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教學法是伴隨著我國教學制度不斷完善與發展而逐漸形成的教學方法之一。在高校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法具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效率、教師專業能力的作用。合作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更加符合現在教育背景下所提出的要求,更加人性化。它是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轉變為師生互動、共同學習的新型教學方法。作為一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方法,它是使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能力和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合作教學法在高校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合作教學;美術教學;高校
就如何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繼而提升美術課堂的質量,大多數美術教師都做過深入而又廣泛的討論和研究。通過實踐教學發現,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吸引和調動學生的注意力。經歸納有如下途徑: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課外拓展法、鼓勵教學法、合理評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能夠讓美術課堂更生動,更吸引人,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提升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但這些教學方法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美術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所以很多學生無法理解其知識內涵及內容,而上文提到的案例教學法、鼓勵教學法并不注重學生間的合作、溝通、競爭與交往,無法引導學生把更多精力投入美術學習中去,難以更有效地提升美術課堂的質量,導致學生對美術這門課程的知識理解不夠透徹,對美術課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積極性不強。因此,美術課堂中開展合作教學十分必要。這樣不僅能促進師生間的合作和溝通,也能增進學生間的友誼。應該重視美術課堂教學中合作教學法的運用,從而提高高校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一、合作教學法的概念
所謂合作教學法,就是指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小組或者其他團體形式組織教學過程的一種方法,能夠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達成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實施合作教學法的關鍵在于重視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學生之間合作學習,能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帶領下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可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1]。
合作教學法理論認為,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如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在不同的意見中求同存異的能力等。合作教學法的具體實施包括以下要點:第一,異質分組。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學習需求等將學生進行不同組別的分配,以促使學生相互輔導學習。第二,積極依賴。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感知到自己的貢獻對整個小組的成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小組內每一位成員都會積極努力完成學習任務。第三,成長互助。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換資源,相互鼓勵,相互督促,從而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第四,評價個人學習成果。運用合作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合作情況、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以便讓學生能夠查漏補缺,更好地開展后續的學習。
二、合作教學法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作用
將合作教學法運用于高校美術教育中,可在提高高校學生美術學習興趣、增強高校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高校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及促進高校美術教學方式進步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下文筆者對合作教學法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作用進行闡述。
(一)提高高校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提高高校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是合作教學法最直接的效果體現。合作教學法通過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相互交流來共同完成教學過程,因此可以說合作教學法的實質就是以學生為主實施教學。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展開教學活動,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尊重學生,使學生產生對美術的深入學習興趣。要想使合作教學真正達到其應有的效果,必須對合作教學法加以重視,并不斷地完善和發展這一教學方法[2]。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較,合作教學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比如問題式合作教學法、討論式合作教學法、實踐合作教學法、學科式合作教學法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增強高校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增強高校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是合作教學法的一個重要作用。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愈發關注。在高校教學工作當中,課堂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靠課堂教學實現,而美術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其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將合作教學法運用于美術教育十分符合高校目前的發展與建設需要,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養高校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培養高校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是合作教學法應用于美術教學的關鍵性作用。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團隊協作能力對高校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種能力。美術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藝術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作精神的培育也成為一種必然要求。合作教學法注重美術教學過程對高校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發展。教師利用合作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在無意中運用溝通協商技巧,理解團隊的含義,形成合作精神,于潛移默化中形成團隊協作能力。
(四)推動高校美術教學方式進步
促進高校美術教學方式進步,是合作教學法應用于美術教學的一種衍生作用。隨著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合作教學法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與重視。合作教學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在國內高校課堂中應用時間不長,它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持續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從而提高合作教學法的運用水平,推動高校美術教學方式進步[3]。對高校美術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從而極大地提高高校美術教學質量。
