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瓅祺(1998.08-),女,回族,遼寧沈陽,碩士,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
摘要:本研究以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CNKI)為數據庫來源,使用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和知網自帶數據分析系統,對國內247篇碩博士論文進行關鍵詞統計分析、聚類分析,通過歸納總結目前國內碩博士生關于政府開放數據開展的相關研究,分析目前政府開放數據的研究前沿、熱點主題,以期為今后的碩博士生選題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政府數據開放;學位論文;可視化分析;CiteSpace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更新換代,政府數據庫也在日益完善,因此政府信息公開逐漸邁向政府數據開放。
關于政府數據開放的文獻綜述研究主要集中于早年的期刊,但近年來缺乏進一步的歸納總結以及對碩博士論文的可視化分析。通過分析CiteSpace可視化技術對碩博士論文的研究熱點及前沿信息,可以彌補領域空白,幫助人們進一步掌握行業動態信息。
二、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數據庫,以“政府開放數據”作為檢索詞,選擇學位論文,收錄時間為2005—2021年,共獲得247條數據信息,其中碩士論文241篇,博士論文6篇。
(二)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數據信息轉換成GB格式導出,并將其作為樣本數據庫,導入CiteSpace可視化分析工具,通過關鍵詞統計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繪制知識圖譜,從而更加直觀地探析碩博士生開展關于政府開放數據的研究熱點和研究趨勢。
三、研究結果分析
關鍵詞聚類分析是運用聚類算法,將文獻中的關鍵詞根據關鍵詞之間的關系強度進行分類,關系緊密的關鍵詞聚成一類,并形成一個簇。通過關鍵詞聚類分析可以勘測到學科的研究領域,圖1是利用CiteSpace繪制的碩博士論文關鍵詞聚類分析圖,本次研究選擇了類別中所含關鍵詞最多的前10個聚類。
對關鍵詞聚類分析圖進行信息提取,將論文研究大體劃分為五大方面,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一)政府數據開放的政策研究
王岳[1]引入“數據開放”新概念,在政策層面上,介紹了美國數據開放里程碑式的幾項法律政策法規;在實踐層面上,深入研究美國政府數據開放的成功案例,對比中美數據開放的政策、實踐和公民權利獲得等方面。還有相關學者在政策轉移理論、政治系統理論、政策周期理論等理論的指導下,采用多種研究方法,對美國開放政府數據政策進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建立開放政府數據政策分析框架。
基于模型分析,國家、地方政府頒布的政策條文是推進政府數據開放的助推劑,一些學者構建了二維分析框架,分別從政策工具和數據生命周期兩個維度對我國21項政府開放數據相關政策進行量化分析和評價。其中,劉天驕[2]以貴州省政府開放數據為樣本,采用案例分析法,構建史密斯模型,分別從理想化政策、執行機構、目標人群和執行環境四個維度開展研究,分析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
(二)政府數據開放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大多數學者運用文獻分析法和比較綜合法,從法律制度、平臺建設、體制機制、用戶參與等方面歸納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建設存在的問題。而王斯妤[3]采用綜合公共管理學、信息技術學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將理論與技術相融合,更加全面地分析我國政府數據開放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2012年,上海市成為我國第一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建設的試點單位。到目前為止,已有上百個省市級單位紛紛創建自己的數據開放平臺,國內已經有很多學者著眼于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建設研究,以上海市、甘肅省、黑龍江省、陜西省等為對象開展深入研究,通過健全法律法規、出臺地方性政策、構建一體化平臺、打造數據開放環境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優化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建設,以此解決實際問題。
(三)政府數據開放的比較研究
張麗麗[4]基于平臺視角,將平臺的構建分為數據層、基礎層、建設層共三個層面,比較分析國內外平臺構建的使用情況,從而推進我國政府開放數據平臺的動態發展。卞悠美[5]采用網絡調查法,從數據資源建設、數據組織、數據服務三個方面與韓國地方政府數據平臺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我國和韓國相比地方政府數據平臺存在平臺建設不均衡、平臺數據不規范等問題。王文強[6]以美國為對比樣本,分析了我國與美國相比在政府數據開放中關于信息安全保障在國家戰略規劃、法律法規制定、政策落實、平臺構建技術應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展開政府數據開放建設的時間較晚且缺乏經驗,以美國、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展政府開放數據的研究較早,在平臺構建、信息安全保障、實踐與管理機制等方面都有很多的歷史經驗和教訓,與國外進行對比研究,結合我國國情進行合理地學習借鑒,對于短期內加強我國數據開放建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四)政府數據開放的評價體系研究
