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枝貴先生的靈性是來自鹿蹄彈出的大地之音,在蹄音之下他“聽”出許許多多靈感創作。他的藝術張力被梅花之鹿的血性點染,筆下的鹿被鹿嗚唱醒,其畫鹿之筆是靈鹿的家族賦于他的心靈共鳴,從自然的生命走向了藝術的生命。
畫家的一幅畫就是他生活的一章。要評價一幅藝術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的歷史。要理解徐枝貴先生筆下的鹿為啥有靈性,為啥那樣“活蹦亂跳”,就得了解他作品的品性和他與鹿碰撞的靈性。
2011年,徐枝貴先生在新疆庫爾勒見到了養鹿企業家蔣曉明,他在這里一次就愛上了鹿子,從此開始畫鹿。他觀察鹿子的習性、天性,還看了不少關于鹿的科普知識;從詩經和古詩里尋找詠鹿的詩詞,常用《詩經》里的《小雅·鹿鳴》用于鹿畫題款;他曾在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壁畫探索九色鹿的故事……從視覺與鹿對話,到筆下與鹿對弈。畫家徐枝貴先生畫中的鹿,是從現實中的靈性躍然到紙上的靈性。
當然,這些靠的不是一朝功夫,而是徐枝貴先生幾十年的書畫功底。在識鹿、喜鹿、愛鹿的漫長歲月中,從一個陌生的鹿躍、鹿鳴、鹿馳聽到了鹿的心音,發現了鹿的藝術魅力。
徐枝貴先生從小喜歡寫寫畫畫,自從無意中發現藝術情趣叢生,又在實踐中被激活了書畫的藝術張力,使他畫鹿一點一筆從不回筆,像鹿蹄彈起一樣,落筆有神,深淺遠近,視其自然,組筆有法,合其出彩,藝鹿生動,與鹿共鳴。如愛戀初筆般,奏一曲曲鹿戀笙歌,從自然生靈頌到妙筆靈鹿,終得眾觀之贊、媒體傳播。《路路通》《靈鹿圖》《母子愛》《鹿戀》《百鹿圖》……先生筆下的鹿走向千家萬戶,特別是在2018年參加央視《潑墨中華情》的節目錄制時,現場畫的鹿受到國內高手的贊譽,波蘭王子和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贊,以及清華大學專家的點評。
徐枝貴先生詩書畫印都不錯。這基于他與鹿碰撞出的靈性,亦基于他的善探索、多實踐、肯鉆研、學高手、取長補短而立于進取。先生有豐富的社會活動實踐,部隊的愛戴和工作環境給予了他很多學習的機會。先生的作品被眾家收藏,中央電視臺、蘭州大千書畫院、張大千紀念館、邯鄲市博物館、閬中市文化館……他對古詩詞喜愛善研,在他的書畫中無處不見古詩詞之影蹤。先生說這對他尚書愛畫的幫助非常大,往往一首古詩詞就能激發他提筆而書,展紙作畫,一幅詩情畫意之作由此而生。
先生的靈性是來自鹿蹄彈出的大地之音,在蹄音之下他“聽”出許許多多創作靈感。他的藝術張力被梅花之鹿的血性點染,筆下的鹿被鹿鳴唱醒,其畫鹿之筆是靈鹿的家族賦予他的心靈共鳴,從自然的生命走向了藝術的生命。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說:“藝術家恰當地安排萬物,驅使事物的這一部分與其他部分和諧一致,直到他創造出一個有規則有序的整體。”徐枝貴先生畫筆下養育的無數藝鹿,正如這般所述,在他的藝術指引下,和諧有序地整體嗚鳴著,走向中國畫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