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1979.01-),男,漢族,山東棲霞,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信息技術。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促使各高等學府能更好地構筑智慧的學習環境,并且能夠更有效地實現基礎建設與應用的雙重推動,這也是許多高校領導人所關注的焦點。在智慧校園的構建過程中,數據中心的構建至關重要。它的目標是通過云技術來滿足學生的需求,從而有效地緩解硬件資源的短缺,優化資源的使用效果,減少各種應用之間的交叉,消除信息的隔閡,增強數據的完整性并節約成本。
關鍵詞:私有云平臺;智慧校園;數據中心設計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使用各種技術供應商提供的應用程序。他們可能會使“孤島”的內容變得雜亂無章,并且可能會出現信息的混亂。因此,為了實現智慧學習環境的建立,需要仔細檢視現有數據,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更完善的學習環境管理體系,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二、國內外私有云平臺的智慧校園數據中心設計研究現狀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始建于1887年,作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綜合大學之一,其著名的學術聲望遠播國際,師資力量卓越,學術領域處于全球領先水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學校資訊系統的運用也更加便捷,如云計算平臺和高效的資訊管理系統。為提高學習效率,學校建設了云計算系統,并建立了一個虛擬計算機實驗室。這個系統整合了校內資源,無論身在何處,學生都能使用該系統免費獲取教育內容、課程和數據。通過該系統,學校不僅有效地減少了75%的軟件授權費用,還顯著增加150%的學習者數量。此外,該系統還能有效地結合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多個領域,改善計算機實驗室的運行效果,并增強學校服務器,從而提升師生對該系統的滿意程度。
2001年,清華大學首次將其作為一個典型案例,引入了校園數據中心的概念,旨在通過集約化的資源,有效地降低學校對運營、維護的不必要努力。5年來,清華大學的數據中心已實現從初級到精細化的發展,形成一個以技術驅動的、由多個管理模塊組成的、具有良好的可持續性的運營體系,從而構筑起清華大學數字校園的核心。“互聯網+”的發展,使傳統的校園數據中心無法滿足教育機構的要求,因此,需要將主要目標定位于打造具備良好性能的IT系統,以及實現IT的整合,以便讓教育機構的教育活動得到充分的支撐。
當前,我國學術界正積極探索校園私有云,重點關注云信息傳輸協議、安全性及其相關系統架構。然而,由于各大院校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與規范,導致了大量資源被濫用,并存在嚴重的粗放式管控。
三、當前智慧校園發展現狀及應用意義
(一)智慧校園
智慧校園,也被稱為智慧型數字校園,是一種利用最新的數字信息技術實現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旨在實現信息和知識資源的共享。它的目標是為師生提供更加智慧、個性化和精細化的校園管理、服務和生活體驗,從而推動數字校園的發展和普及。
(二)云計算
云計算利用虛擬化和集群管理技術,能夠實現系統的高可伸縮性,滿足客戶的需求并按需擴展,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在云環境中,客戶無需擔心信息的實體存儲,同時還能夠實現多用戶間的信息共享。通過將云計算技術應用于智慧校園發展,可以有效整合現有資源,并根據師生的需求進行靈活配置,以減少資源浪費并實現統一管理和維護,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云計算根據服務器位置和發布功能可分為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私有云是一種專門為企業內部設計的云,它能夠保障企業的數據安全和服務質量,并且企業能夠對其實行有效的管理。為確保校園網信息安全,可以將私有云配置在高校的網絡安全防火墻上,從而有效避免信息的外泄。
(三)校園信息化建設現狀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設都有所提升。通過對校園網絡的升級和改造,校園網絡的覆蓋范圍從萬兆延伸至主干,再從主干延伸至桌面,為師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教育和工作空間。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普及,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開始采用無線網,使得校園網絡環境得到顯著的優化。此外,隨著數字校園的普及,許多高等院校開始構建專屬的業務信息化體系,以便更好地滿足師生的需求,促進教育和教學的變革和創新。盡管近年來我國的信息化發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仍然有許多挑戰有待克服:①學校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仍需改善,尚未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育質量;②目前還沒有形成有效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導致各個部門的工作流程混亂;③由于各個部門的工作流程都是獨立的,還未形成有效的協作機制,導致信息流通與傳輸受阻。
