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小說家翁貝托·艾柯曾在題為《書的未來》的演講中指出:“書是那種一旦發明,便無須再改進的工具,因為它已臻完善,就像錘子、刀子、勺子或剪子一樣。”
4月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閱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途徑。隨著手機等智能設備的普及,手機“低頭族”隨處可見,但在城市的圖書館、地鐵、咖啡吧、公園、書店等場所,依然有人靜靜地閱讀著紙質書籍。而由于長時間看手機對身體負面的影響,曾經流失的讀者也正在重回紙質閱讀。
1. 圖書館內一白發老者正在讀書(圖 / 本刊記者 馬藝峰)
2. 保利和樂雙峰幼兒園舉辦的《交換快樂,閱讀美好》讀書月活動(圖 / 王昕)
3. 正在認真閱讀圖書的娃(圖 / 本刊記者 馬藝峰)
4. 地鐵上正在閱讀的女士(圖 / 本刊記者 馬藝峰)
5. 席地而坐的閱讀者(圖 / 本刊記者 馬藝峰)
6. 每逢周六周日書店總會聚集一群讀書人在這里安靜地讀書(圖 / 本刊記者 張雅喬)
7. 沉浸在繪本中的小讀者(圖 / 本刊記者 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