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在夜空中熠熠生輝,與滿天星辰共同組成了一幅和諧的畫卷。月,象征著團圓與美好;星,代表著希望與光芒。月星交輝,構成了人類對未來的向往,激發著人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去攀登更高的峰頂,去實現更大的理想。
35年來,一群懷揣著夢想的“月星人”,在祖國的大地上揮灑汗水,在艱苦的歲月里奮力拼搏,朦朧的眼中燃燒著希望,沸騰的血液里流淌著激情。為了抱負,為了夢想,他們從沒有停下過自己那鏗鏘的腳步。
這35年,我們看到了世界的日新月異,看到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也看到了月星集團踏著時代節點的發展與蛻變。如今,“月星”不再是青澀的少年,成為了而立之后勇于擔當的成年人。為了實現夢想,他們不忘初心,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的民族品牌企業發展之路。
今年,月星集團35歲了。35年前的月星,蹣跚起步,艱難創業,現在的月星風華正茂、碩果累累。從破土動工的第一聲歡呼,到吹響建設可持續發展杰出企業的號角,月星篳路藍縷,風雨兼程,走過了怎樣的發展歷程?累積了怎樣的精神財富?月星所走過的路、經過的事,對民營經濟的穩健發展又有怎樣的啟示?回顧這段披星戴月的旅程,應該是對月星集團35周年生日的最好紀念。
在人民生活需求中誕生
家具的設計與制作,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童年。當時,人們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就地取材,制造簡單的家具來滿足原始生活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具在注重實用的同時,越來越追求視覺的美感性。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家具的制作工藝得到了極大提升。現在,我們可以在市場上看到各種材質、各種造型的家具,它們已是每個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家具不僅提供了舒適的居住環境,還承載了人們的夢想與回憶。
從家具加工起家的“月星家具”留下了太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現任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對此更是刻骨銘心。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如皋縣的他,曾戲稱自己也是“官二代”,因為父親是生產隊長。如皋處于長江以北,屬于蘇北,當年的蘇北是江蘇經濟落后的代名詞。在經濟落后的地區,雖然有父親這個綠豆芝麻官,但也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剛剛中學畢業的丁佐宏很希望繼續學習,可兩個弟弟還在讀書,家里的負擔已經壓得父母親喘不過氣來。怎么辦?丁佐宏首次面臨著人生走向的抉擇。為了不給家里增添負擔,丁佐宏最終決定學習木匠這門手藝。當“官”的父親也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1981年的那個金色的秋天,19歲的丁佐宏學藝滿師。三年學徒走村串戶,不僅練就了精湛的木匠手藝,而且也養成了他初始的經濟意識,初步具備了一個匠人獨有的智慧。面對家鄉落后的現實,他不愿困鎖在維持生計的方圓十里,心中萌生了外出闖蕩的愿望,這愿望還處在掙錢、為家里減困的層面。但是,到哪里去?丁佐宏面臨著又一個選擇。
當時,他與年長6歲的師兄,各人寫了一封信。一封托人,投到上海;一封依親,寄向常州。結果師兄收到了常州叔叔的回信,說可以來常州試試。于是師兄弟帶著刀錘斧鋸刨,背著鋪蓋卷,手拎母雞豬爪等鄉下土產,懷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上路了。出發前,丁佐宏還特地去了一趟南通,在瞻仰近代實業家張謇先生的雕像后,才去往常州。
常州位于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地處江蘇省南部,與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滬寧鐵路、滬寧公路、京杭大運河均穿城而過。常州還是近代工業發祥地。20世紀80年代,常州更是全國聞名的工業明星城市,同時也是著名的以鄉鎮企業發展為特征的“蘇南模式”的開創地、現代裝備制造城與銀領搖籃。
