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德風
1912年,法國化學家路易·卡米耶·美拉德發現食物在烤制過程中,氨基酸和糖通過與脂肪接觸會在食物中發生反應,產生棕色且誘人的表面。人們便以這位化學家的名字來命名這一過程,即美拉德反應。無論烤牛排還是烘焙,制作過程中都會出現美拉德反應,同時產生勾起人食欲的香味。當它來到時尚圈,就成了美拉德風。這一風格的靈魂便是與烤牛排等食物表面相近的棕色、大地色單品。只要渾身上下以這種顏色的穿搭為主,那就是美拉德風。
熱評:夏天時鮮艷多彩的多巴胺穿搭只適合少數人;而美拉德風穿搭更加低調內斂,更加適合日常,對亞洲人的膚色也更友好,幾乎人人都可以駕馭這種風格。而且美拉德風與秋冬的適配度很高。
“小孩哥”“小孩姐”
“小孩哥”“小孩姐”是網友們對年少有為的孩子們表達欽佩與夸贊的流行網絡用語。在短視頻平臺上,人們經常可以看見一些非常優秀的小孩,在其他小孩還在玩泥巴的年齡,他們就已經擁有著非凡的技能,或者有著通透的處事風格,讓很多成年人自愧不如。“小孩”形容的是年齡,而“哥”“姐”形容的是水平。
熱評:成年人羨慕他們身上的各種技能,更羨慕他們積極勇敢的人生態度。他們的狀態完美呈現了部分成年人渴望的第二世界,因為成年人總是顧慮太多,要避免沖突,要自我說服,還要顧及人情和臉面。
嗎嘍
“嗎嘍”是兩廣地區的方言,指的是猴子。最近嗎嘍風靡了年輕人的生活圈,各種嗎嘍表情包頻繁出現在聊天記錄中和網絡平臺上。可愛搞笑的小猴子配上簡單的句子,既輕松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又不會顯得太過尷尬。比如年輕人最近常用的一張表情包——“嗎嘍的命也是命”,意思是“別催了,我已經在玩命趕工了。”
熱評:這樣的自嘲以一種戲謔的方式揭示生活的困難和無奈,提供了一種健康的宣泄方式,能讓人們笑對生活,減輕內心負擔。
知名青年作家考編上岸
11月6日,武漢市文聯公布了2023年度專項招聘擬聘人員公示表,報考武漢市文學藝術理論研究所(芳草雜志社)的班宇、陳春成、王蘇辛三人,經現場資格復審、考試、體檢和考察合格,擬聘用為武漢市文學藝術理論研究所(芳草雜志社)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均為文學創作崗。三人均系知名青年作家。于是,“宇宙的盡頭是考編”再一次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熱評:沒有法律法規禁止知名青年作家考編,自由開放的現代社會也允許一個人實踐他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此次考編事件之所以引發熱議,還是因為他們在人設與選擇上有一點差異,讓網友產生了違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