三、合作教學法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問題式合作教學法
問題式合作教學法在日常教學活動之中,應用頻率較高。這種方法的運用是在課堂上以學生回答問題為主,即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拋出問題由學生進行思考和解答,并進行一系列課外延伸,能夠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識。問題式合作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最大的優點是避免了“填鴨式”教育。它不是單純地讓學生強行記憶知識點,而是從某個角度出發,讓學生在了解美術作品創作背景后,進行獨立的思考,從而更加深刻地了解美術作品[4]。
例如進行中國唐代美術作品鑒賞時,教師不直接列舉唐代美術作品,而是從歷史角度出發,講述了有關的歷史事件,然后以歷史事件為基礎引出這一時期美術作品,教師會問:“唐代的美術有哪些非常出名并且值得后人記住的作品?有什么發展?大家知道嗎?”然后,教師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展開討論。這些問題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思路,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仔細閱讀并理解課本內容,從中找到有關答案。如果學生不了解唐代美術特點,那么教師的提問也只能是一帶而過,無法讓學生產生興趣。對于同一問題的答案,學生自己發現的,與教師講出來的,學生的理解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學生在思考教師的問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對知識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二)討論式合作教學法
討論式合作教學法在高校美術教學中是較為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在目前的高校美術課當中,討論式合作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高校教師和學生通過討論來實現教學目的。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高校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討論式合作教學法比較重視交流,通過生生、師生的多方面交流來實現教學。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經采用了討論式合作教學法來對大學美術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討論式合作教學法能夠增強高校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當前社會形勢下,討論式合作教學法的運用對高校學生成長來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例如,在講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粗略地翻閱課本,接著請學生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為對象展開討論。討論范圍讓學生自己定,教師只給出幾個關鍵話題就可以。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針對不同的內容展開自由討論。在討論中,學生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現狀、文化潮流、主要創作等進行全面了解。這樣的課堂既能使學生對這些作品有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也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學生自己討論后歸納出來的內容,他們掌握起來就比較容易。整個教學氛圍輕松、自由,學生也更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
(三)實踐合作教學法
目前,實踐合作教學法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也很普遍。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總的來說,實踐合作教學法是一種通過具體實踐來對學生開展美術教育的方式。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實踐合作教學法由于實踐性強的特點,對于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深受學生喜愛。同時它也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創新性,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當中。由于實踐合作教育法的本質,是引導學生投入實踐,因此該教學方法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注意靈活運用實踐合作教學法。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結合自身經驗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設計相應的活動形式,使教學更加具有吸引力。例如,當談到有關篆刻的學問時,教師除了基礎的教學操作——向學生講解相關理論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真正地動手學習篆刻。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動手練習,使其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引導學生互幫互助,合作完成實踐任務。這樣不僅能夠使師生交流更加順暢,而且也能提高學生對篆刻知識理解的準確性、全面性,使學生牢牢掌握篆刻知識,熟記于心。并且,教師也能通過這一方法來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學習活動,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建議。這對于提高高校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學科式合作教學法
學科式合作教學法在我國目前高校美術教學中是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這種教學方法通過將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相結合,達到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目的[5]。教師在講授美術課程內容的同時,延伸其他學科的有關知識點,從而使課堂講授內容更加豐富有趣,讓學生從多方面了解美術作品,更好地掌握相應的美術技能。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很好地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其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乃至激發其創作靈感[6]。
例如,在講到五四青年雕像相關內容,為了讓學生可以通過了解五四時期一些先進人物的事跡來理解五四青年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可先從政治、歷史學科引出五四運動,并與學生共同探討五四運動的性質、意義,接著基于對五四運動、五四精神的了解來分析五四青年雕像的藝術手法和美學體現。學科式合作教學法,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在我國教學改革持續深入的今天,高校美術教學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能靈活地運用合作教學方法,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系統地分析過去美術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依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調整教學策略,合理選用問題式合作教學法、討論式合作教學法、實踐合作教學法和學科式合作教學法等,優化合作教學法的使用效果,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促進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康麗瓊.情景教學法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智庫時代,2018(46):222,225.
[2]封永輝.合作教學法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信息,2012(11):260,223.
[3]郭云.分組合作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理論觀察,2020(3):162-164.
[4]姜小淳.提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8(29):41.
[5]于鵬杰.基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150.
[6]黃曦農.基于全面發展觀的高校美術教學分析:評《學校美術教育目的論》[J].中國教育學刊,2022(9):111.
作者簡介:
王俊,碩士,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