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怡雯,李志偉
(1.江蘇大學,江蘇 鎮江 212000;2.中國船級社 鎮江辦事處,江蘇 鎮江 212000)
目前,傳統的以收付實現制為會計核算基礎,提供反映預算收支情況的決算報告的《政府會計制度》(以下簡稱《制度》)已無法滿足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要求。張偉[1]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進行研究,認為要積極開展會計制度改革,完善會計制度,促進財務管理工作有效運營。鄭文茜[2]研究指出,推行新《制度》能夠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資金核算工作的開展,推動事業單位持續穩步的發展。因此,為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更好地適應政府職能的轉變,我國于2019年1月1日開始在事業單位推行新《制度》。
中國船級社是交通部直屬事業單位,本文以其為研究對象,研究舊《制度》的應用缺陷,分析中國船級社采用新《制度》后會計核算產生的新變化,以期能夠為中國船級社提高會計核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鑒。
舊《制度》模式是以配合財政預算管理的要求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其特點如下:
(1)偏重于財政預算。
(2)會計核算側重反映預算收入、支出和結余情況,對資產負債的關注較少。
(3)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收入支出根據實際發生的行為來確認計量。
(4)財務報告中以反映各單位的預算收支情況為主。
隨著我國政府職能體系的逐漸完善,舊《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
(1)會計核算內容不全面
舊《制度》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主要反映資金的收支結余情況,政府總預算和部門預算之間的收支差額只有資金使用余缺得以反映出來,其會計核算內容有缺漏,不能全面反映單位的財政資源管理情況。
(2)無法全面反映單位運行成本
舊《制度》下一般不進行成本核算,不計算盈虧,政府會計主體的資產負債情況不能被全面地概括,運營績效水平也無法直觀反映出來。在各個會計期間完成的決算報告中體現的收入與當期實際收入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同樣的,當期列出的支出和成本也無法客觀全面地反映實際情況。例如:本期購入的設備,之后的多個會計期間得以受益,但是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下只能全部列入當期支出,無法將費用均攤到各個會計期間。
(3)財務信息缺乏可比性
舊《制度》下存在著多種制度,但這些制度彼此交叉,核算內容上存在著重復,因此同樣的內容所使用的制度不一致,結果就不一致,導致各單位、各部門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將這些信息匯總后所編制的會計報表質量較低,不能全面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4)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舊《制度》下,單位把更多精力放在預算執行和行政運營上,缺乏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其內部控制制度沒能形成具體完善的規定細則,各個制度之間難以有效銜接。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導致產生一系列例如原始憑證管理混亂、會計核算不規范、資產和負債賬實不符等不良影響。
因此,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會計工作的發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升單位會計核算水平,防范財政風險, 規范會計核算體系,中國船級社實行新《制度》勢在必行。
與舊《制度》相比,新《制度》重新規劃了中國船級社會計核算的范圍,對會計科目進行了重塑并引入了“平行記賬”的核算方式。這一改革提升了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使得中國船級社會計核算趨于規范統一。
(1)會計核算雙基礎制
會計確認基礎不同得到的會計信息就存在差異,不同的會計信息會產生不同的會計目標。就政府會計主體在某一特定期間產生的交易或事項來說,收付實現制以實際收到或支付日期來確認歸屬期,而權責發生制則按照權利和義務來判定實際的歸屬期。
新《制度》實施后,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下某一特定會計期間應承擔但是未支付的支出可以表現出來,其中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但是未入庫的固定資產也可以在賬面得以反映。通過會計核算雙基礎制,同時反映單位的預算情況和財務狀況,反映出來的單位的實際情況更真實可信。
(2)引入“平行記賬”
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平行記賬”是指將所有原始憑證納入會計賬套,通過財務會計來完成政府會計主體的賬、證、表、實核算相符。而預算會計是與財務會計賬務處理“平行”進行的,“平行記賬”將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緊密聯系起來,使得會計核算更加完整系統。
(3)財務報告體系完善
新《制度》下中國船級社采用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雙報表模式進行財務核算。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不是獨立存在的兩個個體,而是存在一定的關聯。通過編制“本期預算結余與本期盈余差異調節表”來反映單位在編制報表時因為雙報表的核算基礎和范圍不同所帶來的本年盈余數與本年預算結余數之間的差額。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要素相互協調,雙報告相互補充。在這種相互銜接的會計模式下,單位的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單位所獲得的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更加完整可靠[4]。
以資產類科目為例分析中國船級社財務會計科目銜接方法。
3.1.1 將年底原賬會計科目余額轉入新賬
(1)若新舊會計制度下設置的會計科目名稱相同,核算內容也基本一致時,可以將此類科目余額直接轉入新賬。例如:將資產類的“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無形資產”等科目余額直接轉入新賬相應科目,原賬中“內部往來”并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
(2)若新舊《制度》科目名稱一致但核算內容有差異的時候,可以使用“分拆”方法進行會計調整。
例如資產類的“銀行存款”科目:轉賬時,單位將原賬“銀行存款”科目中應歸類于新賬的其他貨幣資金的部分轉入“其他貨幣資金”科目;原賬“銀行存款”科目中應歸類于新賬的“財政應返還額度”的部分轉入新賬“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除去這兩部分后的金額為新賬“銀行存款”科目的余額。
