建設,尤其關注廣電系統內媒資數據的互聯互通。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山東省廣電局紛紛推出基于共享平臺的數字文化創新應用生態、山東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共享平臺等項目,探索節目版權交易新模式,推動省內視聽資源共建共享。
聚焦特定文化遺跡,探索端到端文化數字化解決方案。廣東廣電網絡江門開平分公司聯合當地宣傳文化部門圍繞開平碉堡與村落等世界文化遺產,推動文化數據庫、文化專網、文化數據超市、文化消費場景全流程建設,推出廣東江門開平文化大數據服務。江蘇有線蘇州分公司,圍繞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開展紅色文化線上線下融合運營,打造樂益雪松、樂益學堂等數字化體驗場景,推出蘇州“樂益+”IP紅色文化符號數字化服務。
匯聚省內文旅資源,提供沉浸式數字文旅體驗服務。中國廣電重慶公司打造“重慶云上博物館”文博數字服務平臺,陸續引入省內各類博物館,提供一站式數字化文博資訊服務。河南廣播電視臺推出大象5G智慧文旅項目,與河南博物院合作,運用5G云渲染互動、AI虛擬數字人、AI語音合成等技術,通過大象新聞App向公眾提供線上沉浸式數字文旅體驗。
此外,部分機構重點聚焦黨的理論教育工作,推出數字黨建服務。寧波江北華數公司打造江北區“新思想武裝教育”場景應用項目,對新思想學習宣傳教育工作進行數字化改造,接入社會大屏、生活小屏、學校教屏、電視熒屏、應急廣播,實現新思想傳播的全方位覆蓋、全天候延伸。廣西耀象文化傳播公司打造“數字黨建”廣電生態,基于“壯美廣西黨建云”平臺,研發《紅色傳奇》沉浸式體驗中心,構建多功能主題教育空間。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