20世紀80年代的常州,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光輝與榮耀。20世紀80年代初,常州與全國69個同類城市相比,常州的人均產值第一,財政收入第一;與24個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市區的勞動生產率僅次于上海,全國第二;財政收入超過了其中的10個城市。1982年,全市職工人均創造工業總產值12009元,僅次于上海;職工人均創造財政收入為1580元,為全國第三。富裕起來的常州人民,物質生活需求也在快速提升,衣柜床榻、沙發桌椅等家具更新迭代,找木匠上門打家具的家庭接連不斷。
帶著與師兄合用的木工工具和僅有的5元錢生活費,丁佐宏開始了自己的木匠生涯。
丁佐宏對接到的第一筆大單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有一人家要做一套包括櫥、柜、桌、床、椅等8件在內的家具。面對第一單大活兒,丁佐宏非常認真。他每天早上6點上門,晚上11點才離開,一干就是36天。交工那天,主家看了家具后非常滿意,給了丁佐宏100塊錢,但他只按照每天2元的工錢收了72元,價格公道、手藝精湛的口碑由此傳開。在常州郊區茶山鄉方圓十里小有名氣的丁佐宏,逐漸在常州站穩了腳跟,訂單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由于木工活多得令丁佐宏應接不暇,他不得不改變經營方式。租用了農科隊棄用的幾間平房,聯合了幾個木匠,丁佐宏辦起了木工作坊。
在抓生產的同時,丁佐宏試行家具產銷結合模式,擴展制造與商貿的經營領域。1993年,丁佐宏在常州光華路建起了月星家具大廈銷售家具,一時間吸引了眾多家具品牌入駐。丁佐宏以“前店后廠、產銷合一”的新模式讓月星迎來了新機遇,也很快帶動光華路成為全城聞名的家具一條街。
多年后,丁佐宏如是說:“大多數事業有成的人積累第一桶金的階段,都是一段凝聚著汗水與艱辛的磨難史。具備這種磨難經歷的人,方有可能忍辱負重,將事業進行到底。我是一個打工仔,憑什么闖出這片天地?不是身份,更不是關系,而是憑我做的家具好,憑我做活的工錢低。”這番話告訴了人們一個淺顯的真理:經濟學就是合算與不合算的學問,物美價廉者就是市場的勝者。“月星”的發展就是遵循了這個模式。
丁佐宏把給他機會的常州看作是他人生的新起點。雖然7年里,他披星戴月,嘗盡生活的辛酸苦辣,但是常州讓他從一個走村串戶吃百家飯的匠人,變成了一個小作坊的老板。
不安于現狀的丁佐宏有著自己的思考,加之常州城市改革帶來新的機遇,助推他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他自信,只要動機至誠、至真、至善,拼命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星光垂青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1988年,丁佐宏靠出色的木匠手藝,還清了老家所有債務,修繕了父母居住的老宅,實現了為家庭減困的初步愿望。此時,他手里還有3000元,便動了與7個木匠兄弟注冊一個木器廠的心思。
注冊需要廠名,當時茶山工商所的工作人員建議以他的名字“佐宏”為名,即“常州市郊區茶山佐宏木器廠”,但丁佐宏總覺得用自己的名字作為廠名,個人色彩太濃,單靠個人的力量難以成事,要靠大家的力量。
入夜,輾轉反側的他在租用的簡易住房里,透過無框無玻的窗戶仰望天空,一輪圓月明鏡般地懸掛在空中,無數閃爍的星星簇擁在周圍,互為照耀,共享空間。此情此景不禁觸發了他的靈感,就取名“月星”吧,這個名字不但好寫好記,而且寓意永恒光明,寄托工廠興旺發達、長盛不衰的夢想。于是,一個淳樸但又寄托著無限希望的“常州市郊區茶山月星木器廠”應時應景而生。從此,這個僅有8個人、20平方米工棚的木器廠,開始工廠化加工生產家具,用勤勞和汗水鋪就月星的創業之路。
在商品經濟大潮中成長
有夢想,才有遠方;有追求,才有未來。茶山月星木器廠自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丁佐宏深知“茶山月星木器廠”囿于個體工商戶的體制局限,沒有鄉鎮企業雄厚的集體資源依靠,必須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走下去。
1989年,一直尋找更大發展空間的茶山月星木器廠,從戴家村搬到不遠處的前洑村。新廠距離老廠不過千米,月星卻猶如進入了新天地。在這片大有可為的土地上,月星開始自建廠房、食堂和職工宿舍,工廠有了嶄新的模樣。