(四)智慧校園信息平臺面臨的新的挑戰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化校園和智慧化校園的建設日益完善。4G網絡、物聯網、移動終端等技術的普及,使得校園中的信息量急劇增加,傳統的幾臺服務器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然而,由于無法與其他學校實現信息和資源的共享,信息安全和訪問安全成為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挑戰。過去,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環境主要受到WEB和桌面應用的影響。但隨著無線通信和移動設備的普及,必須尋找新的方法來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并建立一個能夠支持不同設備的學習環境。這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挑戰。
四、智慧校園基于私有云平臺的數據中心建設目標
建設智慧校園數據中心的目標包括:提升教育質量、提升學習效率和提升學生素質。
1.未來校園的建設需要實現一種全新的模式,將人、物、資源和其他外部元素連接起來,使它們的交流變得更加智慧。這將實現信息、資源和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協同作用,從而使學生能夠對學習、生活、學習成果等方面做出準確的反饋,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2.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改善管理和業務流程。利用校園信息化系統,可以快速準確地收集校園內人員、財產、物資以及教學、科研和管理業務的信息,促進學校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最終實現規范化管理和科學化決策。
3.為了實現教育智慧化和信息化的雙重目標,需要大力發展智慧型的教學、管理、科研和生活,并將其與各種相關的服務相結合。這樣校園內的數據可以被有效地收集、分析、傳輸,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借鑒國內外先進的IT技術,創造性地推出了一種獨特的校園私有云數據平臺。該平臺旨在通過整合不同部門、不同應用場景的數據,并制定相關的數據共享規范,從而形成一個完善、可持續、可擴展、可互動、可操作、可互聯互通的網絡空間。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支持學校的教育、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發展,而且能夠幫助師生們更充分地利用這些優質資源,從而推動持續發展。通過實時系統連接和數據交換,該平臺可以大幅度改善應用性能,促使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取得長期穩定的增長。
五、智慧校園基于私有云平臺的數據中心建設
(一)私有云環境設計
實現智慧校園的關鍵在于建立一個智慧化的技術環境,以便有效地儲存、計算和共享數據。而云計算架構則可以有效地減少軟硬件資源的消耗,從而大幅度降低軟件系統的更新和維護成本,為智慧校園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石。智慧校園的私有云環境由三個方面構成:基本框架(IaaS)、網絡平臺(PaaS)和應用軟件(SaaS)。
IaaS是一種模塊化方法,利用主機、儲存設施和互聯網工具來實現云端運算,為智慧校園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Paas是一種更高級的網絡平臺,可以幫助學校管理和運營,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工作。它包含了數據庫系統、中間件、數據中心網絡平臺、信息系統門戶平臺和統一身份認證網絡平臺。PaaS提供支持虛擬化部署,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相關的資料,并完成客戶的分析命令。PaaS能夠儲存、挖掘、共享和分析大量的資料,并將分析結果反饋給客戶,為各種應用系統提供支撐和共享服務。
SaaS科技為大學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可以滿足不同的教學、科研和管理需求,包括辦公、教務和學工等應用系統。這些應用系統可以借助互聯網實現資料的上傳、下載、查詢和更新,為大學的業務提供便捷的咨詢服務。
(二)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總體架構
通過整合當前的信息技術和傳統的辦公模式,可以打造一個面向所有人的、功能強大的智慧化校園系統。這個系統的目標是幫助老師更好地進行日常的教育和培訓,并更好地支持圖書館和資料館的運營。為了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其總體架構應具備良好的協調性和穩定性,以長期支撐軟硬件的建設。
通過對當前的數字校園進行綜合改造,利用先進的私有云和物聯網技術,可以構建一個全新的智慧學習環境。這個環境由三個部門組成:資源、信息和服務。
在資源管理核心方面,通過感知層來收集和傳輸客觀世界的數據,并使用云技術來處理、存儲和監控這些數據。另外,還使用了條碼、射頻、感應器和GPS等傳感技術,通過預先設定的方式,完成了人與人、人與物相互之間的連接,并使用信息交換技術來獲取智慧校園的基本數據內容。通過利用先進的通信、編碼和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將感知層的數據信息傳輸到私有云平臺,并利用云端運算虛擬化技術,做到數據的有效分配、安全存儲和實時監控,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三)智慧校園基于私有云平臺的數據中心建設指導方針
