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強,王新鳳,付立
新時期多樣化軍事行動日益增多,軍隊衛勤保障領域不斷拓展,衛勤保障任務已成為軍隊醫院的重要職能使命[1]。在向海圖強,努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實現海洋強國的目標下,海軍對參與衛勤保障任務的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更高,要求其做到“一專多能”[2-3]。在衛勤保障任務中,消毒供應工作是在一次性物品供應不足時,用于器械、敷料的清洗、消毒滅菌和儲運,解決手術機動隨行供應,提高應急救治和自我保障效能的有效方式,是整個任務工作展開的必要模塊[4]。然而由于任務隊員的編排、人數限制與綜合能力要求,消毒供應崗位人員大多為非消毒供應專科的護理人員,在面對突發事件多、環境復雜、任務急的衛勤保障任務時,其專業能力較差、靈活性不足,很難完全勝任消毒供應崗位工作[5]。基于任務中消毒供應工作必不可少而消毒供應專科人員缺乏的矛盾與現狀,本研究通過調查海軍常見衛勤保障任務中消毒供應崗位的工作現狀與需求,提出非消毒供應專科護理人員快速適應崗位的培訓方案。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樣法調查了近5 年執行海軍衛勤保障任務并參與消毒供應崗位工作的海軍軍醫大學4 家附屬醫院護理人員16 名,其中男10 名,女6 名,年齡(33.17 ±4.45)歲。納入標準為:(1)執行過海軍衛勤保障任務;(2)任務期間參與消毒供應工作;(3)為非消毒供應專科的護理人員;(4)自愿參與訪談;(5)語言表達清晰。
采用半結構式訪談法調查分析。訪談提綱包括以下問題:(1)您執行任務前是否從事過消毒供應工作?(2)您任務期間所參與的消毒供應工作有哪些?(3)保障任務期間使用的消毒設備種類、型號有哪些?(4)您是否碰到設備故障情況及如何解決的?(5)您配置無菌包時是否認識所有的診療及手術器械?(6)保障任務期間從事消毒供應崗位工作,您是否感到有壓力?(7)保障任務期間,您從事消毒供應崗位工作,是否犯過錯誤?(8)您認為任務前是否有必要進行消毒供應相關知識培訓?(9)您最想學習的消毒供應相關知識有哪些?(10)任務中消毒供應工作與平時醫院消毒供應工作比較,您認為有何異同?
在訪談前與受訪者充分溝通,介紹研究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和保密協議。根據受訪者的意愿和研究需要,選擇安靜的訪談場所,利用錄音筆及訪談提綱開始訪談與記錄,全程錄音,邊傾聽邊仔細觀察受訪者的情感和表情變化。
訪談全部結束后,及時對訪談內容進行轉錄,采用Colaizzi 現象學7 步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6]。(1)仔細、反復閱讀每一個文本,結合現場筆記充分熟悉和研究參與者所提供的所有資料;(2)識別有意義的陳述;(3)對反復出現的有意義的觀點進行編碼;(4)將編碼后的觀點匯集;(5)寫出詳細、無遺漏的描述;(6)辨別出相似的觀點,升華出主題概念;(7)返回受訪者處求證,驗證基本結構。
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對消毒供應崗位人員的工作壓力進行評分,滿分5 分,最低分1 分,得分越高表示壓力越大。
海軍衛勤保障任務中,設備多小巧、輕便,部分設備存在閑置、老化、損壞、型號落后等問題。島礁醫院、醫院船的設備配置比較齊全,使用頻率高;護航艦艇基本上僅配有高溫臺式滅菌器且使用次數較少。
海軍衛勤保障任務中,不同消毒供應崗位工作人員情況存在差異,主要集中于包裝、滅菌、檢查3 個環節(所占百分比均>80%)。見表1。

表1 海軍衛勤保障任務中不同消毒供應崗位的工作人員情況(n=16)
