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篩選出生長優良的黑木相思無性系,以6種黑木相思無性系為研究對象,于2018年5月用黑木相思營養袋苗營造無性系對比試驗林,測定1.6年生、2.6年生、3.6年生黑木相思無性系試驗林的樹高和胸徑,計算其單株材積,比較不同黑木相思各生長指標的差異。結果表明,6種黑木相思無性系的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在無性系間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根據3.6年生黑木相思無性系的生長量分析,基于Q型聚類初步篩選出1號、3號、5號和6號共4個優良無性系,其生長量均達到
較優水平。
關鍵詞 黑木相思;無性系;生長性狀;對比試驗
中圖分類號:S722.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4.028
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 R. Br.)屬于豆科相思樹屬常綠喬木,原產地為澳大利亞南部,是相思類最高大喬木之一。黑木相思引入我國后,在廣東、福建、廣西等地均表現出較好的生長適應性。黑木相思屬強陽性樹種,喜光、耐干旱瘠薄,較耐寒,在土層30 cm以上的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根系有固氮根瘤,能有效改良土壤,對保持水土維持生態有很大作用。黑木相思因木紋美麗、材質好,木材密度中等,在家具及貼面板材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屬高級用材樹種[1-2]。
此外,黑木相思對氟化氫、二氧化硫、氯氣等氣體的抗性強,可作為污染區的綠化樹種,還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和綠肥資源。可見,黑木相思既是造林綠化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良好樹種,又是值得研究和大力發展的用材樹種[3-4]。本試驗利用6個黑木相思無性系的苗木營造對比試驗林,測定分析黑木相思無性系的生長性狀差異,以期篩選出適合桂東南地區推廣種植的優良家系,并為進一步開展優良單株選擇及無性繁殖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玉林市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高嶺分場17林班3小班,地處東經109°39′~110°14′,北緯22°33′~23°02′,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3 ℃,無霜期約305 d,年平均日照時間1 289.7 h,年平均降水量2 167 mm,年平均相對濕度78%。海拔約300 m,坡度約22°,坡向東南,土壤為花崗巖發育的紅壤,土層平均厚度為80~110 cm。林下植被主要有苦竹、山蒼子、金毛狗、淡竹葉等。
1.2 試驗材料
6個黑木相思無性系SR3、SR13、SR14、SR17、SR25、SR53(對應編號為1、2、3、4、5、6)均為中國林業科學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培育的無性系。
1.3 試驗設計
試驗按不完全隨機區組設計,選取6塊立地條件相一致的地塊進行造林試驗,4次重復,每個標準地為400 m2,種植行株距為2 m×3 m,共67株黑木相思。2018年3月,對所有標準地進行煉山整地,大明坑規格為50 cm×40 cm×30 cm,每坑施鈣鎂磷250 g作基肥;2018年5月,用黑木相思營養袋苗營造無性系對比試驗林。造林后連續除草擴坑撫育3年,每年2次。
1.4 指標測定
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連續3年對6個黑木相思無性系各處理小區的林木生長性狀進行調查測定:樹高采用鋼卷尺和Vertex La-ser5激光超聲波測高測距儀進行測量,胸徑采用哈爾濱市光學儀器廠生產的測樹鋼圍尺進行測量。
黑木相思單株材積計算公式為
(1)
式中:V為黑木相思單株材積,m3;D為平均胸徑,cm;H為平均樹高,m[5]。
1.5 數據處理與分析
數據整理后,采用Excel和SPSS 19.0軟件統計、比較和分析不同黑木相思無性系試驗林的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的生長量,并運用Q型聚類分析方法以3.6年生時的胸徑、樹高和單株材積為指標對6個黑木相思無性系進行聚類分析,把表現不同的無性系進行分類,篩選出表現優良的黑木相思無性系[6]。
2 結果與分析
2.1 樹高生長量
從表1可以看出,6個黑木相思無性系的樹高生長量在1.6年生、2.6年生和3.6年生時均達極顯著差異。1)1.6年生時,整體平均樹高為3.12 m,高于總體平均水平的無性系有4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5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2)2.6年生時,整體平均樹高為5.64 m,高于總體平均水平的無性系有4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5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3)3.6年生時,整體平均樹高為8.57 m,高于總體平均水平的無性系有4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5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
2.2 胸徑生長量
從表2可以看出,6個黑木相思無性系的胸徑生長量在1.6年生、2.6年生和3.6年生時均達極顯著差異。1)1.6年生時,整體平均胸徑為3.23 cm,高于整體平均水平的有3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2)2.6年生時,整體平均胸徑為6.83 cm,高于整體平均水平的有4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5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3)3.6年生時,整體平均胸徑為10.92 cm,高于整體平均水平的有4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5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
2.3 單株材積生長量
從表3可以看出,6個黑木相思無性系的單株材積生長量在1.6年生、2.6年生和3.6年生時均達極顯著差異。1)1.6年生時,整體平均單株材積為0.002 2 m3,
高于總體平均水平的無性系有3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2)2.6年生時,整體平均單株材積為0.013 7 m3,高于總體平均水平的無性系有4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5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3)3.6年生時,整體平均單株材積為0.046 9 m3,高于總體平均水平的無性系有4個,分別為1號無性系、3號無性系、5號無性系和6號無性系。
2.4 無性系選擇
運用Q型聚類分析方法以3.6年生時的胸徑、樹高和單株材積為指標對6個黑木相思無性系進行聚類,結果如圖1所示。當聚成3類時,1號、5號、6號無性系為1類,3號為1類,2號和4號為1類;當聚成2類時,1號、3號、5號和6號無性系為一類,表現出較優的生長性狀(見表4),可作為該區域的優良無性系。
3 結論與討論
黑木相思6個無性系生長性狀的差異在1.6年生、2.6年生、3.6年生時均達極顯著水平,無性系間選擇潛力大,通過無性系對比試驗可選育出適合本地區的優良無性系[7]。3.6年生時,整體平均胸徑為10.92 cm,整體平均樹高為8.57 m,整體平均單株材積為0.046 9 m3。
綜合考慮生長性狀篩選出1號、3號、5號和6號無性系為優良無性系。
區域試驗可降低無性系造林風險[7]。本研究為單點試驗,且測定的指標只有樹高和胸徑。黑木相思樹種因其木材具有較高的價值且具有根瘤菌等特性,既可作為優良的用材林培育,也可作為改良土壤的生態樹種培育。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初步篩選出的1號、3號、5號和6號4個黑木相思優良無性系,仍需通過多點試驗及連續測定枝下高、木材材性等更多指標,為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紀元.金合歡屬植物資源在我國亞熱帶的引種潛力[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2,22(3):283-288.
[2] 吳中倫.中國主要外來樹種引種[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3] 陳海兵,吳義成,盧義山,等.菲白竹埋鞭育苗繁殖試驗[J].江蘇林業科技,2007,34(5):22-24.
[4] 張遵強,何希誠,胡超宗,等.紫竹鞭段繁殖研究[J].竹子研究匯刊,1998,17(2):40-43.
[5] 覃永華,唐繼新,秦武明,等.三個相思樹種的造林對比試驗[J].廣西科學,2008,15(1):87-91.
[6] 葉瞭露,陳健波,項東云,等.大花序桉種源/家系試驗的早期研究[J].廣西林業科學,2007,36(4):187-191.
[7] 莫曉勇,彭仕堯,龍騰,等.雷州半島桉樹無性系選擇及其早期綜合評價[J].林業科學研究院,2003,16(3):293-298.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