智慧校園是一個基于私有云計算的數字化中心,其施工周期較長,需要考慮到眾多的應用場景。在實施該項目時,將按照以下原則進行:①統籌推進,分步實施;②基礎服務應用先行,注重實效;③統一標準,資源共享。
同時,該項目將分為三個階段逐步推進:
第一階段:基礎服務系統建設階段。
在這個階段,將重點投入資源來構建私有云基礎平臺,并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
第二階段:智慧化應用系統建設階段。
在這個階段,將重點投入智慧化應用系統的建設。目標是通過將校園內的私有云與當前的公共云相結合,滿足日常工作和教育需求。努力構建一個便于使用的應用程序,以維護校園穩定性,并滿足管理和教育需求。
第三階段:智慧化系統進一步發展階段。在完善基本辦學條件的基礎上,將大力推進智慧化系統的建設,重點加強視頻智慧分析、統計分析、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支持,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現代大學已經遠離傳統教室。為了更好地促進大學的發展,需要打造一個智慧化的大學,能夠將大量信息傳遞給周圍的人。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應該大力推行學院教師的學術活動,努力掌握最新的理論與實踐,提升自身素質,并運用現代的思維模式將傳統教育與現代科研相結合,利用最新的技術提升自身能力,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智慧校園業務應用
首先是構建公共基礎平臺。這一平臺的構建需要具備較高的標準,并實現平臺作為數據共享中心的功能,同時還能實現統一認證和集成應用功能。只有這樣,才能為構建智慧校園打下重要基礎。在公共數據基礎平臺中,能夠有效地收集、統一管理和實時處理學校各個部門的相關信息,從而在面對龐大的信息時高效解決問題,避免信息孤島等問題的出現。通過統一身份認證,還能夠支持學生或者教職工在多個應用中實現單點登錄,既保障了平臺的安全性,也方便了學生和教職工的使用。公共基礎平臺的構建是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能為師生提供更加便利的管理和學習等服務,極大地提升了使用體驗。
辦公管理與服務的實現。這是基于公共基礎平臺的構建,能實現對全校工作的全面覆蓋,是一種具有較高管理范圍和便捷的管理信息體系。在該體系中,還需要設計多種詳細的管理服務系統,包含辦公自動化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以提供更便捷、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進一步提升校園的智慧化。目標是實現一個更全面、完善的數據中心,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服務的自動化和精細化。
通過搭建一個全面的教學管理體驗,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類型的需求,包括大專、碩士、博士,以及各類成年人的培養需求。一個完善的智慧平臺,包括教務、研發、課程、資源、考試、評估、社會參考、遠程教育、電子商務、職業技能考試、職業資格認定等功能。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理念,結合多樣化的課程內容,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以及一種能夠促進師生交流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此來極大地提升課堂的效果和質量。
基于公共基礎平臺,構建一個完整的學生管理系統。該系統涵蓋了招生、入學、畢業、離校的所有環節,包括招生、迎新、學工、就業、離校、校友等多個模塊,以實現學生管理的協調與信息共享,為學生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的服務。
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可以有效地利用大學的圖書館、教室和學術機構的信息,為學習者提供全面、便捷、可靠的信息數據庫,從而推動學習者的學習、研究和發展。
六、結束語
在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是一個重要的信息化領域,而且也是一種改變傳統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徑。通過引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夠打造一個基于云的智慧校園平臺,從而實現對整個校園的有效監督管理和評估,改善教育、科研、管理和決策的效率。
作者單位:林瑜 海軍航空大學
參" 考" 文" 獻
[1]張艷.淺析學校智慧校園建設——以江蘇省Z中職學校為個案[J].長江信息通信,2022,35(11):78-80.
[2]王理想,廖永紅,劉丹欣.基于云邊網一體化的泛在智慧教學空間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1(19):66-70.
[3]楊家娥.基于全棧私有云的智慧校園架構設計與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1(03):201-204.
[4]孫蘇偉.私有云在高校智慧校園建設中應用[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0,4(12):11-13.
[5]張智涌,張修陽,劉明錦,高鍵.智慧校園推動智慧水利建設的探索與研究——以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四川水利,2020,41(06):149-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