研究對象的工作壓力評分為(4.50 ± 0.63)分。研究對象任務前所在科室為外科、監護室、急診、手術室等,其中僅有2 人在任務前接觸過消毒供應工作,面對自己不熟悉的工作,15 人(93.75%)表示害怕出現錯誤,擔心完成不好崗位任務;12 人(75.00%)表示在工作中出現過錯誤,出錯的人員中有8 人(66.67%)想調至其他崗位工作。
海軍衛勤保障任務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如果任務中設有消毒供應崗位,在任務前對所有護士進行消毒供應相關知識培訓具有必要性。
3.1.1 消毒供應工作模式與平時不同 與平時醫院規范的流程、密切配合的團隊、大型的儀器設備、先進的信息系統相比,為了快速、輕裝展開救治,海軍衛勤保障任務中消毒供應工作的流程、人員配備、設備操作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部分保障任務遠離海岸線,面對高溫、高濕、顛簸的環境,器械的運輸、保存要求比平時更高[7]。任務中也很少有專業的工程師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如出現設備故障,基本上只能依靠消毒供應崗位工作人員進行維修[8]。另外,消毒供應崗位人員不僅負責無菌物品的管理,還要負責清潔物品、一次性物品等所有醫療用物的接收、發放、統計等工作。
3.1.2 海軍衛勤保障任務類型不同,消毒供應工作也不盡相同 通過對16 名護理人員調查分析發現,不同類型的海軍衛勤保障任務的消毒供應工作存在差異,主要與保障任務的對象、任務的定位、設備配備、人員數量有關,但工作主要集中于包裝、滅菌和檢查3 個環節,所以消毒供應崗位培訓應重點培訓包裝、滅菌和檢查的相關知識。同時,對于不同任務的個性化工作也應知曉并掌握。
3.1.3 消毒供應崗位掌握專業內容多,壓力大 消毒供應崗位承擔著所有重復使用的診療護理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任務[9]。跨專科實施消毒供應并確保工作質量,消毒供應崗位人員要掌握感染預防與控制、消毒隔離、消毒滅菌以及行業標準等諸多專業內容[10-12]。對于非消毒供應專科的護士來說,消毒供應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因而在任務中承擔消毒供應工作時壓力很大,時有錯誤出現。
結合不同類型保障任務,參照消毒供應行業標準,制定相應培訓方案,使隊員在任務前快速了解并掌握該任務中消毒供應崗位的相關工作。
3.2.1 編制海軍衛勤保障任務消毒供應崗位培訓手冊 詳細了解海軍衛勤保障任務中消毒供應工作,編制實用手冊,包括崗位功能與定位、感染與控制、建筑布局、設備設施、耗材、質量監測、應急處置、各項任務中消毒供應工作具體內容及流程、注意事項及簡單的設備保養維護知識,輔助以操作、設備維修微視頻、小課堂、配包器械彩色圖譜,供隊員在執行保障任務前及任務中快速學習了解[13-14]。
3.2.2 探索完善消毒供應崗位快速培訓方案 進行培訓師資的選拔與認證;以培訓手冊為藍本,進行理論與技能授課;理論模塊計劃16 個課時,分2 d 進行,所有人員統一完成培訓,不能參加者自行學習理論視頻資料;技能訓練模塊計劃分3 d 完成,所有人員分3 批,分別在3 個不同區域(污染區、檢查包裝及滅菌區、發放區),以區域輪轉的方式進行操作訓練。
3.2.3 模擬特定衛勤保障任務,進行實戰化訓練 任務隊員通過教員授課、自學、消毒供應中心實踐等方式完成學習后,需完成模擬某種衛勤任務消毒供應崗位的實戰化訓練,以檢驗學習成果。通過模擬訓練的隊員視為培訓合格,未通過模擬訓練的人員視為不合格,需查漏補缺,直至通過模擬訓練。該訓練目的在于提高培訓的實用性,以更快、更好地適應未來衛勤保障任務。
海軍多樣化軍事衛勤保障任務逐漸增多,在任務中消毒供應崗位工作必不可少,非消毒供應專科護士面對陌生的工作領域難以適應。因此,對執行衛勤保障任務的護理人員進行消毒供應相關培訓非常必要,把消毒供應知識培訓列入軍隊文職護士專業素養培訓中,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培訓方案,以使非消毒供應專科護理人員快速適應崗位工作。