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角:中西醫臨床醫學
講述人:張曾宇(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專業類別:中西醫結合類
本專業適合:對傳統醫學感興趣,對醫學事業懷有赤忱之心;勤奮善良,有耐心和恒心的同學
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中西醫臨床醫學這個專業?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是普通高等學校開設的一門本科醫學專業,主要研究中醫學與西方現代醫學的有機結合,是一個新興的學科。傳統的中醫藥大學(如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將其視為重點發展專業,甚至成立獨立的醫學院,與中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等同級。許多現代醫學院校也對其青眼有加,如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等。當然,在各個大學其名稱可能有所不同:如在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中西醫臨床醫學被稱作中西醫結合。雖然該專業開設的院校數量不少,但其招生人數相比臨床醫學而言不算多,主要招收極少數拔尖的、兼通中西醫的人才。
你為什么想要報考這個專業呢?
我出生于中醫世家,家族世代行醫,幼時曾隨祖父坐診,耳濡目染,始認諸藥。后經非典,更誓要一心向白衣。曾立志修習中醫,深研經典,愿畢吾生以探岐黃之幽微。毛澤東曾在《講堂錄》中寫道:“醫道中西,各有所長。中言氣脈,西言實驗。然言氣脈者,理太微妙,常人難識,故常失之虛?!惫逃懈杏诖?,私認為現代中醫人應當閎識孤懷,涵今茹古,湛深古典醫籍而又不為古學所囿,應結合臨床經驗,大膽與西醫相結合,獨辟蹊徑,創新立異,將涓滴之水匯成大海,才能使祖國醫學成為稀世之圭璧。如屠呦呦前輩從《肘后備急方》這一傳統中醫典籍中得到了青蒿素提取的靈感,將現代的藥理學與之相結合,將青蒿素應用于瘧疾的治療,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中西醫臨床醫學雖然被冠以“西醫”二字,但更多的還是偏向于中醫學知識,需要同時學習中醫與西醫的課程,并能夠在臨床上做到中西結合。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習有哪些特點?
所謂專業學得好,年年期末賽高考,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尤是,因為這一專業需要把傳統中醫學和現代西醫學同時研究精、研究深。對于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個學期十幾門功課很正常,期末考試往往一個月內要考八、九門專業課,每門專業課都是厚厚的一本書。而且醫學是不存在重點的,每一位老師都會和大家強調,病人并不會按照書上畫記的重點來生病,所以我們的重點通常就是一整本書。岐黃古道昉自墳典,文辭隱隱,字義邃艱,需寒窗奮讀之。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本科學制一般為五年,前四年都是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第五年則是去醫院實習,大一、大二主要是學習一些基礎知識,如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等中醫基礎知識,以及現代醫學的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生理學、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等。到了大三就逐漸開始接觸中醫傳統經典和現代醫學的基礎診療手段了,如針灸學、推拿學、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影像診斷學、中西醫結合方法學等。到了大四,開始教如何看病,知識點最多的是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和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此外,還需要學習中西醫結合兒科學、婦產科學、急診醫學、中醫骨傷科學、腫瘤病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每一科都要考試。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中西醫臨床醫學生,需要把各科室的專業知識打牢,于是,我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學習與背書,晨鐘誦讀,暮鼓始收,探陰陽、循五行、觀藏象、察臟腑……大學生活過得那叫一個充實。交一個學科的學費就可以學習到兩個學科的知識,真“血賺”啊!
到了大五,開始進入臨床醫院實習,向醫生們學習臨床專業知識與技術。醫院有很多科室,比如門診、兒科、婦科等,大家都會輪科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勤學勤練,大膽實踐!很多常規的外科手術都是需要不斷地積累與練習才能做好的(比如穿刺)。作為一個實習生,會有帶教老師隨身指導、幫助和監督,所以這一階段是練習醫學技能的黃金時期。當然,因為中西醫臨床醫學的特殊性,學生們還會被派到門診去跟診,跟著中醫前輩們學習如何診療疾病。跟診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把老師所用的方劑和西藥單子記下來,回去認真思考他的加減配伍,以及他是如何在臨床上做到中西醫結合的。我就曾在腫瘤科的門診跟診過一位老教授,老教授非常贊成中西醫結合,在腫瘤手術和放化療之后,都會利用中藥增強人體抵抗力和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在他的身邊,我學到了很多術后調養的中醫藥知識,受益匪淺。
都說醫學離不開考研,你怎么看?
醫生對于我們本科學習醫學專業五年的人來說,是一份能最大限度實現自身價值的職業,這份職業需要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另外,醫生的培養周期較長,現在一般醫院招的實習生都是碩士畢業或在讀,因此醫學生“本科畢業必考研”。
我們的考研方向多偏向中醫,如中醫內科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推拿學等,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碩士專業);但如果有同學對西醫比較感興趣,也可以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學術型)或基礎醫學碩士。但按照目前的政策,本專業的畢業生以后是不能考臨床醫學執業醫師的,只能考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或中醫執業醫師。
關于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就業情況,不同地區的差別比較大,這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經濟發達地區的公立醫院,醫療事業起步早,發展成熟,崗位基本飽和;而中小城市因為醫療事業起步晚,發展慢,對相關人才的需求量較大,門檻也相對較低。
如何看待中醫與西醫之間的關系?
我看到網上對中醫學發展的言論很多,攻擊詬病、盲目夸大,兼而有之。作為一名中西醫臨床醫學的學子,我認為正確地看待中醫和西醫在人類生命健康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醫與西醫,沒有哪一個是占據絕對優勢的。比如,西醫針對性強,可以快速緩解癥狀,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對慢性病的治療效果不是特別理想;中醫基本上沒有毒副作用,在慢性病長期調養和保健養生方面有很大優勢,但針對性弱、療程長。因此,在基礎治療階段,西醫可以較為及時地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治療,而中醫則有助于緩解患者因疾病而出現的各種并發癥狀,如咳嗽、腹瀉等,保護受損臟器。只有中西醫相輔相成、雙管齊下,才能為疾病康復帶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