1.構建質量評價體系
自我國實施政府數據開放建設以來,各地方紛紛響應國家號召。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和評價標準,存在數據開放質量參差不齊、用戶參與度不高等問題。國內學者關注到這些問題,從不同角度構建評價模型,對我國的政府數據開放優化建設提出針對性建議。劉博浩[7]借鑒了SPDQM模型,并結合政府數據開放的特點,從兩個維度構建了政府數據開放平臺通用的數據質量評價體系。還有相關學者從數據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影響數據開放質量的因素,并基于扎根理論,構建了政府開放數據質量評價模型。
2.用戶滿意度研究
楊柳[8]基于Kano模型設計調查問卷,對于影響北京市政府數據開放用戶滿意度的因素進行分類排序,并根據調查結果,提出提升用戶滿意度的建議。還有學者利用粗糙集的方法,構建了政府數據開放用戶滿意度評價模型,通過熵權法進行測試,并繪制四分圖,識別影響用戶滿意度的因素。
統一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提升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度,國內學者從評價體系構建、數據質量評價、平臺使用評價、用戶滿意度評價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入研究,通過問卷調查、訪談法等形式分析影響因子,選擇一個或多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為研究對象,并提出優化建議。
(五)政府數據開放的法律研究
1.立法和法律規制研究
劉凱洋[9]歸納總結出我國存在立法滯后、缺乏頂層設計、未建立個人信息保護體系、立法過程阻力較大等四個問題,并基于我國基本國情,參照國外優秀實踐案例,提出細化立法內容的觀點。王海蓮[10]基于立法本身,發現我國存在立法模式不明確、地方性法規沒有有效落實、立法部門職責不明確、法律法規之間缺乏科學鏈接等問題。郭金玉[11]基于經濟法的理論,從法學角度出發,探討了政府數據開放的法律屬性問題。
2.個人隱私保護研究
包倩宇[12]采用實證和規范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系統地梳理國外政府在政府數據開放過程中有關個人隱私保護問題的實踐經驗,并基于數據類型、數據開放層次、識別隱私風險構建了理論模型,提出通過制定專門的隱私保護法、規范收集個人信息程序、引入隱私管理員等形式保護個人隱私安全。
我國政府數據開放時間較短,目前還沒有構建完整的法律體系,缺乏法律的制約與保護。因此,政府數據開放的法律研究成為當前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和借鑒國外完善的法律規制,對我國的政府數據開放法律建設積極建言獻策。
四、結束語
本文對2005年以來有關政府數據開放研究主題的碩博士論文進行了可視化分析,探究了目前國內學者關注政府數據開放的熱點主題和發展趨勢。我國的政府數據開放處于起步階段,碩博士生的論文選題也以提出建設性意見為主,探討如何提升我國政府數據的開放建設,并學習借鑒國內外成熟的實踐案例,從而切實提升我國的數據開放水平。論文選題具有研究范圍廣、學科交叉性、實踐性等特點。隨著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的逐步發展,相應的研究會更加深入,不再停留在理論層面,未來選題的趨勢也將更加注重解決實際問題,融合不同學科專業的理論與技術方法,助力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建設發展。
作者單位:喬瓅祺 大連外國語大學
參" 考" 文" 獻
[1]王岳.美國政府數據開放政策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5.
[2]劉天驕.基于史密斯模型的貴州省政府數據開放政策執行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9.
[3]王斯妤.中國政府數據開放:現狀問題與策略選擇[D].長春:吉林大學,2016.
[4]張麗麗.國內外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建設對比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20.
[5]卞悠美.中韓省級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比較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0.
[6]王文強.政府數據開放背景下中美信息安全保障比較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7.
[7]劉博浩.我國開放政府數據質量評價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9.
[8]楊柳.基于Kano模型的北京市政府開放數據利用的用戶滿意度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21.
[9]劉凱洋.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立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9.
[10]王海蓮.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立法研究[D].寧夏:寧夏大學,2021.
[11]郭金玉.大數據時代政府公共數據開放的法律規制研究[D].南昌:華東交通大學,2019.
[12]包倩宇.大數據視閾下西方政府開放數據與個人隱私保護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