新廠的成名之作是“神光牌”聚酯家具。當時,這種高光的聚酯家具風靡全國,月星在常州率先生產的聚酯家具,立馬成為市場的搶手貨。工人們加班加點趕工出貨,還是供不應求。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體制的轉型,1991年3月2日,“常州郊區茶山月星木器廠”更名為“常州市月星家俬成套有限公司”,月星由個體工商戶發展成為私營企業,標志月星已經走出了家庭作坊的初創期,快速向成長期的目標過渡。
然而,曾經紅極一時的聚酯家具,隨著生產廠家迅速增加,短短兩三年時間,就從時尚潮頭滑落到流行邊緣。
把握市場,以變應變。丁佐宏經過周密分析,斷然作出了聚酯家具流水線下馬的決定。很多人不理解,他解釋道:保留這條流水線,固然可以繼續為企業帶來利潤,但對一個已經能夠看到盡頭的產品,如果繼續投入,無疑是增加未來的風險;更大的風險還在于,如果躺在聚酯流水線上吃老本,企業很可能會喪失在市場上領先一步的機會。果然,市場流行的趨勢驗證了丁佐宏的眼光,憑借著提早進入實木家具市場的優勢,月星的品牌又上了一個臺階。
20世紀90年代中期,商品經濟大潮席卷神州,市場化、國際化成為我國商品經濟發展的重要形態。1996年,西班牙安第高公司試水中國市場后,感到中國市場的潛力巨大,積極尋找中國合伙人。安第高公司與月星公司一拍即合,合資興辦“常州月星安第高家具有限公司”。
西班牙安第高公司以生產宮廷家具為主,精雕細琢的產品具有奢華典雅的歐美家居風格。合資企業成立后,丁佐宏率領6人小團隊赴西班牙安第高公司學習工藝技術、生產流程。學成回國后,月星首先進行了生產設備的更新,購買了德國豪邁電腦數控加工、西班牙斜邊封邊機、意大利漆膜砂光機等多臺先進設備,實現了更新換代的華麗升級。先進工藝和先進設備使月星如虎添翼,孵化出“帝國藝匠”自主家具品牌,開創了中國家具文化與歐式家具文化融合的先河。作為國內最早的歐款品牌,宮廷范的“帝國藝匠”填補了市場空白,也引發了市場轟動,不僅贏得了代理商和消費者的首肯,也收獲了國際聲譽。
1997年,希爾頓大酒店將在滬寧高速公路南京入口段落成,為了奪標酒店家具,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家具廠商聞風而至,個個志在必得。丁佐宏得到希爾頓大酒店采購的消息,決心攬一攬這樁“瓷器活”,月星僅用8天就趕制出10套樣品,無論材質、款式還是工藝,都可與進口名牌相媲美,而報價僅為進口產品的一半。月星產品昂首挺胸地走進了豪華星級酒店。
一個人的成功單靠努力是不夠的,還要靠思維方式的改變。固有思維只能按部就班,而思維方式的改變才能獲得質的飛躍。進入家具流通領域后,月星如魚得水,靠著對市場的敏銳直覺和果斷決策,月星走出了常州這個灑下多年汗水的白手起家之地,走向更利于拓展流通版圖的遠方。
1998年,8萬平方米的南京月星家居廣場開業,刷新了南京乃至國內家居商場的規模紀錄。盡管當時有國外資料表明,顧客的體力、心理能夠承受的商場面積不能超過3萬平方米,8萬平方米的大賣場顯然很不科學。但國外的“科學”沒有說服丁佐宏。10年的創業成功給了他自信的膽魄,10年的市場搏殺又賦予他超前的眼光。在他眼中,沒有不能闖的市場禁區,也沒有不能破的條條框框。改革奮發進取、開放大有作為的經濟革命和社會風氣,是造就企業家敢闖敢干敢冒風險的大背景,“玩的就是心跳”。
但畢竟商業模式的創新不是拍腦袋的買賣,打破常規的逆向思維,超越現實的適度前瞻,也要符合行業發展的規律和企業自身的發展實力。丁佐宏大膽抉擇的底氣來自他事前周密細致的求證。
這個記錄的意義不僅在于月星在省會城市站穩腳跟,更在于月星基于多年積累的市場需求和服務經驗,在行業內率先嘗試將ShoppingMall業態和家居關聯商品引入家具商場,引導家居用品一站式消費需求。隨后,一個個帶有月星標簽的項目在長三角乃至全國次第開花。
丁佐宏說:“我有三個故鄉,南通、常州、上海。南通是我的出生地,常州是真正改變我人生的地方,月星誕生于常州,成長于常州,沒有常州,也就沒有月星的今天,我很懷念在常州的日日夜夜。上海是我做大做強、展翅飛翔的地方,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在融合創新中跨越發展
如果說丁佐宏最開始的追夢之路,是源于當初為家減困的樸素認知,那么從常州進駐上海這個大都市,卻是他骨子里的不懈追求。
“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如皋,雖然距離上海很近,但是能去一趟上海,或者能用到上海貨,那絕對是一件非常值得顯擺的事。丁佐宏說:“上海一直是他向往的地方。而從月星發展角度看,月星家具與時裝、皮鞋、裝飾等一樣,其行業制高點在上海。”
2000年4月,月星家居首次進軍上海市場。在位于澳門路的原申新九廠地塊上,打造出了一個10萬平方米的上海月星家居廣場,其發展飽含艱辛。開業伊始,邀請的近百家商戶最后只剩下幾家,又因資金短缺,室內連空調都沒有,到天熱時,只能用電風扇吹冰塊這樣的土辦法來降溫。就是在這樣的困難中,月星咬緊牙關挺過來了。經過艱難的磨合期后,這里成為上海市民購置家具的必選之地。
