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鵬
青島市應抓緊作為,直面挑戰,從服務現代海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出發,聚焦現代海洋產業發展,推進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升青島市的核心競爭力。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推進產業發展的有效政策手段。聚焦重點產業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是加快重點產業發展的有效政策手段。現代海洋產業是“十四五”期間發展的重點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海洋產業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更加注重經略海洋”指示要求的具體舉措。青島應抓緊作為,直面挑戰,從服務現代海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出發,聚焦現代海洋產業發展,推進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升青島市的核心競爭力。
構建符合現代海洋企業需求的投資者權益保護法治環境,穩定投資者預期
現代海洋企業往往是資金密集型和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權益,既是促進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也是WTO、RCEP等國際貿易規則高度關注的領域。構建符合現代海洋企業需求的投資者權益保護法治環境,穩定投資者預期,是聚焦現代海洋產業發展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舉措。按照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準對面向公眾融資的涉海“四新”企業進行規范,包括信息披露、董事責任、股東訴訟便利、股東權利保護、所有權和控制權保護以及公司透明度等。法院作為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國家機關,應當在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為,同時也應采取數字化手段控制法院審判時限,大幅度減少兩級法院超過18個月未結案件。完善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青島)調解工作站作用發揮機制,面向服務涉海企業建立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在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管等各環節,全面嵌入投資者保護要求。同時,還應健全完善法院與開展涉海業務的仲裁機構溝通交流機制。由于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往往涉及到國際貿易與國際合作,各級法院都應當提高對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相關仲裁協議和仲裁裁決的司法審查水平,對外國仲裁裁決的司法審查不得違反《紐約公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擬否定仲裁協議效力和不予承認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專業法官會議或審判委員會研究,并逐級報請上級法院批準,做到適法恰當,恪守公約義務。
針對涉海資產處置的特殊性,還應當制定針對性的措施,規范船舶等涉海資產扣押與拍賣流程。利用船舶扣押拍賣管理平臺和指揮平臺,定位追蹤船舶,做到船舶扣押電子監控和安全維護有效監管,實現扣押拍賣過程透明高效、成本可控。裁定拍賣船舶的,合議庭應于拍賣裁定生效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啟動船舶檢驗評估手續,檢驗評估機構一般應當在15日內出具船舶檢驗評估綜合報告,鑒定評估手續結束后原則上15日內啟動拍賣,二拍流拍后15日內啟動變賣程序。船舶拍賣變賣成交,分配條件成就時,及時發放案款,保證案款持續動態清零。
大幅度提升涉海合同執行效率,降低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的交易成本
現代海洋產業是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整合全球范圍內的海洋資源、產業資源、科技資源、知識產權資源,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現代海洋產業富含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屬于風險密集型產業,其發展更需要法治化環境。大幅度提升涉海合同執行效率是營造最優法治環境的重要內容。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家解決商業糾紛平均耗時496天,費用為索賠金額的16.2%,均好于東亞太平洋地區平均水平,但與全球一流水平差距明顯。世界銀行報告顯示,營商環境最優的經濟體解決商業糾紛不超過120天,解決商業糾紛的成本占索賠金額比不超過0.1%。對此,上海法院正爭取將解決商業糾紛平均耗時減少至345天,費用占索賠金額的比重將繼續下降。
借鑒上海經驗,進一步完善司法文書送達制度、司法鑒定機構管理制度、健全訴前糾紛化解機制和多部門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等措施,提升商業糾紛解決效率,運用法治化舉措促進營商環境提升。法院系統應依照依法受理、快速辦理的原則處理中外當事人在仲裁前或仲裁中提出的財產保全、證據保全、行為保全等臨時措施申請,以及中外當事人申請承認、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案件。加強訴前調解,提高一次性化解糾紛的比率。拓展海事司法訴調對接協作領域,加強與涉海調解組織訴調聯動。訴前調解成功的案件,努力做到及時、快捷、全部履行;對不能一次性全部履行的,在調解協議中明確設定履行期限、懲罰性賠償或擔保條款,加大債務人不履行調解協議的經濟成本和風險責任,努力提高糾紛化解率。調解不成的,及時轉入網上立案程序。加強為涉海企業服務的司法標準化建設,促進現代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法院應當依法審理航運經紀、船舶工程、航運經營、航運金融、海洋科技等糾紛,統一裁判標準,提煉裁判規則,強化海洋和港航領域的司法標準供給。
優化破產法治環境,服務現代海洋企業全生命周期
破產是解決企業產業深層次矛盾,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產業質效的重要法治途徑。提升破產業務辦理質量也應成為青島市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方向。近年來,青島積極打造破產審判專業團隊,建立“執轉破”工作機制,打通審判業務管理平臺、破產重整管理平臺和執行業務管理平臺,共享破產信息,破產業務辦理質量有較快提升。
針對現代海洋產業發展需要,應當繼續優化破產法治環境。在按照國家要求建成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的基礎上,促進市場監管、稅務、人力社保、海洋發展、市場監管、科技等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減少企業重復跑動和材料提交,進一步提升企業注銷便利度和企業變更便利度。相關法院應當依法審理涉海企業破產案件,進一步理順、銜接好知識產權、船舶等涉海資產拍賣程序和涉海資產優先權實現程序,優化涉海企業破產程序,著力降低債權實現成本,切實提高拍賣成交率和財產變現率。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對破產辦理提出較高要求,設置了破產回收率指標,其前沿水平是92.9美分/美元。破產回收率目前正在成為國際國內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內容,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加強與相關國際通行貿易規則對接,為現代海洋產業發展打造更加開放便利的營商環境
著力提高涉外商事海事案件審判效率。現代海洋產業是開放發展的產業。運用法治化思維和方式打造更加開放便利的營商環境,為現代海洋產業搶抓RCEP機遇開放發展營造更好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訴訟代理概括性授權認可機制,提高涉外商事海事案件審判效率。開放商事海事審判服務平臺,接受境外訴訟主體申請。允許境外訴訟主體向青島市法院提交已經公證認證的授權委托書,將其在我國境內一定期間的訴訟事務代理權一次性授予其分支機構或律師。相關法院應當試點建設中、英、日、韓等多語種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并允許境外訴訟主體在青島市法院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公布有關事項申請、許可情況。在法院許可期間內獲得授權的分支機構或律師可在該法院參加訴訟活動,境外訴訟主體無需再行辦理個案授權委托書的公證認證手續。建立健全域外法查明機制,推動涉外商事海事糾紛高效化解。針對涉外涉海企業的需求,相關法院可以與涉外商事海事法學院校和中介機構等簽訂域外法查明專項合作協議,加快建立快捷權威的域外法尤其是上海合作組織國家、RCEP國家法律查明機制。
依托現有優勢促進現代海洋產業領域的國際合作。青島在海洋生物醫藥領域具有較為顯著的科研優勢。應當依托海洋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發優勢,推動醫藥研發的國際合作。借鑒北京自貿區經驗,推進國內生物醫藥研發主體開展國際合作研發的審批流程簡化,急需醫療器械和研發用材料試劑、設備通關提速。對臨床急需且我國尚無同品種產品獲準注冊的醫療器械加快審批,保障臨床需求。積極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化與國內外頂尖醫療機構的合作。研究探索運用5G技術開展跨境跨區域遠程醫療等臨床醫學研究的新模式。重點面向日本和韓國引進高水平醫療機構,支持其與本地醫療機構開展合作,提升醫藥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搶占海洋新興產業新的“風口”。
(作者系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