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門新學科,就如同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以前的你,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讀了大學專業之后,山中有了《森林保護法》,水中有了國土分界線,就連路邊的一棵樹、一只小動物,都象征著一部法律法規或是承包經營權……沒錯,大學生眼中的世界,就是這么多姿多彩,充斥著理論知識的“復雜性”。
管理科學
Bless Wu:管理科學對數學的要求并不高,但是有線性代數、概率論、數據通信、運籌學、離散數學,以及各類分析、各類優化等。學完你會發現,世界是確定的,也是隨機的,有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一大堆不同的數列分布和過程來描述任何事件發生的概率,有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一大堆復雜的變化來求解狀態與狀態之間的關系。
食品科學與工程
芝麻醬:學食品以后,吃所有的東西,都感覺在吃分子料理。你以為我吃的是肉?不,是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而且是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你以為我喝的是奶茶?不,是咖啡因,是茶堿,是植脂末。哦,植脂末不要,我要放純牛奶——一種富含優質蛋白質、鈣、乳糖、脂肪的乳化液體。
經濟學
魚非子:經濟學的好處在于,它不跟你講什么仁義禮法、人情世故,而是把赤裸裸的利益擺在你的面前,告訴你,應該選什么。雖然看上去冷冰冰的,但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無謂的感情糾葛,讓人的心不必為盤根錯節的情緒所累,這也許就是威爾·羅杰斯把貨幣稱作是人類繼火和輪子之后最偉大的一項發明的原因吧。
麻醉學
Kkhenry:我來說說大家都感覺神秘的麻醉學。在很多人眼里,麻醉學的印象大概就是“麻醉醫生給我打了一針我就睡著了”,殊不知,你睡過去,他的工作才剛開始。麻醉學,是在各種情況下保障生命體征平穩的核心學科。
軟件工程
你不知道我是誰:萬物皆對象。你瞧這棵楊樹,你瞧這棵柳樹,他們應該都有一個樹的基類,就比如手機 Type-C 連電源,電源插銷連插座。通用接口、模塊化開發,就比如買了手機我還要買手機殼、手機貼膜,我還想買手機鏡頭、云臺。我覺得這算是個裝飾器模式吧?上帝不會擲骰子,當一切外界變量一致時,應該是能復現現場的。
林學
Vanjurs:林學是學種樹的嗎?是,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千山萬水,姹紫嫣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也不是,它從宏觀的森林決策間接理解生態系統,也從分子級別的顯微鏡敲換基因片段,或者通過自然美學吐露生命真諦。林學,就像科學和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又在山頂上會合。
財務管理
不會蹦跶的耗子:以前我買個東西,成本15元,利潤5元。現在買一個漢堡20元,這個漢堡里面有基本原材料、輔助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期間費用、存貨、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損失、長期待攤費用、營業外支出……
社會學
一個成熟穩重的我:以前,在農村看到留守兒童,我會覺得他好孤獨、好可憐,我們應該怎么幫助他;現在,我會想現代社會經濟轉型、城鄉二元結構導致的勞動力流動、群體性問題、留守兒童內部的差異化問題等。
材料化學
高高:世界并不像我最初認為的那般純粹,有無數個無窮小量被忽略,又有無數個細節被重新拿到臺前來審視。做實驗要未雨綢繆,思考無數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怎么設計實驗可以節約用量和時間,怎樣可以被認為擬合良好,把樸素的經驗變成可量化的公式。
國際經濟與貿易
蠡九:學國貿以后,吃個麻辣燙我都要考慮邊際效用。
地質學
自由的天空yyh:學習了地質學之后,對世界的認識有多大改變呢?以前我看一座山可能只看到了它的地貌、它的景致,而現在我不僅看到以前的東西,我還知曉了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簡而言之,以前我只看到了一幅“畫面”,而現在我能夠了解它的整段故事。
電影學
圈圈:學會了尊重和欣賞各種各樣的人對美和情感的不同表達,品味侯孝賢深情且漫長的鏡頭,理解布努埃爾的先鋒手法,以及欣賞新浪潮電影、蒙太奇學派、先鋒電影、左岸派的爭奇斗艷。電影讓我們可以懷念一個時代,電影也記錄著這個時代。
化學
匿名用戶:吃烤魚想點個紅糖炸糕,本想問問服務員炸糕是糍粑還是發糕,然后下意識地來了一句,你們的炸糕是大孔結構還是無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