這更加堅定了丁佐宏做大做強的信心。上海大都市文化開始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他的血液中,隨之而來的全國連鎖百店迅猛增加了月星家具的體量。但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從產、銷結合向產、銷、服務一體化的轉型,丁佐宏開始謀劃由傳統家居連鎖企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一個巨大體量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在他心中慢慢發酵,逐漸成形。
我們常說,機遇只會給有準備的人。2003年,上海市普陀區130地塊拍賣,實際上是上海地鐵3、4號線與內環之間、金沙江路邊的一塊狹長的邊角地,內有不少舊廠房和棚戶區。加之,它不背靠上海任何一個商圈,當時又正處電商蓬勃發展之際,實體商業一片“唱衰”之聲。因此,很多所謂有商業頭腦的人并不看好這塊“邊角料”。
但在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的眼中,它地處上海中心區域,位于普陀、長寧、靜安交界,交通四通八達,周邊居民區很多,能達到超級購物中心規模,簡直就是寶中之寶,有卓識遠見的他發現了這塊地的巨大價值。
丁佐宏怎么也沒想到,這一地塊好像就是為他的想法量身定制的。憑借著商海打拼的敏銳嗅覺,他斥巨資拍下了這塊地。丁佐宏對他的團隊說:“我們做的一定不是傳統意義的商場,而是老百姓的‘城市客廳’,一個能滿足各種美好生活需求的一站式服務空間。我要把它打造成令世人點贊的一件藝術品。”
這件藝術品將來長什么樣?丁佐宏帶著月星核心團隊頻頻走訪歐洲著名的商業體,最終,英國曼徹斯特特拉福德購物中心走進了他的視線,在“邊角料”地塊上將來建成的這座城市客廳,取名“上海環球港”。
業內曾有人好奇,為何不叫“購物中心”,或者取一個洋氣一點兒的名字:“上海ShoppingMall”。丁佐宏說:“創業之初取‘月星’之名的宗意月星是一個家,如今這個ShoppingMall更是一個大家,家就是一個港灣,所以取名‘上海環球港’,將來一定是上海、中國、世界的一個溫馨之家,一個幸福的港灣。”
基于這樣的愿望,上海環球港的藍圖設計也依此畫定,成為國內獨樹一幟的歐式風格建筑。別具匠心的創意,將現代設計元素融入了歐式建筑風格中,并以各具特色的中庭造型把原本宏偉的建筑塑造得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細微處更以弧形玻璃穹頂,采自然之光,賦予建筑以生命、陽光和活力。身臨其境,能讓人倍感文化與商業的精彩碰撞。
歐式內裝從局部到整體,都經過精雕細琢,將懷舊的浪漫情懷與現代人對生活的需求融合,特有的“歐式穹頂”與“廊道設計”相結合,顯得宏偉寬闊,采光充分兼容華貴典雅與時尚現代,呈現出新古典主義現代風格。它將區別于國內大部分以現代簡約建筑為表現形式的購物中心,使顧客即便不消費,也能在這座精致的藝術建筑內愜意地消磨一整天。
2008年,在丁佐宏的強力推動下,環球港項目正式啟動。從拍購到落成歷經十年,總面積48萬平方米的上海環球港于2013年開業,首日便迎來洶涌人潮。作為一站式超級購物中心,上海環球港集文商旅為一體,擁有琳瑯滿目的商品、各具特色的餐飲和文化娛樂設施、星級購物環境和景觀設施,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定位大商業,也因此成為上海業態最為豐滿、品牌最為豐富、組合最為多元、消費體驗最具個性化的城市綜合體,涵蓋時尚百貨、餐飲小食、文化休閑、娛樂健身、甲級辦公、五星酒店、展覽演出等。環球港云集了近千家品牌和商戶。其中,有影院、劇院、溜冰場,有健身房、spa、涉外書店、兒童游樂場,還有數萬平方米的文化區和屋頂花園廣場構成的眾多秀場,共同構成了完整的購物體驗消費鏈和商旅文結合、聯動發展的大平臺。
從2013年9月開業至今,上海環球港走過了十年。2019年以來,環球港一直位居“上海購物中心人氣榜”榜首。數據顯示,上海環球港日均客流量10萬人次以上,年客流量超過3500萬人次,2022年銷售額超過155億元,在上海名列前茅。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各行各業之間的融合創新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融合創新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還能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但月星集團融合創新跨越發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要實現融合創新,需要具備跨域發展的能力,其中包括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現代化的管理等。這就要求企業在戰略規劃、人員配置和資源整合方面進行有效調整。此外,領導層還必須具備開放的思維,團結協作,共同推動行業發展,從而實現企業和人生的飛躍。