(3)若新舊會計科目名稱不同但核算內容相同時,可以將內容一致的科目余額一一對接。例如:新《制度》下資產類的“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賬“累計攤銷”科目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賬時,單位應當將原賬的“累計攤銷”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科目;新《制度》設置的“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與原賬“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一致,可直接對應轉入;新《制度》下凈資產類的“累計盈余”科目,其內容與舊《制度》下的“財政撥款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其他補助結轉”科目內容基本一致,可對應轉入。
(4)若新舊《制度》下各科目的名稱不一致,核算內容也有差異,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分拆和合并兩種方式進行新舊銜接。例如:新《制度》下資產類的“庫存物品”科目,轉賬時,單位應當將原賬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庫存物品”科目。
凈資產類的“累計盈余”“專用基金”科目的核算內容包含了原賬“實收資金”“資本公積”“盈余公積”科目的核算內容。轉賬時,單位應當將原賬的“資本公積”科目中售房款和維修基金等專用基金部分轉入“專用基金”,“資本公積”科目余額減除專用基金部分余額轉入新賬的“累計盈余”科目,“實收資金”“盈余公積”科目余額轉入“盈余公積”。
3.1.2 按照新《制度》調整新賬
中國船級社要根據權責發生制的相關要求,追溯調整相關會計科目余額,如:計提壞賬準備、按權益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確認長期債券期末應收利息、補提折舊、攤銷。
新舊《制度》銜接過程中,中國船級社按照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原則調整預算會計科目。會計人員可以通過直接轉入和追溯調整兩種方式來得出期初余額。如:在新舊《制度》銜接時,新賬的“財政撥款結轉”科目期初數應為原賬中的“財政撥款結轉(項目支出結轉)”科目、已計入預算支出但是實際還未支付的財政資金、已實際支付但是尚未列入預算支出的金額這三部分組成;“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期初數應為原賬中的“非財政補助結轉”科目、已計入預算支出但是實際還未支付的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已實際支付但是尚未列入預算支出的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及已計入預算收入但是實際未收到的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這幾部分共同組成[5]。
(1)重構了政府會計核算模式
新《制度》建立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政府會計核算模式,見表1。“適度分離”是指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獨立核算,全面反映單位預算執行情況和財務狀況。“相互銜接” 是指單位同一會計核算體系中,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互協調,相互補充,共同反映單位財務管理情況。新《制度》下的會計核算模式強化了單位預算和財務管理基礎,提升了單位管理水平。
(2)統一了各項會計制度
傳統會計制度下,中國船級社實施《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因為各單位的會計制度不同,難以橫向比較會計信息質量。新《制度》將《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各項會計制度統一起來,在保留通用業務事項的基礎上,按具體情況添加補充規定,大大提升了各單位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為后續編制報表提供了便利。

表1 政府會計核算模式
(3)強化了財務會計功能
新《制度》將權責發生制融入政府會計核算體系,使得在賬務處理的過程中財務會計的地位越發重要。如:在會計核算中用權責發生制來核算新增的收入和費用要素;改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增加應收應付的核算內容并引入了預計負債、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等核算內容。這樣的操作模式下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共同發揮作用,可以準確全面反映單位財務管理情況。
(4)細化了資產類會計科目
新《制度》在核算中采用攤銷和折舊來對固定資產等長期使用的資產進行核算、估值量化, 定量還原了資產的初始價值,為資產報表的編制提供基礎數據,使這些長期資產的實際價值和賬面價值趨于一致,有助于單位資產排查,整合資源,提升資產管理水平。同時,基礎數據的準確也為后續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防范了多項財政風險,有助于單位打造廉潔從業的工作環境。
(5)完善了預算會計功能
新《制度》對預算會計科目進行了調整優化,完善了預算管理功能。在核算內容上,預算會計核算被歸納為收入、支出和結余三部分;在核算基礎上,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避免了虛列預算收支情況的發生;在核算范圍上,新《制度》將現金收支等內容加入核算范圍,如增設債務預算收入、債務還本支出等科目。調整后的預算會計更加準確全面地反映單位預算執行情況,滿足單位預算管理的需要。
(6)增強了內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
新《制度》下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有助于保障預算編制程序的公正合理、準確有效、速度快捷。更重要的是強化了審批程序,使審核速度進一步提升,另外細分了數據整理歸納等工作流程,使支出審批流程、內部審批流程等不可相容的崗位分離開,最終達到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效果的目標。
新《制度》的實施對于促進中國船級社會計核算的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新《制度》實施時間短,現如今還處在新舊《制度》銜接過程中,新《制度》應用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很多優點還未能在實際操作中展現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制度》會在財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得以完善。中國船級社會計人員有責任、有義務保障新《制度》的順利開展,促進中國船級社的可持續性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