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捷
為什么輪船公司要給船員開出那么高的工資?原因很簡單,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當船員。船員漂泊在大海上,往往幾個月甚至半年不能回家,公司叫你跑哪里就得跑哪里。而且在海上的時候,幾乎不能與家人和朋友聯系,只有靠港的時候才能自由上網。人在海上會特別寂寞孤獨,必須有足夠的金錢補償,才能抵消這種孤獨。同時船員的婚姻也特別困難,誰愿意嫁給一個常年沒法回家的人?所以輪船公司必須給船員開出高于社會平均水平的工資才能招募到船員,這就叫作“補償性工資”。
我們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因為各種原因要求補償性工資。研究發現,女性普遍偏好尋找離居住地更近、工資略低的工作。如果工作地太遠,她們要求的工資溢價會比男性高。而男性更看重工資而不是通勤距離,為了多點收入情愿忍耐更長的通勤時間。
對于這種現象,存在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男女雙方的效用函數不一樣。女方在找工作的時候,除了考慮收入,還要考慮自己分配給家庭和孩子的時間,這對女方是比較重要的。而男方對這些問題的考慮就比較少,賺錢就是賺錢,只要能賺到更多的錢,其他問題都不重要。這是需求側的解釋。
還有一種解釋,是從勞動供給角度來解釋的。如果有一些通勤非常遠、交通非常不便的工作,公司領導在招募員工的時候,就會優先考慮男性,盡量不考慮女性。因為女性經常要考慮帶孩子的事,多有不便。如果公司位置比較偏僻,女性員工上下班還有安全方面的顧慮。因此,在招募員工的時候就盡量避免這個問題。

有些工作的收益非常高,但是風險也非常高。比如奧運會上,會有一些運動員一舉成名,獲得的收益非常高。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回國后可能會獲得各種各樣的獎勵。但對家長來說,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些運動項目上具有天賦,是否應該鼓勵他從事這項運動?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每個成功的運動員背后都有千百個不成功的運動員。如果要出成績,運動員可能小學畢業以后就要從事專職訓練,正常學業就不得不放棄。
再舉一例。商業航空公司的飛行員也是很多人非常向往的工作。大型航空公司的機長每年的收入大幾十萬元,甚至很可能上百萬元。這當然是相當有吸引力的收入水平。
中國只有2萬人能開飛機,而開汽車的人4億都不止。飛機畢竟不比汽車。汽車碰到故障,停在路邊就好。飛機要是碰到故障,那后果不堪設想。所以需要對這種風險作出一些補償。
航空公司為什么要為機長開出那么高的年薪?這主要與人力資本的專用性有關。培養一名飛行員是極為艱難的,需要經歷5年以上的培訓,整個過程中淘汰率極高,每個飛行員身上都累積了海量的資本投入。此外,航空公司還要定期對這些機長進行身體、心理等各方面的檢查,確保飛行安全。
對航空公司來說,提高機長的薪水,確保他們可以安心工作、認真工作,是一種非常經濟的做法,花不多的錢就可以提高飛行安全。所以,航空公司付給他們的高額薪水,并不僅僅是要補償他們的風險,也是給予一種保障和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