在美好生活中創造未來
月星集團以“把美好生活帶入每個家”為使命,以“成為具有知名度、美譽度、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杰出企業”為愿景,通過對環球港、月星家居新零售連鎖等品牌的打造和拓展,致力于成為美好生活全產業鏈的打造者和新模式的引領者。
得益于上海環球港的巨大成功,2016年起,月星環球港又先后在常州、徐州、新疆喀什落地。其中,100萬平方米的“濃縮城市”——江南環球港于2016年9月在常州開業。這個超過上海環球港一倍多體量的巨無霸級的城市項目迎來社會的一片熱議,月星為何敢逆勢而上?“這正是環球港這座超大型綜合體必須思考的,”丁佐宏說,“實體商業同質化嚴重,環球港只有立足差異化才能面對沖擊,實現經營目標。”江南環球港正是基于這一初衷進行建設,以“旅游、游樂、文化、體育、商業、演藝、展覽、購物、酒店、社區”一體為戰略,打造一個健康吃、舒心住、趣味行、多彩游、安心購、盡興娛的“美好生活中心”,成為人們“除了家,最想去的地方”。
2018年6月30日,江南環球港“世界港口小鎮”和“郵輪主題酒店”開業,環球港被授予“國家3A級旅游景區”稱號,在這背后,是丁佐宏敢想敢做的基因使然。當決定是否在江南環球港屋頂上建起108米高的摩天輪和主題樂園時,丁佐宏力排眾議,推進建設,由此打造“生活常態游”新概念,即通過“旅游+文化+體育+商業”的業態組合,讓人們的生活和旅游相互融合,在其購買服裝鞋帽時就能進行一次游玩體驗,讓旅游能夠從強目的性走向日常性、常態性。而隨著蘇州、徐州、喀什、沈陽、牡丹江等地的環球港項目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月星“港灣群”創新商業模式正在形成燎原之勢。
東起長三角、西至大西北、南到大灣區、北跨東北亞,環球港和月星家居遍布長江經濟帶、東北亞經濟圈、絲綢之路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發展區域,目前全國已建和在建的項目數量超百家。此外,月星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一帶一路”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向戰略核心城市喀什和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黑河,建設南疆環球港和黑河口岸國家物流樞紐,打造“一帶一路”國際交流和經貿合作的戰略平臺。
毋庸置疑,上海環球港為實體商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探索,成功是顯而易見的。但在丁佐宏看來,這只是他為上海現代服務業做的一點小事,盡的微薄之力。把環球港建設好,再交還給社會并得到人們的肯定才是真正的成就所在。
35年歲月鑄就了月星集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自成立以來,月星已累計向社會捐贈數十億元,許多慈善機構和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事業中都留下了月星印記。
月星35年持續發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秉承著家國情懷這一精神密碼,把個人成敗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站在振興國家的大背景下謀劃事業發展。當很多企業為“過冬”縮編減員時,月星集團卻逆勢而上,啟動了“全球誠邀‘美好生活’共創者”大型招聘活動,全面擴充、優化月星人才團隊,彰顯了丁佐宏要把月星打造成“可持續穩健發展企業”的宏大部署。
堅守實體經濟,成為服務社會大眾的優秀“店小二”,爭做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者,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丁佐宏一直自稱為月星“首席店小二”,在建言獻策、助推消費、城市服務等各方面以身作則,將熱情主動、體貼入微、服務大眾的“店小二”精神融入月星文化和社會責任中。他深情地告訴所有的員工,35歲的月星,承擔著更大的使命,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唯有深知“從哪里來”,才能堅定“往哪里去”,才能打造更多“除了家最想去的地方”,讓每一座環球港都成為一座幸福的港灣,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黃山水云間”是月星集團打造的又一座別具一格的幸福港灣。水云間地處黃山市核心城區屯溪區,坐落于黃山余脈,也是屯溪區域內最大的山脈——金竹山中,是青綠間的一塊“天奇翡翠”。“家在山中、山在城中”是黃山水云間項目的最大特色。這里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20分鐘內可到達高鐵黃山北站,15分鐘內可到達黃山屯溪國際機場,8分鐘內可抵達城市中心被譽為“活著的清明上河圖”——屯溪老街。這里也是大黃山的入口,也是整個大黃山區域最大的康養目的地之一。水云間是月星集團從“城市客廳”到“山水客廳”的外延,是人們“除了家,最想去的又一個地方”,帶給人們的是在城市客廳里不能滿足的幸福感。黃山水云間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推動“旅游非遺”“旅游文化”“旅游康養”等多業態深度融合發展。項目以宜居、宜養、宜康、宜樂為定位,因地制宜開拓文化、旅游、度假、會議、康養等功能。
“黃山上有迎客松,黃山下有迎客廳。”丁佐宏這樣稱道黃山水云間,“我們不僅要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搭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嶄新場景,更要充分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將水云間與環球港、月星家居等業態深度融合,打造符合城市氣質的‘迎客廳’,為區域產業融合發展作出貢獻。”
“黃山水云間”,一幅誘人的人間美景圖。
月星集團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得益者,也是奉獻者,親眼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巨變。作為月星集團的創始人,丁佐宏深知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他說,沒有改革開放這個“大創業”背景,就不會有一個個民營企業的“小創業”成果;沒有改革開放后國家不斷培育民營經濟發展的土壤,就不會有民營企業今天的開花結果。
2018年10月,全國工商聯在北京發布“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名單,丁佐宏的名字赫然在列。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丁佐宏榮獲非公領域最高榮譽——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截至2023年,月星集團已連續25年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連續14年入選“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上海企業100強”“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月光星輝映夜空,明朗如水灑人間。由丁佐宏作詞,月星員工合唱團合唱的《月星之光》,在祖國大地上空久久回蕩:
清晨我們張開臂膀,擁抱第一縷陽光,月星成長在起跑線上,是機遇,也是挑戰,時代在向我們召喚。
每一張笑臉在春風中蕩漾,每一腔熱血在心中流淌,共同的使命,共同的夢想,我們一同前往。
像月亮那么明亮,像星星一樣閃光,五湖四海譜寫嶄新篇章。
傍晚我們遙望天空,星光是如此燦爛,我們趕上了大好時光,不怕坎坷何懼風浪,因為我們執著堅強。
每天都擁有新的藍圖,每天都收獲快樂和希望,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想,我們一同前往。
像月亮那么明亮,像星星一樣閃光,我們的事業充滿陽光……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時光像水一樣流過,不舍晝夜。35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然而,在這短暫卻也漫長的一瞬里,發生了多少令人驚嘆的故事,見證了月星集團的輝煌。
責任編輯/趙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